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兼资讯科技学院院长唐泽圣教授
来源:《科学中国人》2008年第七期 作者:王 景 杨 洁
澳门科技大学今年8岁了,与澳门特区同龄。
8年前,唐泽圣被老同事、老邻居周礼杲“忽悠”到这里。
“一来是老朋友的盛情难却,二来觉得自己还不算老,还能做点事,还应该做点事,就过来了。”唐教授笑着解释到。
原本想着呆两年,等学校上了轨道就回清华的;
2002年,学校刚刚步入轨道,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处理,再等两年吧;
2004年,学校全面启动科研建设工作,身体还算硬朗,想着再干两年工作也没什么影响;
继而过了2006年,转眼间又到了2008年,如今已76高龄的唐泽圣依然精神抖擞地奋战在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资讯科技学院院长的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澳科大的建设而拼搏奉献着。
在唐泽圣坚定执著的背后,究竟深藏着什么呢?
今天,在回清华参加97周年校庆之际,唐泽圣教授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多年的经历和感受犹如跳跃的浪花激荡于他的言谈之中。
老当益壮 花甲之年再挂帅
2000年,唐教授在清华大学退休了。
是年,澳门科技大学建校,行政长官何厚铧和行政委员廖泽云先生先后找到清华大学教授、曾任澳门大学校长的周礼杲先生,邀请他出任澳科大校长。
周礼杲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四处网罗英才。在学界德高望重,有着权威影响的唐泽圣自然在他的网罗之列。当向老同学说明来意,将一纸邀请书摆在唐泽圣的面前时,他便闲不住了。
来之前是有些犹豫的,在清华大学这个学术大舞台耕耘了近乎一辈子,让当时已然68岁的他参与组建这个连校舍尚未建成的学校,身体能否吃的消?面对澳门新的环境、新的制度、新的教育方式,他们能把这所学校办好吗?
当踏上澳门土地的那一刻,神圣的民族使命感在他的心头油然而生。随后当北大法学名家、参与起草港澳基本法的萧蔚云教授,当中医药专家朱广华,以及著名教授薛华成等一批学术造诣高、学界声望好的教授纷纷来到这里,更是给唐泽圣吃了一颗“定心丸”。“如此强大的师资队伍,我们一定能把学校办的有声有色。”唐老坚定着自己的信心。
教书育人,朴质无华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唐泽圣深知学校要发展,必须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担任澳门科技大学资讯科技学院院长的唐教授,利用他曾担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熟悉情况的有利条件,在办学之初,先后聘请了清华大学相关系科的教授11人,前往澳门科技大学任教,这批老教师不仅教学质量高,而且带来了清华大学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形成传统,直至今日。学生学习资讯技术,必须进行教学实验,唐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仍然依靠清华大学的帮助,短短的三年内,迅速建立起五个教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学习的条件。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唐教授还亲自授课,把管理渗透到第一线,落实到主阵地。校领导的第一身份是教师,他深入课堂教学掌握第一手材料,各年级学习优秀的学生,他都认识。他说:只有从自身做起,做好样子,带好路子,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才能真正有教学指挥权、发言权和管理主动权,才能鼓舞士气。
与内地许多大学相比,澳科大在招生时显得比较宽松,录取分数差别较大。为教好这些“千差万别”的学生,澳科大贯彻因材施教方针,实行“一个老师,一本教材,一份考题下的分班教学”。学生入学后按成绩分班,英语分三个等级十几个班,数学分两个等级,对于分班条件不成熟的科目,老师既在教案中明确教学基本内容,又要对不同类学生的教学内容及辅导方式做好预案。根据期中或期末成绩,再对班级进行调整。“尽量让好学生吃饱,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好。”唐泽圣教授说。
澳门是开放的城市,澳门科技大学正是积极利用澳门的特点,走国际化的道路。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不但有港澳的教师,也有来自内地的名师,海外归来的新秀和外国高校的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已是名师荟萃,建立起一支相当强的师资队伍。
澳门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为澳科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多元文化的交叉正是澳科大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富有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利条件。从成立至今,澳科大逐步确立了“多元文化下的兼容并畜”、“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的教育方针;构建了“更加强调因材施教”、“更加突出全面培养”、“更加重视教书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出和谐精业的校园文化氛围。这些教育理念,已受到包括学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八年的开拓进取,澳科大已取得了初步辉煌:七个学院、七千多名全日制学生,入学学生质量日益提高,澳科大已成为澳门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高等学府。
科研建设,功不可没
谈起这几年澳科大的学术研究,分管这项工作的唐泽圣对他的团队不无自豪。
他介绍说,回归以前的澳门,基本上没有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回归以后,特区政府非常重视学术科研,颁布了“科学技术纲要法”,设立了“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从2005年开始,资助优秀的科研项目。
作为分管学术研究的副校长,唐泽圣鼓励教师申报研究项目;组织评审并亲自修改项目申请书;制定项目管理规章并加强监管。使澳科大的学术研究工作,从无到有,全面开展,2005年以后的三年内,澳门科技大学在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及澳门基金会的资助下共有学术研究项目55项,涉及中医,中药,生物科技,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计算机图形图像,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等科学技术领域,也涉及港澳基本法,法学史,刑法,民商法,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产业结构优化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领域。除了上述研究课题外,从2007年开始,澳门科技大学又开展了直接服务于澳门社会的应用性课题,如 电子政务,公共房屋政策研究,智能交通技术及系统等。所有上述项目,均正常开展,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
2007年下半年,唐泽圣和他的同事们意识到澳科大在全面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应该逐步形成重点研究方向和课题,争取在2-3 年内取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鉴于澳门自1535年以来,长期处于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前哨地带,成为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和谐共处的典范。为此,由澳门科技大学牵头,并和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合作,就“澳门在全球化和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历史地位,独特作用与现实意义”进行研究。将澳门这一个南海之滨的小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乃至历史上全球化形成过程中的光辉作用整理挖掘,宣扬予世。这是课题之一。
第二个重点课题是“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数据的分析,处理。应用与研究”。
2008年年初,澳科大与国家天文台正式签署了筹建“月球与行星探测科学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定,吸引两岸四地学者共同参与“嫦娥一号”探月资料的分析、处理、应用与研究。该实验室将充分利用澳门特区的科技政策及国家天文台在月球与行星探测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着重分析处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收集的数据,联合建立月球与行星探测数据处理及管理系统,致力实现绕月探测工程的有关科学应用目标。共同为发展国家的月球与行星科学作出贡献。以期创造澳门科技大学的学术研究特色,快速提升澳门特区的科技品位。
谈及实验室未来的发展,唐老颇有信心地表示,该实验室是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透过联合开展研究工作,既可培养人才,亦希望在短期内取得一些科研成果。相信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澳科大与国家天文台合作的实验室能越办越好,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澳科大有着今天的成绩,唐泽圣功不可没。
从学校的最初组建到学校今天的成就,从租借澳门中华总商会的三层楼房作为教室到完备的校园基础设施,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从引进人才到科研体制建立,这些举措和成果无不凝聚着唐泽圣的智慧和心血,无不体现着他对学校的赤子情怀和拳拳之心。
2008年1月25日,在澳门特区政府2007年度授勋仪式上,唐泽圣被授予荣誉奖状。此殊荣是为表彰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发展、声誉或社会进步有突出贡献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或其他人士。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为其颁授奖状。
“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走进澳科大,我感到这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且是无穷的动力。”
“学校的发展应该归功于学校的正确领导、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已。”面对成绩,唐泽圣没有满足,年轻的澳门科技大学没有满足。按照“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的要求,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国际知名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学校的神圣使命。
廉颇未老 宝刀百炼生玄光
“唐老讲课非常具有感染力,特别具有激情。”学生这样评价唐泽圣教授,“他一站在讲台上就像年轻了十岁,看上去浑身是劲……”的确,在他的课堂,学生们时常被他独具魅力的声音、神采飞扬的神态所吸引。
“做学问,则能经世济民;带学生,则能明德厚学,此学者之极致。”谈起自己的导师,学生们总是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自豪和骄傲。
博学精专,致力开拓
唐泽圣,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留校执教50余载。他先后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我国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
20世纪80年代初,唐泽圣瞄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计算机前沿学科,潜心钻研,在国内率先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其研究成果水平高、效益好,不仅深得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而且直接面向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成功地应用于我国医疗、地矿勘探、和工业制造等诸多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堪称我国科学工作者带头实践“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杰出代表。
科技成果能够成功转化为生产力,离不开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离不开科研工作的长期积累。早在“七五”期间,唐泽圣就主持并完成了“三维几何造型系统”、“三维体素造型系统”等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首次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几何造型软件。这些成果,不仅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机电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励,还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得用户好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国家“863”高技术研究计划实施后,唐泽圣主持并完成一系列“863”课题,包括“工程图自动输入与分析理解系统”、“智能化工程图自动输入与识别系统”等。针对工程图图文分离、图素识别、字符识别及尺寸标注识别等识别难题,他展开了系统的、深入的研究,首次提出工程图解释技术可分为四个层次的观点。根据他的思想,研究组遵循逐层研究、逐步实用化原则,成功地开发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TH-DAIMS图纸自动输入与管理系统”。其研究成果多次被同行引用,并形成实用产品,一度占据国内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
20世纪80年代后期,唐泽圣在国内率先进入科学计算可视化研究领域,系统地研究了三维规则及不规则数据场的可视化理论及技术。曾先后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学计算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三维数据场整体显示技术的研究”以及“863”项目“三维医学图像及智能应用系统”等,取得了多项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等值面构造中二义性的消除、频域体绘制方法、并行绘制算法,三维复杂模型的自适应连续多分辨率表示及实时动态绘制等。为总结这些成果,他还出版了可视化专著。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研究成果曾成功应用于我国“红九”导弹导轨的研制,为我国国防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与北航、海军总医院合作开发的“计算机辅助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系统”,也曾多次应用于临床,并全部取得成功。唐先生率领的研究团队,对可视化技术在国内应用和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鉴于唐泽圣教授在我国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在2006年的中国计算机图形学大会上被授予“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贡献奖”。该项奖励每两年颁发一次,以奖励长期以来,为中国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百年教育,追求卓越
先生治学严谨,注重创新;重视学术交流,善于打造有凝聚力、能战斗的科研团队;关爱学子,提携后进,热心扶植中青年学者。先生高尚的道德学风和各方面的突出贡献,已成佳话且广为流传。
20世纪60年代,唐泽圣即协助钟士模先生在清华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自动控制系,任系副主任。1978年他始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在担任系领导期间,他强调学习并借鉴国际一流大学办学经验,亲自拟制适应计算机学科发展和我国国情的人材培养计划。唐先生倡导“拓宽专业、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办学原则,在国内首次开设软硬结合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组织教师在国内首次开设PASCAL语言、数据结构和人工智能原理等一大批全新课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微型计算机实验室。在他带领下,短短数年,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迅速摆脱文革的影响,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为计算机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做了大量奠基性的工作。
唐泽圣还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在国内首次开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多次邀请James Foley,Donald Greenberg等国际著名图形学大师来华讲学,介绍国际最新研究成果。唐先生为博士研究生讲授基础理论课“计算几何”,采用国外教材,以英文授课,令人耳目一新。他强调学科布局,相继开辟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及合成、计算机图形学等研究方向,为起点高、综合性强的学科布局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在唐泽圣及其同事们半个多世纪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在国内始终保持领先,为国内外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培养出了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学术水平享誉世界。
采访手记:
信步走进清华,打破了心理的神秘感,却亲近了神圣感。但见处处花草,高树,一坐坐大楼掩映在叠翠里。穿过郁葱的小道,来到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位于清华园东侧的东配楼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通过电话,我们联系到了此次回校参加清华大学97周年校庆的唐泽圣先生。
见面是热情地握手,谈笑间,我们穿过长长的走廊,步入唐教授“借来”的会客室。一路上,我们不断听到他的老同事,老部下们亲切地与他打着招呼的声音。直到我们进了门,还有一拨拨的人向他道久别重逢、谈回“家”之情,亲和与信赖,就在这种场面里变成一种浓浓的氛围。
采访进行两个小时,我们已被唐教授的精神深深感染,76岁的年龄,走起路来,精神抖擞,步履矫健;说起工作,滔滔不绝,神采奕奕;办起事来,雷厉风行,热心真诚。
“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虽逾古稀之年,可在学界、讲坛依然能够看到唐泽圣活跃的身影。先生矢志不渝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不遗余力的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人说“七十古来稀”,唐老却在清晰地表达着现代人的年龄位阶:“九十不稀奇,八十多来兮,七十小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