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山东省公安厅一级警督吴洪湃(1979级)
清华校友遍布祖国各行各业,可说得上是桃李满天下。而从事公安工作的校友由于专业关系,恐怕没有多少,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情报室主任吴洪湃一级警督就是其一。他一干就是二十年,破案无数,屡次立功。我们在采访前,景仰的心情中包含着好奇,猜想他有着何种传奇的经历,促膝而谈后,我们觉得,他的工作经历,确是传奇,但更确切地说,是平凡人的传奇。
吴洪湃学长
总想给后人留下点什么
理工科毕业学生从事破案工作,吴洪湃有诸多独特的心法。
足迹分析,是刑事侦查的重要手段,以往都是靠经验判断,吴洪湃通过自己创立的足迹力学曲线理论推断案犯的年龄,误差不超过一岁,对准确划定侦查范围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参与侦破一起抢劫杀人案,三名案犯在现场大胆放肆,毫不在乎留下指纹、足迹等痕迹物证。现场分析时多数人认为这是十七八岁毛小子的作案特点。而他研究足迹后,指出三名案犯的年龄一人在25岁左右,另两人32岁左右,并由此推断他们是流窜犯,所以不怕遗留痕迹物证。在这一新思路的指导下,凶手迅速落网,三案犯的年龄:26岁,31岁,33岁!
吴学长何以有此绝活,我们热切地问他。“我在工物系学的是核物理,分到公安厅,以为是安排我搞核防护。想不到一上班却领到了两个放大镜,让我看指纹。我那时觉得非常无助和迷惘,自然地就怀念起母校的生活,开始想的是恩师、同学、图书馆、荷塘,而后想到了我们的校训,‘自强不息’这四个字让我找回了希望。我不再想着调走,而是沉下心来,从头学起。我发现指纹学和工具痕迹学已发展得比较完善,而足迹学在全世界虽已研究多年却差强人意,我就决心从这块硬骨头啃起。核物理知识在这用不上了,我还可以用我的力学、数学功夫嘛。打定主意后,我真的是常常走路上厕所都在想着如何分析、建模。
“我发现人的走姿、足迹具有随年龄而变化的规律,于是尝试以此作为突破口。下班路上,我下意识地模仿一位老人走路,以体会不同年龄的步态特征,老人发现后气愤地用拐杖指着我说了句‘孩子,你也有老的一天’。待他了解我的研究后,欣然地多走了几个来回让我‘好好学’。另一次就不那么顺利了,我那天忘我地跟着个女青年模仿她的步法,完全忽略了是在大街上。她回头高声骂我流氓,围观群众也都是鄙夷的眼神。我想,解释还不是越描越黑,只好落荒而逃。”讲到这里学长幽默地接下去,“后来,我改成学电视里的模特。直到现在我看模特都是只看腿脚想不起来看脸。”
就是凭着这样锲而不舍、如醉如痴的钻研,吴洪湃1992年创立了倒立复摆模型复合权重重压点轨迹分析法,实现了足迹学从专家经验型向定量型的飞跃,大大提高了办案的效率和准确率。
“人活着,总想给后人留下点什么,我能留下一条足迹分析曲线也很欣慰。”
都让你第一个剪彩了
省公安厅对吴洪湃这位工科大学毕业生颇为重视,凡厅里引进的高科技仪器设备都是派他去开发、使用。同志们开玩笑说:公安厅的几类大型高新设备,都让你第一个剪彩了。
1993年底,吴洪湃在痕迹室干得正臻佳境时,组织决定将他调到理化室,开发新引进的两台微量物证检验设备。像刚毕业时一样,他又一次从零开始,在全新的岗位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对痕迹工作曾付出近十年心血,甫一离开,禁不住放声大哭。“母亲开始还以为我犯了什么错误,知道我是被调去开发新进的先进设备后,对我说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是我的光荣。”
“理化室主要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微量物证进行理化检验,例如毛发、血滴、泥土等等。我曾经参与一起女童被害案的侦破,孩子的尸体被抛在村外的草堆上,周围找不到有价值的作案痕迹,一时十分棘手。后来我发现孩子的内裤而不是外裤上有微量泥土,而九岁的女孩是不太可能脱掉外裤仅穿内裤坐在外面的。我就从这点泥土入手,在附近几个村子的不同地点收集大量土壤标本与之一一对照,先把作案地点缩至一个村,再缩至一户人家,最后精确到他家后院一间仓房的地上。杀人犯惊讶得目瞪口呆:我家那屋没有窗子,你们怎么看见的?终于如实招供。”
吴洪湃在理化检验岗位上,利用科技手段为破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先后被山东省政府记大功一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他又荣获“山东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我从检验的门外汉,到被全国标准化委员会聘为理化检验委员,我的付出得到了认可,没给清华丢脸。”
我倒希望你们落下我
正当荣誉纷至,上级又对他委以重任,2003年初,将他调到情报室任主任,主持一个国外引进价值1000万元的新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刚到新岗位三个月,国家公安部“利用情报资料破案全国性会战”就打响了,把情报资料这支内勤部队推到侦查破案的第一线。情报工作他不熟悉、纵向管理调度工作他没经验,山东公安情报系统在全国又是后进单位,如何迎接这场大会战,他想了很多。
“此时,和我刚分到公安厅接过放大镜时一样,又是清华的精神启发了我,鼓励了我,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中,我升华出一句话送给自己:‘要干什么,我都带头干’。”
2003年,他没有休过一天假,指挥全省数百名情报工作干警,从人员培训,动员部署,组织协调,天天干到夜晚近11点。发现下属市县的个别同志松懈,他就打电话激励他们,“咱们一起拼它一回,你们想休息懈怠时,可以随时往我办公室打电话,看看我在不在。你们在,我就在,反过来,我在岗时,你们也应该在岗。”同志们对掌握刚引进的大型信息系统有畏难情绪时,也是他简短的一席话给大家鼓了劲,“你们都比我年轻,或懂情报或学过微机,我已经40岁了,又没有这方面的底子,我都不叫难,你们又怕什么呢?”两年来,他在忙于管理的同时,挤时间自学情报专业知识,他对年轻同志说:“放心,你们落不下我,但我倒是希望你们落下我。”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在2003会战中,他带领全省情报干警破了3100多起外省案件,取得了破案数量全国第四的出色成绩,摆脱了长期以来后进集体的阴影。“作为领导,到哪我都敢放下一句‘向我看齐’,这样大家自然就有了向心力和干劲。”
吴洪湃本人也在会战中荣立公安部个人二等功,并被授予“全国破案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但谁又能体味勋章背后的艰辛呢?在北京的庆功会上,不少四十五六岁的同志竟叫他大哥。同志们说,2003年他累得至少老了五岁。
有怨无悔 问心无愧
“从母校出来,这身警服一穿就二十年。这期间,多少甘苦,就不想它了,但如果用一句话说感想,我是有怨无悔,问心无愧。”
吴洪湃多年来,一直钻研依靠科技提高破案力的方法,指出了前人的诸多错误不足,并用实践证实了自身理论的正确性。难免得罪了一些“权威”,不被认可、遭到冷遇。他说他不是圣人,所以达不到“无怨”,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放过一个坏人,保得百姓平安,所以“无悔”。
虽然工作岗位几经变动,但他一直未放弃对足迹学的研究,几个徒弟帮他搜集了数万人行走的数据资料来分析论证,他现在已写了5万字的研究报告,他准备坚持做下去,以实现足迹学的完全定量分析。
从交谈中我们一次次感受到他对母校的热爱,“清华不仅教了我知识和能力,而且在我每一个人生转折的路口,都给了我勇气和精神力量。”吴学长拿出一个不常示人的本子,上面是他将清华精神与警察职责碰撞,总结的几句话:胸怀报国之志,心系爱民之情,体备安民之能,足行为民之程。这正是他20年来身体力行的人生准则。
(胡 洋 解红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