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金岳霖:断裂的逻辑

2008-11-05 |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湖南长沙人,哲学家、逻辑学家。1911年入清华学堂,1926年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

  徐志摩这样描述他那个研究逻辑的朋友金岳霖:先生的嗜好是捡起一根名词的头发,耐心地拿在手里给分。他可以暂时不吃饭,但这头发丝粗得怪讨厌的,非给它劈开了不得舒服……”

  金岳霖主讲逻辑学,有学生感到这门学问十分枯燥,便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要搞逻辑?教授答:我觉得它很好玩。

  西南联大时,金岳霖曾开设一门选修课符号逻辑。对很多人来说,听这门课如听天书。因而每次上课,教室中只有零星几个人。其中一个叫王浩的学生却是例外,颇能懂得个中奥妙。金岳霖经常会在讲授过程中停下来,问道:王浩,你以为如何?于是,接下来的这堂课便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

  王浩后来赴美留学,成为国际一流的逻辑学家。作为金岳霖最得意的学生,他感叹,先生的绝大部分文章和3本专著都完成于1948年年底以前。

  王浩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的道路》,他认为:先生于1949年以前及以后追求了两个很不相同的理想。这两种理想在今天都值得推荐,值得追求。但我不以为一个人可以同时追求这样一对难于兼得的理想。

  “1949年以后的理想,可以说是以哲学作为一项思想上的武器,为当前国家的需要直接服务。1949年以前的理想则是以哲学作为一项专门的学问来研究,逐渐扩展后来者的眼界,改进他们的精神生活。

  为接近这两个理想所需要的能力和准备都很不一样,所以一个人如果多年来专心追求一个理想而中途忽然转向另一个理想,恐怕不易得到像持续一个理想所能得到的成绩。

  1958年,金岳霖参加一个文化代表团访英。王浩当时正任教于牛津大学,便安排老师在牛津哲学教师会作了一个不长的报告。金岳霖谈到,因为马克思主义救了中国,所以他放弃了以前所研究的学院哲学,转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据王浩回忆,当时听讲的大部分教师觉得像这样的论证太简单了一些,可是因为先生的英式英语特别高雅漂亮,牛津的教师大多数对他很尊敬

  金岳霖的哲学同行难以完全理解他为自己的转变所给出的逻辑论证,今天许多研究者也觉得,对于他后来的转变,很难理解。因为作为曾经最倔强的个人主义的哲学家,以金岳霖的过去推断他后来的转变,这中间缺乏合理的逻辑过程

  1922年,还在留学的金岳霖在国内发表长文《优秀分子与今日的社会》。文中,他第一希望知识分子能成为独立进款的人,我开剃头店的进款比交通部秘书的进款独立多了,所以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第二希望知识分子不做官,也就是不做政客,不把官当做职业……独立过自己的生活

  1955年,金岳霖离开北大,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另一位副所长告诉他应该坐在办公室办公。他在办公室待了一上午,也没弄明白如何办公。他说:他们说我应该坐办公室办公。我不知是如何办的,可是办公室我总可以坐。我恭而敬之地坐在办公室,坐了整个上午,而不来,根本没有人找我。我只是浪费了一个早晨而已。如果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话,我这个知识分子确实不能办事。

  1926年,金岳霖留学回国后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哲学论文。他在文中说:世界上似乎有很多的哲学动物,我自己也是一个,就是把他们放在监牢里做苦工,他们脑子里仍然是满脑子的哲学问题。

  后来,这个哲学动物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自己说:解放后,我们花大功夫,长时间,学习政治,端正政治态度。我这样的人有条件争取入盟入党,难道我可以不争取吗?不错,我是一个搞抽象思维的人,但是,我终究是一个活的、具体的人。

  研究者称,金岳霖的转变,乃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选择。

  王浩不曾面临这样的选择。在他的记忆中,1939年到1946年在昆明(西南联大),他享受到生活贫苦而精神食粮丰盛的乐趣,因为与先生有着共同的兴趣暗合的视为当然的价值标准,他觉得心情愉快。

  当年的经历,使王浩衷心希望:愈来愈多的中国青年可以有机会享受这样一种清淡的幸福!

摘自《民国那些人》,徐百柯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