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眼中的戴家祥先生
张声和
戴家祥(1906-1998):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经学家。1926年考取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先生,治经学和古文字学。
今年5月30日,是著名温籍学者戴家祥(1906—1998)逝世10周年纪念日。戴家祥曾为我国古文字研究做出过巨大贡献,他历经坎坷,将毕生精力倾注于事业。90岁高龄时,还主编了600万字的《金文大字典》。在他的一生中,爱国爱乡之情始终令人感佩。
爱乡之情厚重
我是上世纪80年代末从事地方志编修工作时认识戴家祥先生的。那时他住在上海华东师大一村的教师宿舍里,与苏渊雷先生住得较近。苏先生是我们平阳修志办的顾问,我在他家里好几次见到戴先生。那时候他已经80多岁了,精神很好,穿着粗布衬衫,拿着旧蒲扇,谈笑风生,说的是一口瑞安话,言语之中充满乡情。当苏先生向他介绍,我是从家乡温州来的时候,他就讲得更来劲了,早年的地方旧事无所不谈。
华东师大的方言学家颜逸明教授也是温籍学者,是平阳县萧江镇人。他告诉我,戴先生很喜欢讲故事,尤其喜欢讲温州的故事,经常和他一起步行到校园里上班,路上一定会讲一段温州的轶闻。当温州地方上的一些变化和成就传到戴先生那里时,他总是激动不已。
戴先生学富五车,曾慷慨为母校瑞安中学捐献10万元设立林涤夫基金。但他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俭。我在他住所见到:老式的教工宿舍,一间卧房、一间书房,客厅既是餐厅又是厨房,摆满了炊具、碗柜、方形餐桌及两把竹椅三条板凳;书房里摆一张写字台、两个竹书架和一面堆满图书资料的铺板;卧室里是一张木板床,床边放着两只土红色的旧木箱;没有电话和收音机,更没有电视机——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平时他穿旧式布衫,吃的是粗茶淡饭。经常一日做一次饭,分三次食用,节俭到几近“寒酸”。一位瑞安中学老师说,同学们如果亲眼看到这一切,就会感觉到戴先生奉献的奖学基金的分量,这份厚重的爱乡情结,让人为之动容。
爱国之心永在
戴先生一生经历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不同的时代,人生充满坎坷曲折的历程。他目睹了新旧社会两重天的生活。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困境之中,这位接受过传统教育的知识分子,爱国之情永在心中。
自清华国学院毕业之后,戴先生先后在中山大学、浙江杭高、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担任教授。他始终将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放在心中,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敢于评议时局。他常借历史课向学生灌输爱国思想。有一次,他在黑板上写了李后主的两句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随后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课堂。一时间,满座学生皆沉默不语,细细品味这两句词的含义。有的学生被老师的精神所感染,掉下了眼泪。还有一次,他向学生们讲述国内形势,写下陆放翁的诗句:“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激动地指出:“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看哪!我们祖国的大好江山,如今是:日旗飘飘,白浪滔滔(黄河董宅决口)。一条秋水长,天愁知多少。我们该是速谋出路呢,还是等待着做新朝的顾、黄、颜、李?”学生们被他的真情所动,个个义愤填膺。
戴先生还大胆支持学生爱国抗日行动,带领学生赴京请愿,与蒋介石当局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被认为是“赤色分子”。学校说他鼓动学生闹事,连续四次被解聘。可他认为,这是为爱国而付出代价,值得!
大学教授当不成,戴先生就去中学工作,1939年在台州中学任教,又深得学生的爱戴。他冒险营救过一位被国民党特务追捕的女共产党员,还秘密资助三批共20位进步学生投奔皖南新四军。当时,戴先生的月薪只有47元大洋,他把40元作为川资送给学生。后来被国民党特务发觉,吃了官司,又被开除公职。
1945年,戴先生被聘为英士大学教授。1949年国民党逃往台湾,英士大学迁台。戴先生辞去教职,坚决拒绝去台的邀请。他说,我宁愿回瑞安“躬耕田野、以卖菜为生”,等候解放,好好地为新中国建设出力。
颜逸明教授还向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文革”期间,戴先生从1927年开始积累的珍贵资料不幸被毁。里面有他在民国时期发表在许多刊物上的论文和著作,还有他几十年来辛勤考证金文、甲骨文所做的心得卡片等。同时他的身体也受到严重摧残。可是他在伤心之余,依然我行我素,坚持考证、研究古文字。这究竟是为了什么?用戴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国家需要学术研究。”
苏渊雷先生曾经说过,戴先生的刚毅性格是他人生经历中磨炼出来的,是一般学者所不具备的。而颜教授则更钦佩他的爱国精神:“戴先生在解放后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他从来没有抱怨。他在80多岁时,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证明他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由衷热爱。”
(转自:温州日报 2008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