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安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管晓宏教授(1982)
西安交大校友会 韩国利
“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作于西安交通大学的管晓宏教授,在我国电力工程领域做出了贡献,在教书育人方面成绩斐然。他以自己出色的工作成就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师生的赞誉。
对祖国——位卑未敢忘忧国
1988年,管晓宏受西安交通大学委派,到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电机与系统工程系学习。大洋彼岸的美国,经济、科教、文化高度发达,既是积极求学者的圣地,又是放浪行骸者的天堂。管晓宏深知,自己出国求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决不能让宝贵的时间在异国他乡白白流失。他勤奋好学,刻苦努力,很快便脱颖而出。他的导师说他是“系统工程专业成立15年来最好的学生”。在毕业论文的扉页上,他端端正正地写上了“将论文献给我的祖国”几个大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此举,不但受到了中国留学生的称赞,而且给美国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3年5月,管晓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美国学习期间,管晓宏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刻苦精神,夜以继日地学习和探索,工作到深夜是经常的事情。一次,一位为了校园发生的盗窃案而深夜奔忙的女警察,看到实验室亮着灯,走进来盘查,当得知是中国学生在工作时,赞叹不已。她对管晓宏说,中国人工作真刻苦,了不起!
毕业以后,管晓宏受聘于美国PG&E公司,任高级顾问工程师,博士后研究员。他以美国东北部最大的电力公司NU为背景,研究水电、火电、抽水蓄能机组的调度方法,电力公司间购电决策的协调,均取得了重大成果。该方法引起世界同行的重视,被称为“管氏方法”。“管氏方法”在NU公司的生产管理中,每年带来了数百万至上千万美元的经济效益。对此, Peter. B. Luh 教授给予高度评价,说管晓宏“在项目中起了关键作用”。随后,管晓宏主持和参加的模糊最优潮流计算及网络传输能力、基于最优化制造系统调度方法、大系统最优控制并行算法等多项科研课题,均取得了重大成果。美国李氏基金会为了表彰他在系统工程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特授予他1996年度“李氏基金杰出成就奖”。1995年7月,管晓宏辞去美国的高薪工作,回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对此,许多人感到不理解,他笑着说:“美国科研条件虽好,工资虽高,但那毕竟不是我的祖国。位卑未敢忘忧国,我是中国人,回到祖国报效祖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对学生——行胜于言身作则
在管晓宏的实验室里,有这样一个警示牌,张贴着他从报刊上剪下的某单位爆出的论文抄袭的丑闻,此事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管晓宏说,做学问同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虚伪,需要的是百分之百的诚实。他自己以身作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研究工作,要求学生自立自重自信,行胜于言。在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时,他认真审阅,对每一细节都提出明确要求,有的学生在他的要求下修改了十几遍才获得通过。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是管晓宏为人师表的基本准则。研究生加班时,管晓宏不管自己工作有多忙,总要挤出时间,和研究生一起干,常常一干就是几个通宵。在系统工程研究所,管晓宏创造了一种课题组内的学术报告会,现已形成例会。报告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促进了课题的深入研究,锻炼了大家的讲演能力。学生们说,这种方法是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极好形式。遇到管晓宏作学术报告时,他教案准备得总是最细致最充分,他的电子幻灯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管晓宏说:“行胜于言,是清华大学、交通大学的优良传统。作为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胜过‘大道理’百倍。师德是教师立足的基石。”
对事业——执著追求建奇功
管晓宏在西安交通大学的名气不可谓不大,四十岁时就已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又被教育部聘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截至2000年年底,他已在国内外各种学术丛书、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60多篇,其中1篇被国际会议选为大会报告,l篇被国际电机和电子工程工具书收录,13篇被SCI收录,引用29次,28篇被EI索引。199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999年担任国际一流期刊Automatic的副编辑,另外,他还是IEEE高级会员,Sigha Xi、EtkappaNu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翰馥说:“以前虽知道管晓宏,但直接联系不多,直到1997年全球华人智能控制自动化大会期间,才亲身体会到他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并领略到他的出色的组织才能。管晓宏是一位难得的年轻科研人才。”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胡保生教授说:“管晓宏是我任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18年中所见到的最年轻有为的学者。”面对成就和赞誉,管晓宏平静地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今后的路还很长。老学长夸我,那是希望,是鞭策,我决不能当包袱背起来。”
管晓宏祖籍四川省江安县,1955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1969年随父亲下放到了农村,1970年,不满15岁的他走进了深山中的三线工厂,当了一名民工。他挖过地下管道,搬运过氧气瓶,绑过脚手架……幼嫩的双肩,过早地担负起了生活重担,车、钳、刨等工种让他干了个遍。由于心灵手巧,加之音乐上的才能,管晓宏7年后成了一名正式工人。社会这个大课堂,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
由于所谓出身问题,他没能被保送上大学,他要争一口气,连初中都未毕业的他,找来了初中和高中课本开始自学,到1976年,他已修完了大学的微积分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国家恢复高考第一年,他即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录取。几年间,他获得了工业自动化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和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85年毕业以后分配到西安交通大学。
谈起这段经历,管晓宏感慨地说:“我特别幸运,小时候的艰苦条件锻炼了我的毅力,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教给了我思考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并且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管晓宏现担任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机械制造与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他带领大家进行多项开拓性前沿课题的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均取得了重大成果。特别是在“大型电力系统的调度方法”、“电价与负荷预测研究”、“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研究”等多个方向上展开研究,均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同志们说,管晓宏总是不知疲倦,他是用自己的脊梁和智慧,构筑着共和国现代化大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