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位诗人,他的长诗《毁灭》被誉为新诗中的《离骚》和《七发》;他也是位散文家,他的散文《背影》以质朴醇厚的情感表达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他又是位学者,在中国文学批评和历代诗歌包括新诗和歌谣的研究方面功力深厚;他更是位面对黑暗现实奋起抗争的民主战士:在生命的黄昏时刻,他以贫病之躯公开宣布自己拒购带有灵魂收买意味的美援面粉,唱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他,就是朱自清。
求学北大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原籍浙江省绍兴县,1898年11月22日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祖父讳则余,为人谨慎,在江苏东海任承审官十余年,退休后迁居扬州。父讳鸿钧,字小坡,母周氏。父亲到过江西石港、江苏徐州,历任盐酒各税局局长,廉直清正,一无积蓄。祖父的谨慎,父亲的忠厚廉直,这些性格不折不扣地都遗传给了朱自清。
朱自清4岁时,他的父亲把着他的手写下“清和”两个字,然后又写下他的名字“朱自华”。朱自清的读书生涯,就从这个简单而严肃的仪式后开始了。在父亲的严格督教下,几年间朱自清对经史子集等国学的基本典籍有了相当的根基。
1912年,朱自清进入安徽旅扬公学高等小学上学,15岁进入两淮中学(今扬州中学)至18岁毕业。因成绩优异,他获得了扬州中学校长颁发的品学兼优奖状,并即考入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初秋,朱自清告别了哺育他的古城扬州,来到心仪已久的北京城。
到京读书半年后不料祖母病故,父亲赋闲,他愁着读书年限太长,恐家计艰难,遂改名自清,投考北京大学本科,如愿以偿。当时北京大学以文科著名,朱自清入哲学系,勤奋刻苦,在3年内修完4年课程。1920年5月,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提前一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17年,刚从欧洲回国的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这位著名的教育家上任后对北大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倡“兼容并包”,网罗各派学者形成百家争鸣之势。当时北大名师云集:国学门中沈尹默、沈兼士兄弟名闻遐迩,陈汉章是经学大师俞曲园的弟子、章太炎的同学,还有刘师培和黄侃等;英文门中辜鸿铭学贯中西;哲学门中则有梁漱溟、胡适、陈大齐、蒋梦麟和马叙伦;中文系有周作人、刘半农等名家......这些教授们思想或趋时、叛逆,或守旧、卫道,但都有扎实的学问,以其所长滋润着朱自清这样的莘莘学子,也为他们以后从事学术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尤其是胡适正领导着新文化运动,倡导文学革命,给予了朱自清深远的影响。
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北大激发了朱自清投入社会活动和文学创作的很大热情,也让他深感充实和留恋。但这期间父亲交卸了榷运局长的差事,只剩下两袖清风;长子迈先的出生又增加了开支。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朱自清不得不结束学业。他告别了学习生活四年的北大,告别了志同道合的同学和传道授业的师长,走向了人生的大天地。
萍踪吴越
1920年初秋,朱自清携带妻子、儿子迈先和5月刚出生的女儿采芷来到了西子湖畔的浙江第一师范担任国文教员,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教学生涯。
浙江一师是所很有名气的学校,聚集过一大批文化界的先行者。沈钧儒做过校长,许寿裳做过教务长,周树人、夏丏尊、朱希祖、沈尹默、马叙伦、张宗祥、李叔同等都做过教员,与当时的北京大学和湖南第一师范鼎足三分。
和朱自清一起来一师任教的还有俞平伯、刘延陵和王祺,四人被学生称为“后四大金刚”,是相对于夏丏尊、陈望道、刘大白和李次九的前“四大金刚”而言。他们的到来,带来了五四新文学的清新气息,他们同学生热心讨论哲学上的问题,人生的意义,提倡用白话写作,引发了一师学生的新文学创作热情。不少年轻的诗人和作者,如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张维祺、曹聚仁、魏金枝、柔石等,都从这里迈出了进入新文坛的第一步。1921年三四月间,朱自清在一师加入年初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成为它的早期会员。
1921年暑期,怀着为家乡教育事业出力的愿望,朱自清接受了母校的邀请,出任扬州中学的教务主任。但老于世故的校长和一些盛气凌人的老教员经常为难朱自清,使这位渴望真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深感世态炎凉。后来朱自清无奈地离开母校并经刘延陵的介绍来到胡适的母校——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任教。
此时叶圣陶也在中国公学。由此,朱自清开始了与叶圣陶的终身友谊,并开始共同孕育五四以后的第一家诗刊《诗》。中国公学环境优美宁静,但旧派教员拒绝新文化和教育改革,并煽动学生闹学潮,驱逐中学部主任舒新城,攻击朱自清、叶圣陶、刘延陵、吴有训等中学部8位新派教员。尽管在胡适的调停下风潮结束了,但朱自清等人已不宜再呆下去。至1921年11月,朱自清、刘延陵和叶圣陶先后来到杭州第一师范。
经过一番苦心筹备,《诗》于1922年1月15日诞生。这是五四以来第一个刊登新诗和新诗评论的刊物。它的问世,受到社会和新文坛的大力支持,在创刊号上,除了编者自己的诗作外,还刊登了刘半农、徐玉诺、王统照、郭绍虞、郑振铎等人的新诗和周作人、沈雁冰等人的新诗译作。
浙江温山软水,风光秀丽。朱自清在浙江五年,先后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杭州),省立第六师范(台州),省立第十中学和第十师范(温州),省立第四师范(宁波),私立春晖中学(上虞白马湖)的国文教员,教育了不少青年,同时也训练了自己。他渐渐地抛弃哲学,专心研究语文教育。他所任教的各个地方,不乏山水名胜,朱自清课余游览,写新诗、游记、散文,陆续在文艺杂志上发表。在此时期,他和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朱光潜、郑振锋为友,互受影响。在语文教育上的同道有夏、叶两位,后来他和叶圣陶合作了许多有关国文教学的著作,其趣味与经验,植根在这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学上。早期的作品,收在《雪朝》、《踪迹》两个集子里。使他成名的长诗《毁灭》和长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是作于台州、温州教书期间。时人比《毁灭》为新文学中的《离骚》、《七发》,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也一跃成为第一流作者。
水木清华
尽管江南的青山绿水让朱自清流连,但为稻粮谋的中学教员生涯使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乏味,许多教育改革因受制于校方无法实施而徒然受气,更使他心力交瘁。1925年8月间,经俞平伯的推荐,28岁的朱自清接受了清华学校的聘请,担任刚刚设立的大学部国文系教授,开始了一辈子服务于清华的生活。
清华学校校址在北京西郊清华园,环境幽美,图书丰富。国文系中多老辈,有古文名家,又有前清的翰林举人,国学研究院中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在学术界声望很高,学术空气浓厚,于是朱自清见闻日广。在本系教授中,黄节先生尽管反对新文化运动,但他学问渊博,在古诗,特别是宋诗方面造诣很深,朱自清自居后辈,拜黄节先生为师;俞平伯工于填词,朱自清便将自己所填之词请他校改润色。
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在朱自清面前展现了一个新世界,但风云变幻的政局让他无法不问世事。1926年3月18日上午,清华、北大、北师大、燕京等80多所学校的学生,和北京总工会、北京学生总会等140多个团体的成员约5000多人,为抗议日本对中国主权的侵犯,举行了集会和示威游行,却遭到了政府卫队的屠杀,当场打死刘和珍等26人,后在医院又死亡21人。史称“三一八”惨案。21岁的清华大一学生韦杰三身中四弹于21日逝世,学生何一公则因伤复发,于同年底逝世。朱自清参与了集会,亲历了惨案,满怀愤Å地写下《执政府大屠杀记》一文,后又写下了《哀韦杰三君》和《悼何一公君》两文。
1927年,朱自清在北大读书时的师长李大钊在北京被杀令他惊谔,而当时混乱黑暗、瞬息万变的时局一次次撞击着他的心灵,他在心中不由自主地砌起一堵墙,拒社会风云于门外,“躲进小楼成一统”。
朱自清退入书斋,潜心学术,一意教书。他远离政治,不谈风云谈风月,写儿女友人、山水花草、风俗名胜,文字愈来愈凝练老到,棱角锋芒则愈磨愈平。《背影》、《荷塘月色》、《儿女》、《白马湖》、《看花》等散文相继发表,1928年10月,他的第一本散文专集《背影》由开明书店出版。他的作品与生活高度吻合,正如李广田所说:“诚实地做人与诚实地写作,产生了朱先生前期的立诚的文学。”《背影》的出版也标志着由五四时期议论性的杂感转向风格的多元发展和繁荣,显示了“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从而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
1928年,清华学校改国立清华大学,由罗家伦任校长,杨振声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气象一新。新的计划是尽可能向新文学方面发展,朱自清亦参与草拟方案。1929年,杨振声离校,冯友兰任文学院院长,朱自清继任为中国文学系主任。他的专门研究是诗歌与文学批评,开设有“新文学概论”、“歌谣研究”等课。期间,他的古文学考据著作《陶渊明》、《李长吉》两篇论文,先后发表于《清华学报》。到1931年,他在清华任教了6年。按照学校规定,教授每工作5年可享受出国休假1年的待遇。同年8月22日,朱自清从北京启程赴欧游历,又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读语言学及英国文学。1932年,返清华大学,当时梅贻琦任校长,朱自清复为中国文学系主任。此后数年,清华中文系均由朱自清主持,名教授有陈寅恪、杨树达、黄节、刘文典、俞平伯、闻一多、王力等,一时称盛。朱自清周旋老辈,奖掖新进,使新旧学本平衡发展,同人师生,感情皆洽。1935年,兼任清华大学图书馆主任,1936年辞兼职,专任中文系主任。
1929年11月26日,妻子武钟谦因积劳成疾在扬州病逝,年仅32岁,遗2子3女。
1930年秋,经清华大学外文系叶公超教授介绍,朱自清结识了齐白石和溥西园的弟子陈竹隐。陈竹隐原籍广东,生长于成都,在12个兄妹中排行最小,少朱自清7岁,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工书画,善昆曲。陈竹隐面孔清秀,是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女性,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生活能力和独立意志,大方热情,又能歌善画,显出一副知识女性的风韵。而朱自清对生活工作执着认真,个性温和宽厚、谨敛质朴又稳重,也给陈竹隐留下深刻印象。交往近一年,他们的感情与日俱增,所以在朱自清出国前,他们在北京订了婚。
1932年8月4日,朱自清返国后与陈竹隐在上海结婚,当时上海的文化界名流茅盾、夏丏尊、叶圣陶、王伯祥、方光焘、丰子恺、匡互生、刘熏宇、刘延陵、陈望道、胡愈之、章锡琛、徐调孚、胡秋原,以及柳亚子、柳无忌父子和王礼锡、陆晶清夫妇等云集杏花楼酒家祝贺朱陈新婚。
8月底,朱自清夫妇偕返清华园,住北院9号。新婚伉俪,生活愉快,朱自清写作更加勤快,相继出版散文集《你我》和《欧游杂记》、《伦敦杂记》等。由于子女众多,为补家用不足,朱自清不得不兼职,和杨振声、沈从文共事,参加部编中学教本工作。于文章注释外,他又旁参博考,写下了若干部国学要籍的提要和说明,就是《经典常谈》的底本。他又应上海良友公司之约,参加《新文学大系》的编辑,编选《新诗》一册。在清华大学,开设“宋诗”和“中国文学批评”两门新学程,写成《宋诗钞略》、《诗文评钞》两书。又开始研究中国文学批评里的几个基本观念之演化,在诗论方面先整理出头绪来,成《诗言志》论文一篇。
正当朱自清在美丽的清华园专心教书写文章时,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引发中日战争,打断了他平静的安居治学生活。1937年9月,清华大学奉教育部命南迁,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成立临时大学于长沙。朱自清留家眷在北京,独赴长沙,被推为临时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8年春,临时大学奉命迁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朱自清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后因胃病时发,由罗常培、闻一多继任。
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学校议迁回北平。1946年,闻一多被刺于昆明,清华大学复返故址,朱自清住北院旧居,8年流徙生涯,至此略得休息,健康稍复。他收集闻一多遗稿,主编闻氏全集,又值国共内战起,生活艰难如同抗战时,而精神上更苦闷。他感觉自己的体力大不如从前,更加勤奋写作,努力成《语文零拾》、《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书。此时他的散文更加精练老到,思想更加开广。
魂归荷塘
1948年春,因胃病加剧,教书20多年来从未请假的朱自清不得已请病假两周,然而学年考试将至,他又抱病上课。暑假中稍得休息,清晨傍晚,常常拄着拐杖在北院杨柳荫中散步,但消瘦得令人惊讶。8月5日,胃病大发,卧床呕吐,6日晨剧痛不可耐,由清华校医室送往城内北京大学医院诊治,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开刀治疗。起初两三天经过良好,其后转他病,突趋严重,12日上午11点40分,溘然长逝,年50岁。
噩耗传到学校,清华大学全体师生静默致哀。在校长梅贻琦的主持下,学校迅速成立了由教务长兼人类学系主任吴泽霖、训导长兼生物学系主任李继侗、文学院长兼哲学系主任冯友兰、外文系主任陈福田、中文系代主任浦江清、中文系教授余冠英、许维遹,以及王正宣等8人组成的治丧委员会。8月26日,清华大学在同方部举行追悼大会。同方部的墙上挂满了朱自清生前亲友和同学们送的挽联。
清华教师联合会的挽联写道:
使顽夫廉懦夫立,
求经师易人师难。
俞平伯的挽联写道:
三益愧君多讲舍殷勤独溯流尘悲往事;
卅年怜我久家山廖落谁捐微力慰人群。
冯友兰的挽联写道:
人间哀中国,破碎山河,又损伤《背影》作者;
地下逢一多,辛酸论话,应惆怅清华文坛。
追悼会上冯友兰院长致词,浦江清教授介绍朱自清生平,梅贻琦校长哽咽着说:“朱先生对人谦和而虚心,但大原则却能坚持到底,所以是一位好导师、同事和友人。廿年来,为了责任,亏了身体......”说着梅校长泣不成声。
清华“大家唱”合唱团齐唱哀歌:“伟大的灵魂安息吧,你死了还有我们。”挽歌声中,二百多名师生潸然泪下,默默地向朱自清作最后的告别。
作为我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楷模,朱自清就像《荷塘月色》里的荷香一样,渗透到清华园内的草木泥土,飘扬于旧中国每一个仁人志士的心中。他政治上一贯忧国忧民,追求真理和光明,在历次重大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中,坚定地站在进步学生一边,并多次和学生一起参加游行示威。
1947年初,国民党在北平逮捕了两千多人。朱自清痛恨反动派迫害人民的法西斯暴行,签名抗议,当时被称作朱自清等十三位教授宣言。宣言发表时,朱自清名列第一。国民党发动各家反动派报纸攻击、诽谤他,国民党特务还三次到朱自清家寻衅。但是,朱自清没有退却,立场反而更加坚定。其时,朱自清之名已在国民党黑名单中列第一位。陈竹隐提醒他,他毫不在意地说:“不用管它。”陈竹隐道:“怎么?你准备坐牢吗?”他答:“坐就坐!”此时,朱自清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在清贫中表现的言行,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气质:国民党政府曾多次请他去做官,他不屑一顾;国民党的要人亲自登门拜访,他避而不见;达官贵人请他吃饭,他把自己反锁在屋里;某名流要他写寿序,出价3000元,他拒而不写.....
吴晗在《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一文中回忆:“这时候,他的胃病已经很沉重了,只能吃很少的东西,多一点就要吐。面庞消瘦,说话声音低沉。他有大大小小七个孩子,日子比谁过得都困难。但是他一看了稿子,毫不迟疑,立刻签了名。他向来写字是规规矩矩的,这次,他还是用颤动的手,一笔不苟地签上他的名字。”
逝世前朱自清没有留下一句遗言,但在10日病情突变时,他断断续续地对守在身边的妻子陈竹隐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
毛泽东曾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温庭筠《懊恼曲》中有两句诗:
三伏庭绿尽迎霜,
唯有荷花守红死。
这是诗人自己不想迎合官场风气去谋取高位,而借至死犹红的荷花,表现自己高尚的气节。这诗用在朱自清身上,亦至为恰当。
(本刊记者王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