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钟情西部的清华女博士卢晓云

2008-09-24 |

“今天我们上了卢老师的一节课,收获很多,卢老师应该多带一些课程,尤其是低年级的课程。”这是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写给该院院长的一封信,信中对卢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位深受学生喜爱的“卢老师”,就是我校2005届生物系博士毕业生、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卢晓云。

卢晓云博士

得到这样的评价时,卢晓云在西安交大刚刚工作半年多,不到而立之年的她浑身上下还透着清华学生的朴实劲儿。“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却受到了大家这样的肯定,对我的鼓励挺大的,某种程度上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卢晓云说。

和许多清华生物系博士毕业生一样,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对她而言并不是难事,在毕业前她所在实验室举办的一个国际会议上,许多与会的国外专家和学者曾盛邀她去做博士后或访问学者,但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西部,选择了西安。“出国今后会有很多机会。一直呆在学校里的我也应该先去工作和实践,成就完整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我丈夫热爱这里,热爱他的事业,在这里能做一些对国家有重要意义的贡献和工作。”说到这,卢晓云笑了。

而实际上,面对丈夫调到北京的良机,卢晓云夫妇却主动放弃了。这对清华的博士生夫妇,选择了他们钟情的西安。因为这里,有他们事业发展的舞台。

“之前我没想到这里的环境对我事业的发展这么有利。”卢晓云说。在西安交大这所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学里,她所在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2000年刚刚建立,急需大量的人才,正是“赶上了这样一个好时机”,卢晓云说,“刚来不久就幸运地应聘上了副教授”。

“有成就感”、“开心”,卢晓云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感受。“我没想到自己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上课会受到学生的如此欢迎。”卢晓云说。

卢晓云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在清华做过四年辅导员的她极具亲和力。她承担的是两门大四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在课堂上,她很少灌输式地讲解,更多是采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与学生互动、交流。从适应到习惯,几个月下来,在卢晓云的课上,学生们已经可以随时提出问题或谈想法了。在半年多的教学生涯中,卢晓云印象最深的是她替一位老师主讲的专业课。刚上课时许多学生都私下里看考研资料,面对此种情况,卢晓云用较短的时间把知识点串讲后,用问题与学生互动。学生们渐渐被这种交流式的课堂吸引住了,放下手中的资料,专心地听讲,热烈地讨论。下课后,学生把最热烈和珍贵的掌声献给了她。而那封写给院长的信,更表达了学生对卢晓云上课风格的喜爱和尊敬。

在西安交大工作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卢晓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为她提供了一个极大的发展空间。“不论是学校还是院里和系里的领导,都希望你能够很快成长起来,希望你能尽快地到骨干岗位上去。对年轻人而言,这是难得的机会。”

当然,这里的科研条件的确要比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落后,实验条件不足想要立即开展科研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工作伊始,那种急于想做一些实验的想法不能实现曾让她一度有些失落。一位老教师的话让她急功近利的心态平静下来:是马上埋头做实验好,还是对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深入了解后找准方向再做实验更好?要开展创新性的工作,必须有更宽的知识背景和更高的眼界。意识到这一点,卢晓云很快调整好心态,更加踏实地开展工作。

“到这里工作我很满意,有时候还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卢晓云说。

(顾淑霞)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