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瑜
常保良,1979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84年毕业后,响应国家需要,服从安排,被分配到洛阳轴承研究所工作。20多年来,他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虚心求教,积极进取,现为国家重点大型企业——___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教授级高工,担负着振兴国企和民族轴承工业的重任。
班长和业务骨干
常保良在清华五年求学期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不但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作为班长,他的工作有声有色,以身作则,处事公正,受到同学们的普遍好评。1984年大学毕业时,很多同学都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或者出国留学,但他为了响应祖国的需要,来到洛阳这个中等城市。进入洛阳轴承研究所后,是清华培养起来的踏实勤奋的作风帮助他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同时他从身边小事做起,日积月累,一步一步地成为轴研所的业务骨干,1993年被任命为洛阳轴承研究所的副所长。常保良说:“无论是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即使是出自顶尖的名校,毕业后工作的前十年都是打基础的阶段,一定要踏踏实实打牢基础。”
针对我国轴承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常保良学长选取材料工艺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瞄准国家的准高速铁路客车轴承项目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通过近五年的努力,他在该项目上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实现了从材料到工艺的一系列的设计开发成果。军用轴承项目是轴研所的主要项目,集中了所里的很多优秀人才。作为技术方面的中坚人物,常保良曾长期负责其中的关键工序的开发设计工作;在航天飞船神舟系列的开发设计中,他也是主要的参与者之一。
执掌国家特大型企业
由于为人正直,精通业务,管理有道,2003年常保良被任命为洛阳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负责起包括家属在内超过10万人的大型企业的全面工作。
但这时候的洛轴其实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作为一个“一五”期间,由新中国从无到有、平地建设起来的原我国轴承行业长期的龙头企业,洛轴一直以共和国的“亲儿子”和老大自居,一直封闭地自我发展,至2003年洛轴的亏空累计达6-7亿元之多。此时银行方面也对它失去信心,不肯再向该公司贷款,洛轴资金链完全断裂;由于欠费,企业被部分断水、断电、断气,市场损失巨大,生产难以为继,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骨干流失严重,职工情绪严重不稳,集团公司面临全面停产。
常学长到任后,带领经营班子成员遍访曾经与洛轴接触过、谈过合作意向的中、外、新、老朋友,最后和永煤集团牵手组建了新公司棗“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LYC公司”,并于2004年12月18日挂牌成立。新公司的成立,让洛阳轴承集团很快走出困境: 2005年一、二、三月份顺利实现销售收入突破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的计划目标,洛轴的生产能力在2005年一季度末基本恢复,开始良性运转。此后月月屡创历史新高,特别是在重组一年后的2005年底,实现了洛轴人50年来想都不敢想的目标:月回现款1.05亿元。2005年,LYC实现盈利近3000万元,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超过重组前洛轴集团的历史最高水平,工人工资平均增长45%,告别了10年工资基本不动的尴尬境地,突破了平均每月千元。
尽管洛轴实现了质的飞跃,企业包袱重、人员多的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作为集团的董事长,常保良当前正在集中精力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深化改革,在协调好职工利益、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同时,使洛轴不仅能够轻装前进,而且能够向前奔跑,做强做大轴承主业,提升LYC品牌。
风雨之后是彩虹。我们相信,在我国国企改革中,勇于承担时代责任的常学长一定会谱写出美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