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雅林:能发挥自己特长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是应该的

2008-12-02 |

张雅林,1985年西安交大毕业分配到西安高压开关厂,同年进入清华大学电机系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获硕士学位后又回厂工作。曾获西安市十大杰出青年,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陕西省新长征突击手、西安市劳动模范等称号,新近又当选为陕西省第九届政协委员。

张雅林学长近影

:在清华学习了三年,您能谈谈对她的总体印象吗?

张雅林答:能在西安交大和清华读书,吸取这两所著名学府不同的文化,感受不同的学术氛围是我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在清华三年我不但学到一些专业知识,对做人做事都有很好的影响。清华校训厚德载物很好。我在企业经常讲,我们首先得做人,然后做事、做官。当然我们不一定要做官,但是我们首先得做人。清华严谨的学风和健康向上的风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您当初怎样来到开关厂,为什么能留在这里?

:西安高压开关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工程之一,根红苗正,是一个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当时出于专业对口考虑来到这里,来后发现这儿技术水平很好,比书本上学的还先进,并早已和国际接轨。这可能是促使我当初想留下认真做一些事情的原因。但这个企业1990年时还亏损过,后来企业产品经历了国产化、降低成本等一系列过程。去年我们的利税上亿元,产值是9个亿。目前在国内同行业中排第一位。

如果问为什么能留在这里,主要是能迎接挑战,参与的工作都是有竞争性的。我们打交道的对象是国际知名的跨国集团,如三菱、ABB(德国)等。我们企业处于国民经济的主战场。国民经济发展必须要能源来带动,如三峡工程等都要用到我们的产品,企业的平台比较好。19941995年我们的产品出口马来西亚,机电产品出口很少,这些市场是从国外好的企业手中夺回来的。当时中国驻马大使、经济参赞都很支持,这也是国家的荣誉。

:现在国内哪些大的工程用到你们的产品?

:随着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实施,如西电东送农村电网改造北京的奥运会。市场前景还是很好的。最大的是三峡工程,三峡工程中ABB中标,我们分包1000万美金的产品。小浪底也有我们的产品,大亚湾,还有一些大的水电站,如黄河上游的水电站大都有我们的产品。北京首都机场,亚洲最大的水电站西大望都用我们的产品。有一些产品出口国外,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伊朗德黑兰地铁,巴基斯坦核电站,南美的哥伦比亚等。最近,香港特区有一个大项目也和我们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您上面谈到这个企业基础比较好,发展比较平稳,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我1997年做总工程师,199910月任厂长,已进入厂领导班子三年了。有一个体会,我们厂这么多年来能比较好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重大决策失误。我们没有乱投资,企业搞好很不容易,搞砸很快。作为一届领导班子你该做10件事,只做了7件,这7件都是你该做的,就很好。假如你做了10件事,都不是你该做的,这就很麻烦。这个企业这么多年能平稳发展关键是没走弯路,我们的投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前不久,企业在制定十五"规划,我们将企业发展目标定位在围绕国际一流企业标准,塑造我们企业。这个一流的目标不可能是一句话,对企业来说,你是不是国际一流,首先看你的产品是不是国际一流,产品是否具有和国际一流产品抗衡的能力。为此,我们抓质量,抓管理等等。不久前,老领导来厂参观,对有些产品都不敢相信。这么多年来,我们不怕人家说我们不好,我们给香港中华电力、三峡工程提供的产品都是由国外公司监督执行的。他们是质量监督的内行,他们能将产品的问题包括工艺过程、管理过程问题挖出来,这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我们通过不断改善,产品质量也得到很大提高。有人形容我们的产品:过去是,远看像国际某知名公司产品,近看不像;现在是,远看像国际某知名公司产品,近看更像。我经常说,质量搞不好,害人害己。企业必须以质量求生存。

:你们厂和科研院校有无技术合作?

: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希望和大学及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大学可以做一些基础研究、一些预研项目、培训管理等。但是做开发一定要实用。最近,我们这里有人得出一个结论,干实事不能和院校合作,会误事。因为他们从某些院校买过产品,不实用。现在整个社会比较浮躁,做事情说起来天花乱坠。院校要真正和企业搞合作一定要有实在的东西,不能哗众取宠。学校对校友的支持可以搞继续教育等有特色的东西。这是校友们对学校发展的支持,也是学校对在一线工作的校友工作的支持。最后形成一种互动,达到双赢。

:请谈谈您的个人成长经历?

:我刚进厂时做设计、开发工作。比较巧的是,每当我想法比较多时,正好总是厂里给我更多机会的时候,也就没走成。1991年做设计工作时,被派到日本做了三个月的研修,在日本三菱电机这样的大企业里,企业文化对我工作方法影响很大。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94年我做设计处副处长,开始从事技术管理工作。1996年先后进入西安市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机械部高级经理培训班,以及参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培训。开阔了思路,为以后的管理工作打下了基础。如果说这么多年还做了一些事情的话,那是靠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企业发展到现在是广大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尽管一些职工的技能一般,但他们是靠企业生存的。我经常下车间,当看到有些工人们的现场工作,心里很不舒服,工人们太辛苦了。我们是机械制造行业,产品是靠工人们一刀一刀、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做出来的。记得2000年,我们的市场容量很大,到了10月份交货还很困难。职工们都很通情达理,主动加班加点。我下车间去看时,发现有职工夫妻两人带着孩子在车间加班。我关照打开厂里会议室,打开空调,晚上派两个幼儿园阿姨来给孩子讲故事、照看孩子做作业。这些职工的收入并不高,但是他们的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企业的凝聚力。如果说,开关厂职工比别的企业职工收入高的话,那是职工们流汗流出来的,是工人们干出来的。

这么多年干下来,对企业和职工还真有感情。如果不尽自己能力把企业做好,良心都过不去。不能因为我们自己有点文化,出去能干点别的事,就把职工不放在眼里。企业发展到现在,职工出了很大力。他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它是一个高素质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

在企业工作的酸甜苦辣也是常人所难以理解的,当你经过努力拿到几千万元的项目时,还真高兴。有这么大一个企业,有这么多职工,我能有机会担当这项重任,能发挥自己特长为国家做一些事情是应该的,个人的名利并不是很重要。

(黄文辉 整理)

相关新闻

  • 202017.04

    李学勤:“一些的一切,一切的一些”

    谈及李学勤先生,熟悉他的人都充满了敬佩之情。李先生的研究面实在是太广博了,从上古时代的刻画符号到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从考古学、古文字学、上古史到古文....

  • 162021.06

    潘际銮院士:把自己同国家命运“焊接”在一起

    很多人不知道,当我们乘坐高铁,奔驰在铁轨上时,就已和一位焊接专业领域的老院士,产生微妙的关联。为了让火车平稳地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十多年前,已经年过80岁的潘际銮院士曾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穿着厚棉袄,站在南京段的铁轨边上,在深夜里测定钢轨的焊接工艺。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焊接专业泰斗,一手筹办了全国第一个焊接专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解决了国家一个又...

  • 192008.05

    清华发挥学科优势派多名专家赴灾区支持抗震减灾工作

    【新闻中心讯】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252017.04

    我的一些回顾与展望——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研究员

    刘国光简介:1923年出生。江苏省南京市人。经济理论家。1946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考入北平清华大学研究院;1955年在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获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8年被波兰科学院选为该院外籍院士;2005年被授予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是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报》:我们知道,您是新中国首位赴苏联学习经济学的留学生,您是何时来中国社会科学...

  • 252022.02

    邱勇:发挥一流大学主力军生力军作用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事关高等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在“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战略定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

  • 062019.03

    周明德:回忆在焊接专业的一些往事

    在文革中有一段时间搞教育革命,其中有一项是基础课下放至专业,所以在电机系电子学教研组的我就被下放至与电子技术接触很少的焊接专业。但焊接教研组主任潘际銮....

  • 242016.03

    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到国家兴旺——吴大昌

    吴大昌,教授,浙江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业工程系。1949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

  • 222008.11
  • 272019.07

    “菠萝”李治中:当科普“网红”的一些感悟

    希望大家能做一个乐观行动派。在别人网上吐槽的时候,多读书,在别人误解攻击你的时候,多做事。找到自己的热情,包容他人的观点,走进他人的世界,只要坚持做下....

  • 012024.07

    让热爱给予自己绵延的力量|校友代表沈伯韩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6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2004届校友代表、新华社四川分社总编室编委沈伯韩讲述了自己作为摄影记者,从校园走向业界的心路历程,鼓励学弟学妹们坚守理性,尊重常识,保持宽容,独立思考,努力做一个不唯众、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人。以下为沈伯韩发言全文:沈伯韩致辞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一名毕业生代表来参加清新2024届毕...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