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力学所所长 洪友士(1977,1981硕)
我曾经插队下过乡,当过工人。1973年夏季,考进了清华大学机械系金属材料专业。尽管之前我只有初中程度,我能以较好的成绩被录取,得益于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我一直都认为读书有用,自己还年轻,应该多学点东西,所以在下乡前后的那段时间,我一有空,就拿起书本。记得当时我常常在收工后,利用晚上休息时间点着煤油灯看书,这惹得不少知青都很惊奇。幸运的是,我结识一位下放的厦门大学毕业生,经常去请教他。那段时间我自学了高中的数理化课程,这使得我后来能考入清华。
进入清华是我人生重要的一步。不但充实了文化知识,也开阔了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受到清华大学特殊文化氛围的影响。记得吕森老师当时教我们将电的原理应用到实际中去,以及教我们怎样解决和克服碰到的困难。他的教学是启发、引导式的,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将实验结果总结提炼形成了一份实验操作规程。还有汪复兴、杨宗发、李欧老师等。他们讲课,往往比书本上的东西更透彻。此外,从他们身上,我们还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应该说,我们在清华读书的年代,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学习并不系统,讲开门办学,用什么学习什么。但就是在这些老师的潜移默化下,我们吸收了清华很多优秀的东西。现在仔细体会,这就是母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了入学前的厦门电器控制设备厂,从学徒工成为技术员。没过多久,就传来了恢复研究生制度的消息。我当时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愿意再学习。所以就自己开始补习文化课,比较系统地补习高等数学及专业课的内容。1978年我再次进入清华机械工程系金属材料专业,导师是陈南平教授、王天宰老师。
1978年,改革开放后教育工作恢复得很快。大家都一心想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学习风气很浓厚。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学习和研究工作收获很大,也奠定了我后来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
1981年在导师陈南平先生的推荐下,我到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在前辈的关怀和培养下,我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先后成为重点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力学所副所长,1998年任力学所所长至今。我还曾于1985年至1986年在加拿大渥太华物理冶金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1989年至1990年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与化工系从事合作研究。并于1991年在中科院力学所获博士学位,导师是郑哲敏院士。
这些年来,我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材料力学性能与内部结构。取得的学术成果丰富了材料力学性能领域的科学知识,为材料和结构的失效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共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授权专利5项;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全国(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应该说,我在科研究领域能取得这些成绩,是母校清华给了我打下的基础,科学院这个国家重要研究机构给我提供了成长的空间和舞台,老一辈科学家郑哲敏院士等对我的培养和教导也使我终身受益。
对母校和清华的学友们,在本文的最后,我还有两点补充。
一是我回国的理由。在加拿大和在英国访问期间,我曾经有机会在国外攻读学位或工作。但考虑到自己是公派出国的,对单位有回国的承诺,所以就按时回来了。在我看来,回国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我没有更多的豪言壮语。
二是我们一家三口都是清华人。我夫人郑秀华现在是北京理工大学的教授。她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后又在清华材料系里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导师是方鸿生教授。她也曾多次赴英国、德国访问交流。我们的儿子在我们的熏陶下,也从小立志上清华。他于2002年免试保送入清华生物系。
《清华人》2005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