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周志成——在空间技术领域探索的清华人

2008-09-11 |

1970424,是中国人永远都会记住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直上重霄,遨游九天,在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中,拉开了中华民族进入航天时代的序幕。35年来,我国又相继成功研制并发射了6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完成了由试验卫星向应用型卫星的转化,空间应用遍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空间技术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为此,无数科学工作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不倦地在空间技术领域里探索。这其中,既有老一辈的清华学人,也有八九十年代毕业的新一代清华学子,现任“东方红四号”总设计师周志成就是其中的一位优秀代表。

接受采访后,周志成学长(中)和校友总会及航天航空学院的同志合影。

1984年,刚刚以优异成绩从成都科技大学毕业的周志成顺利考入我校工程力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我校力学系著名的教学大师贾书惠教授,研究方向是动力学与控制。贾书惠老师在清华素以作风严谨、善于逻辑思维而著称,早在六七十年代,他就翻译过前苏联著名的《陀螺》一书,他撰写的科普小册子《从猫下落谈起》曾经启迪过无数青年学子的智慧,许多学生至今还把这本书作为珍本收藏。老师不仅以其启发式教学赢得众多学生的赞赏,他还积极主张并实施工科研究生教学必须和工程实际结合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方案。“他让我做一个科研项目,其中涉及到控制、计算、建模等等问题。他教会了我怎么将模型建得又准确、又能实时计算。他和我们每周都有一次讨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几个学生一起讨论,提方法、讲自己的想法,他指导你来做。他不但给我们理论上指导,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信心。”

老师的精心培育和清华大学优良学风的熏陶下,周志成的学业取得很大进步,他甚至利用学科优势给学生开计算机课。而他在研究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也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1987年硕士毕业时,周志成了解到航天有许多力学问题、工程问题需要解决,就有心想去这里试一试,在老师积极帮助和推荐下,他如愿以偿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进行空间飞行器研制的“第一院”,是中国空间技术的主要研制基地,主要从事研究、探索和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参与制定国家空间事业发展的规划;研制各类航天器及地面设备等。建院五十多年来,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涌现出钱学森、王希季、孙家栋、杨嘉墀、钱骥五位“两弹一星”功臣,培养出11名两院院士、12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3名有重大贡献的部级专家和一大批中青年技术骨干。

五院有非常好的传统,也有很好的机制,会利用各种机会为年轻人展现才能搭建舞台。周志成去后不久,院里就组织了青年学术论文比赛,周志成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这也是清华给我的基础,清华对硕士论文要求很严格,导师还努力将我的论文修改,投到学术杂志上去发表,还让我们到国际会议上去宣读。记得1990年在北京开一个学术会议,老师就鼓励我写了一篇论文,我写得很不像样。他就一稿一稿地帮我改。这不仅是一种训练,更是言传身教。”

因为周志成在论文比赛中崭露头角,还有他在工作中表现的踏实、肯干、上手快,老同志很愿意把任务交给他,也愿意带他。这使得他在最初的几年里,连连取得好成绩。他独立完成航天器多体动力学的理论建模、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作为主要完成者开发了“卫星动力学分析软件系统”。该成果于1992年和1993年分别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还于1992在总体室承担和主管“东三”卫星总体控制系统设计协调和系统实验,做了大量分析设计工作,发现、提出和解决了控制与总体接口之间的一系列技术问题,从而为我国当时最复杂的卫星研制和发射成功做出了贡献。

随着周志成工作的不断进展,他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他很快成为“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的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全面负责和领导该型号总体设计、研制与试验工作。“北斗一号”是我国首次研制的双星导航定位系统,2000年发射成功并组网,该系统的成功使我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具开创性和世界领先水平。作为主要完成人,他主持和组织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研制技术流程制定、大系统相关技术协调和卫星研制与试验工作。该导航定位卫星项目2003年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周志成的工作经历中,有几件事情使他终生难忘。

第一件事是他刚刚到动力学研究室不久,那时候单位任务少,科研经费紧张,工资待遇低,他所在的研究室力量很薄弱,作为一个有理想和抱负的青年人,他也曾苦闷过。但他坚信动力学研究在航天工程中的意义,在老师和室内老同志的鼓励下,他坚持了下来,和大家一起度过了那段最艰苦的日子。

第二件事情是他做副总设计师的时候,那时他还兼着室主任,上到副总设计师的活,下到很具体的工作,他统统都得干。那一年室里有三颗星的发射任务,任务很重,室里的人又正处于青黄不接。老同志都将要退休了,新来的年轻人又一时接不上。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他带领着一帮年轻人,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苦干加巧干,干得很出色。既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换来了老同志对这帮年轻人的信任。

第三件事情是在研制出口尼日利亚那颗星时所受到的锻炼。当时时间紧,任务重,能不能拿下这个任务,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形象。周志成坚信我们中国人可以集中资源干大事,靠集体的力量能创造奇迹。尼日利亚领导人的一席热情洋溢的话,也让他深受鼓舞:“美国人说他们24个月完成,我们不相信,因为美国人不加班;欧洲人说他们两年做完,我们半信半疑,因为他们的假期铁打不动,要加班也很难;中国人承诺了,我们就相信。你们中国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而且中国人可以不计名利,不计报酬,一天当成一天半去用。”

2000年,在从事航天器动力学设计与控制5年、从事和主持卫星总体设计工作7年后,周志成成为东四卫星平台总设计师。该项工程规模庞大、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属于国际同类先进卫星。在他的主持下,短时间内确定了总体技术方案,优化了技术流程,简化了技术途径,使型号立项和初样研制顺利完成,目前正样研制进展顺利。这个星和“东三”相比,一是承载能力更大,二是寿命更长,确实上了一个台阶。周志成的思路是,中国的国力有限,我们不可能一步一步地来,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

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周志成认为得益于老一辈科学家的培养和提携:“说来我也很幸运,我任主任设计师和副总师时,范本尧先生曾是这个型号的总师,他是清华力学研究班的老前辈。他对我很关心,他常常和我们一起讨论问题,许多细节都问得很仔细。他的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时时刻刻鞭策着我。我能走到今天,除了个人的不断学习和努力外,机会、任务品牌、老科学家的带动,缺一不可。”

周志成认为,清华的学生出去后要有所作为,首先是在自己的专业上,专业上的成绩是许多人成功的最有效的切入点。要管理一个系统,必须先熟悉这个系统,积累经验。许多总师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

周志成认为,一个人从小的理想和信念对自己的成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一个有志的青年人就应该为国家干事。

(黄文辉)

相关新闻

  • 122021.04

    周志成走进清华论坛 分享“大国工匠”航天故事

    4月8日下午,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常委、航天五院总工程师周志成院士回到母校,为清华师生带来校庆系列活动之“大国工匠”系列讲座第二场主题报告“创新发展——开启航天强国新征程”。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出席活动。科研院院长方红卫主持了论坛。

  • 112023.08

    创业清华人︱王洪鹏:砥砺探索“芯”可能

    中茵微电子的创始人王洪鹏身上同时有着学者和企业家的气质:谈起技术来像学者一样严谨,对集成电路领域的前沿信息如数家珍,管理起公司来也运筹帷幄,冷静而卓有远见。几年前,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他从海外回国工作,很快升到了管理层,然而一股莫名的无力感随之袭来。“最大的问题在于对自己的未来缺乏掌控,只要给别人打工,按照别人布局好的战略和方向做事,你就不可能有自己核心的...

  • 262018.07

    清华校友周志成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7月20日,国际宇航科学院2018年院士选举结果公布,清华校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研究员周志成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工程学部正式院士。

  • 022023.06

    创业清华人︱小库科技:用AI,探索未来建筑

    何宛余,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科创中国”,清华经管学院“青腾未来科技学堂”杨良崧,清华大学2011年级建筑系深圳小库科技有限公司,第七届清华校友三创大赛互联网与新经济全球总决赛天使成长组三等奖。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建筑产业AI应用的领军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小库凭借自主研发的小库设计云及其项目应用入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自主创新数字化设计软件典型案例。小库科技致力...

  • 122020.08
  • 242023.07

    八位清华人获得第五届“科学探索奖”

    7月17日,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48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姚宏,化学系教授许华平,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葛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唐杰,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副教授曹鹏,以及清华校友、西湖大学教授曾坚阳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向导,共8位清华人。获奖人介绍数学物理学领域姚宏姚...

  • 272023.06

    创业清华人︱田天:智能向善,让技术真正创造价值

    田天,清华大学2009级计算机系校友AI青年科学家联盟“青年AI科学家”、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创业邦“30岁以下创业新贵”、 “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第五届杰出工程师青年奖……这些熠熠闪光荣誉的拥有者,是年仅32岁的瑞莱智慧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田天,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工智能专业,曾荣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西贝尔学者称号。AI行业发展迅猛,浪潮汹涌,田天却一往无前,瑞莱智慧成立仅4年多,已服务...

  • 152022.09

    6位清华人荣获2022“科学探索奖”

    9月15日,第四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榜上有名,其中包括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肖百龙、医学院教授程功、环境学院教授温宗国、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土木工程系长聘教授冯鹏,以及博士后校友、北京邮电大学研究员王光宇等6位清华人。王光宇是今年最年轻的获奖人,也是“科学探索奖”首位90后获奖者。

  • 012009.01
  • 052009.06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