来源:光明日报 2008年10月13日
50年代高士其和农村青年们
高士其是一位伟大的科学传播者。半个世纪以来,他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毕生致力于把科学教给人民和教育青少年。他为繁荣我国的科普创作、组建和壮大科普队伍、倡导科普理论研究、建设和发展科普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高士其,福建省福州市人,生于1905年11月1日。1918年,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高士其考取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刻苦攻读。1925年,高士其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化学,他认为化学可以为贫困的祖国制造更多的粮食和衣服。当准备在化学领域继续攀登时,祖国传来瘟疫蔓延的消息,高士其毅然转向了细菌学这一冷门。192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的一次实验中,一个装有脑炎病毒的瓶子突然破裂,病毒破坏了他的小脑的中枢运动神经,造成终身无法治愈的残疾。在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中,高士其以惊人的毅力读完了医学博士课程。归国后,作为全国5个微生物学家之一,他受聘于南京中央医院,担任检验科主任。但是科学家正直善良的秉性与腐败罪恶的社会现象格格不入,于是他断然辞职。即使是回老家休养,他也不愿与社会和人民脱离。
1931年,作为国内少有的微生物学家,高士其开始发表诗作和译文。1932年,他参加陶行知发起的科学大众化运动,并编写了《儿童科学丛书》。面对愚昧、落后的社会现实,高士其一直在深深地思索,怎样把所学的知识贡献给人民,为改变社会落后面貌而努力。1935年,在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先生的建议和启发下,他毅然拿起笔来,用颤抖的手从事当时还无人问津的科普创作。
作为一位科学家,他准确地预见了细菌战的可能和反细菌战的必要,他指出人类存在着滥用科学的危险,而科学的真正目的是应用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1934年,高士其在发表第一篇科普作品《细菌的衣食住行》时,将原名“高仕”改为“高士其”,并郑重宣布:“去掉人旁不做官,去掉金旁不要钱”,这一声明成为他终身恪守不渝的誓言。从1935年到1937年,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近百篇科学作品,并汇编成册《我们的抗敌英雄》、《抗战与防疫》、《细菌与人》,以及长篇连载《菌儿自传》。他的作品在知识阶层和学生中间广为流传。这些作品以其思想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影响和启发了一代又一代人追求真理,投身科学,积极参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作为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经典著作,这些作品丰富了我国科学文化的宝库。1946年,高士其写出了中国第一篇科学诗《天地进行曲》,把科学与诗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科学诗的创始人。
新中国成立后,高士其积极参加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为改变贫困的社会状况而不懈努力。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坐着轮椅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深入农村、煤矿、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进行社会调查。他每年都要向全国人大提出许多议案和调查研究报告,并积累创作素材,发表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科学作品与诗歌。在晚年,他又撰写出几十万字的回忆录。1995年,中国科协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高士其基金委员会”,设立了“高士其科普奖”,每年一届,旨在对全国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青少年进行表彰——这也是对高士其的最好纪念。(高志其 章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