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敏 女,1966年出生,1989年从华中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系本科毕业,分配到教育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工作,1992年调入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直属机关团委,1998年转岗到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2001年至2004年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接受在职MPA教育。2004年6月调任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从事非盈利组织工作。
窄窄的圆恩寺胡同深处,局促的小四合院老屋,门口挂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牌子。盛夏的阳光穿过院子里的繁枝茂叶,斑斑驳驳地撒进这间不足十平米、简陋得有失体面的小平房里。汪敏就坐在这屋里,一刻不停地忙着接电话、处理各种事务,办公桌后边立着一个小行李箱,随时准备出发的样子。最让人过目不忘的是,汪敏脸上时时洋溢着的灿烂笑容,就像院子里的阳光一样,热情、温暖、活力四射。
蓄力,调向,起航
就像女儿会问妈妈为什么要从好好的机关办公室搬到这个破平房里来一样,有很多人对汪敏作出从商务部许可证局局长助理调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选择表示疑惑,对此她总是笑答:需求和责任使然。
汪敏曾获得外经贸部优秀公务员、许可证局优秀工作者、外经贸部优秀女领导干部、中央国家机关优秀青年等诸多荣誉。然而在机关工作中,汪敏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学应用物理专业的人从事公共管理工作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当得知清华大学将招收全国第一批公共管理硕士时,她毫不迟疑地报了名,尽管此时她已大学毕业十多年,已是一个7岁孩子的妈妈。
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还要照顾孩子和家庭,那几年汪敏过得格外辛苦。她说,在清华一贯的严谨学风影响下,尽管是在职的学习,也丝毫不能放松,学业压力非常大。课时安排很紧,除周末以外,有时候工作日的晚上也要赶过来上课,课外还有很多作业和论文。付出总有回报,如今想来,汪敏认为,学习的收获是全面的:除了对公共管理本身有了一个系统的全面的认识,掌握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培养了一种专业公共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清华人特有的严谨、务实作风。
学习的另一个结果是导致了她工作岗位的变化,就在MPA毕业时,她调动工作,选择了中国公共管理最薄弱的领域——非盈利组织。汪敏所主要负责的正是青基会的工作最难点也是最前线——筹资。从中,她体会到了辛苦,不间断地出差、奔波、谈判、演讲,身心疲惫,但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和得到帮助后的笑容时,她感受到的只有幸福和任重道远;她体会到了艰难,国人公益理念的落后,对公益组织的不信任,让她伤心失望委屈过,但面对捐赠者一份份无私的奉献,她感觉到自己在收获真情,体会感动,净化灵魂,享受美好。就在这辛苦和艰难中,她获得了认同,赢得了敬重,成为中国公益领域的一颗新星。
责任,使命,服务
中国是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迫切需要公益组织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中国公益事业是一颗还没长大的小树。据统计,中国私人捐款占人均GDP不足0.02%,而美国的这一数据为2.17%,印度为0.9%;99%的中国企业没有过捐赠行为。中国的公益理念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作为一名公益工作者,汪敏认为自己不仅肩负着帮助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资助服务的责任,更应该承担传播公益理念,倡导良好的精神、文化、价值观的使命。
在公益组织负责筹资,有人形容这项工作比卖保险还难。汪敏不怕难,她提出“使命下的营销”的口号,将品牌建设理念引入公益。2005年,汪敏领导的伙伴关系中心被评为中国青基会最优秀团队,124%地完成工作任务,中国青基会筹款超亿元,创历史新高;2006年,中国青基会提前四个月就完成全年筹资任务,年底又创造了筹资的新纪录。
汪敏认为,公益组织在公益活动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社会动员和社会服务。只有把服务工作做好了,才能增强捐赠者的信心,才可能获得长期、稳定的捐赠。汪敏分析,现阶段捐赠人不捐款的三个重要原因是:不信任、不了解、不便捷。如何才能进行改善呢?她认为公益机构先要练内功,制定一整套透明的机制,设计一系列便捷的参与和监督方式;然后,通过媒体宣传,把捐赠者吸引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让他们了解,化解不信任,享受给予的快乐。汪敏改变以往的工作模式,将现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到工作中,利用网络,搭起一个公开、透明、高效的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平台,将公益组织的管理工作带入了一个新时代。为活动开辟专门的网站,“网上认亲”,捐赠者可以自主选择捐赠对象,满足了捐方的个性化需求,并实行实时管理,捐赠者可以及时了解款项情况;开辟热线电话、网上论坛,增强与捐赠者的互动;开通网上支付,短信捐款,方便捐赠者的参与。认捐、结队、捐赠、拨款,所有的过程都是透明的、自主的、实时的,打造了一个现代化的公益模式。
圆梦,传道,播种
2005年高考后,汪敏敏锐地感觉到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社会关注热点,迅速与中央电视台进行沟通,并说服他们合作开展“我要上大学”公益行动。活动推出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活动没能按原计划进行,但也取得了很好的筹资和宣传效果。2006年,她早早着手,抓住中央电视台,并联合33家省级青基会联合开展“圆梦行动”,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圆梦热潮”,取得了全国筹款1.5亿元的突出成绩。作为活动总策划、总指挥,汪敏既要宏观控制,又要微观管理,既要指挥全国,又要兼顾本机构;既要做宣传活动,又要负责筹资、落实资助,辛苦是难免的,但收获也是巨大的。“我们在为想上学的贫困孩子圆梦,同时也是在圆我们自己的梦。”
很多人都说工作中的汪敏像个传道士,因为她热爱她的工作,在工作中时时充满着激情,而且总是带着极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笑容。汪敏传播的是公益和慈善之“道”:她精心设计“我要上大学”“到山那边去”“圆梦行动”“CBA与我共成长”“橙爱天地间”等公益项目,传播“助人、自助、互助”的理念;她认真研究企业的捐款动机,撰文《企业捐赠的背后是什么》在《光明日报》《中国儒商》周刊上发表;她利用过去的工作关系,参加各种企业的会议,宣讲企业的社会责任;她带领同事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研,撰写两万多字的《两免一补与希望工程需求调查报告》,为中国青基会理事会决策提供详尽的资料……
汪敏以“真诚做公益、认真做事情”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帮助。挑剔的平安公司终于签订了1000万的捐款协议,他们的理由是——相信青基会的人;中国铝业集团捐款400万援建希望小学,原因是——汪敏让他们觉得建希望小学很有必要。某外企总经理说:“和汪敏谈一次话我就会多捐一百万,她让我感到做公益很有意义!”
谈到公益事业的意义,汪敏认为,更重要的在于“在人们心中播下善的种子”。说到这里,汪敏用满含感情的语调回忆起小时候的故事:院子里住了好多小孩,汪敏家也有兄弟姐妹好几个,可楼上的一位老大爷单单特别喜欢小汪敏,对她特别好,还常常在她出门去上学的时候叫住她,从楼上往她帽子里扔上几颗糖果、花生。这是汪敏第一次感受到那种既不是父母也不是亲友的、没有理由的爱,那种温暖让她觉得内心充满阳光,令她永生难忘。“就是那几颗小小的糖果,在我心中播下了善与爱的种子。”所以她相信,帮助一个贫困孩子,就是播下了一颗善的种子,善是能够感化人的。
所以,汪敏要用公益宣传来播种更多的善。她设计“受助生承诺卡”,组织志愿者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媒体刊登公益广告,实施公共场所设立募捐箱项目等等;她建议扩大希望工程的宣传效益,将希望工程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抓手和阵地。她认为公益是社会投资,多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多进行一些公益教育,受益的将是全社会。她说:“在孩子心中播下善的种子,就会有更多的善在整个社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汪敏最近常常跟身边的同事、志愿者提到一句话:快乐做公益。做公益的汪敏是快乐的,因为她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来诠释她对公益事业的热爱。她敢于拥抱艾滋孤儿,乐于为贫困孩子奉献。她在几万人的舞台上宣讲自己的公益理念:今天我们为他们圆梦,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阳光,明天我们收获的将是民族的强盛、祖国的希望,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原载《清华人》2007年第四期 作者 彭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