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去非
《英若诚传》姚家余著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6年6月,此前几乎从未担任过任何行政职务的英若诚,从北京人艺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病榻上的北京人艺老院长曹禺先生,亲撰一联送给他:大丈夫演好戏当好官,奇君子办实事做真人。
展开刚刚出版的《英若诚传》,纵览英若诚先生生平始末,一个“奇”字确是贯穿始终,其庞大渊深的学问,多方面的惊人成就,个性之多姿多彩,际遇之起伏传奇,都是当代文化史上所罕见的。
据《英若诚传》所载,英若诚十七岁毕业于天津圣路易中学,以全优成绩获得保送剑桥大学资格,自愿放弃后旋即考入清华大学西语系。毕业后与恋人吴世良同时分配到对外友协,竟又不顾岳父吴保丰教授(时任上海交大校长)的强烈反对,考入刚刚成立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了一名专业演员。鲜为人知的是,英若诚最初的演艺生涯极为失败,曾一度因为演技奇差被调离舞台去了人艺的资料室。然而英若诚利用在资料室的便利,短短两年中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理论巨著《演员的自我修养》(《奥德赛导演计划》)译成中文,后在巴金的关怀下出版。这部书对中国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影响至为巨大,直到今天仍然是演员必读的经典教科书。更令人惊诧的是,他在译著过程中实现了对表演理论的顿悟,演技竟然突飞猛进,一跃进入中国最优秀演员行列。他塑造的《茶馆》中的刘麻子、《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等一系列艺术形象,有血有肉光彩照人,得到焦菊隐、老舍等大艺术家的盛赞,在中国舞台艺术长廊中亦占有一席之地。
从1976年至90年代初,在中国百废待兴、对外交流解禁的特殊历史时期,英若诚因通晓艺术、精擅外语而担负了许多重要的外事使命。他亲自翻译,把莎翁的《请君入瓮》、肖伯纳的《芭芭拉上校》以及《推销员之死》、《哗变》等名作移植到中国舞台,又努力推动《茶馆》等民族艺术精品呈现给全世界观众。他在密苏里大学戏剧学院讲学期间,为美国艺术家编排导演《家》和《十五贯》大获成功,成为中美戏剧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在1982年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录》中,英若诚是唯一被载入的中国艺术家。
1986年,英若诚突然接到任命,从演员直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同时就任文化部长的是作家王蒙。此前英若诚几乎从未担任过行政职务,曾经的人艺资料室主任、创作组组长,也不过相当于“股”级干部。中央领导作此决策的动因已成为历史秘辛,不过可以确定,除了因为中国政治形势变化而出现的特殊时期的时代选择,英若诚在对外交流中出色发挥了文化使者的作用,党和国家充分肯定其贡献也是主因之一。
英若诚的部长当得十分有个性,曾有外国记者当众提问英若诚,如何看待演员当官?对此敏感问题,英若诚从容作答:“我想演员要当官就应做大官,比如里根!”其不卑不亢、睿智机敏令人赞叹。1988年,北京人艺《茶馆》等五台大戏赴上海演出,人艺请回了很多已经退休的原班人马,唯独顾虑到请英若诚这样的部级领导出演“刘麻子”实在不成“体统”。谁知英若诚不但欣然同意参演,而且一演就是十八场,成为上海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以现任部长身份在公开演出中出演丑角,中外政坛可能仅此英若诚一人!
英若诚先生诙谐达观的形象深入人心,生平极为多彩多姿,是名副其实的戏剧人生。然而纵观《英若诚传》中所列他的生平事迹,其实颇多富于悲剧性的材料,只不过先生作了喜剧的处理。在“文革”中失去登台权利的英若诚,动手改良蜂窝煤炉子,制作折叠书柜,发明土暖气,裱糊天棚,样样出色当行,看似逍遥快乐,内心的愤懑辛酸不问可知。而其在“文革”中以苏美双料特务罪名入狱,凭借学识赢得“牢头”地位,以老花镜聚光点燃香烟,以竹筷和皮袄上拔下的羊毛作笔,炭灰为墨,窝头嚼碎作胶,精心绘制装帧一本《毛主席诗词》,后来竟被耶鲁大学图书馆收藏,则在笑谑当中分明已带着血泪了。
卸任文化部副部长之后,1990年英若诚在电视剧《围城》中饰演了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一角。他把这个虚伪、专制的旧知识分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成长在学者家庭(其祖父英敛之是《大公报》的创始人,也是辅仁大学的第一任校长,父亲英千里曾任国民党政府北平市教育局局长),英若诚儿时熟悉的邻居很多是大学者大教授,很容易看到他们自私渺小的另一面,因而缺乏对文化权威的盲目崇拜。研究英若诚先生,绝不应忽略这一段成长经历对其思想形成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反观英若诚生平,他对事业、生活、名位的态度和一生的进退抉择,其精神内核始终都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式的价值观。知识分子特有的家国忧患和历史使命感,知识分子对权威思想天然的怀疑意识以及对自身局限的批判与反思,几方面矛盾交互作用着。除却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因素,很多地方在众多传统知识分子身上似曾相识,更多的是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折射。
(转自:文汇读书周报 2008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