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叶乔波::清华教我为人处世

2007-10-23 |

——访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特聘专家叶乔波

曾被授予“体坛尖兵”荣誉称号的叶乔波,因伤退役后,凭着顽强的毅力花去13年光景拿下了清华MBA和中央党校的博士学位。由她积极倡导并参与前期策划的乔波室内滑雪馆项目,于2005年得到清华科技园的支持而成立,这个极具特色的四季滑雪胜地,不仅帮她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也成为我国培养冬季运动后备人才的训练基地,成就了她继世界冠军、到著名高等学府读书的又一个梦想。2005年,作为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特聘专家,叶乔波实现了她人生的第四个梦想。

清华读书,学会为人处世

乔波从小喜爱读书,可是12岁那年由于滑冰特长入选“八一”速滑队以后就被迫离开学校。从那时起,她每天承担8小时以上的训练任务,几乎没有时间学习文化知识。由于长期从事大运动量训练,13岁那年,颈椎半脱位这一致命的伤病过早地降临到小乔波身上,5年以后的一次力量训练课,不幸导致她胸椎压缩性骨折……乔波在长达两个月的住院治疗中,开始意识到自己随时可能被运动队所淘汰。也正是从那时起,乔波一边积极治疗、追赶训练任务,一边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拿到了大专、本科学历。这对于每天满负荷承担专业训练和比赛任务的运动员来说实属不易。

然而,虽然拿到了本科学历,乔波却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到清华去学习,因为清华在乔波心中,实在是一座太神圣的殿堂。还未退役时,有一次乔波去北体大田麦久老师家作客,途经清华西门时,她专门下车拍照留念。从门外望着校园里来去匆匆的学生们,乔波心里肃然起敬,流连忘返,“‘清华’这个两字在我心中是那么地神圣……

因伤退役之后乔波一直在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一个下午,乔波很突然地接到清华大学时任团委书记宋军委托助手刘杰打来的电话:“乔波,你想来清华读书吗?”当时乔波愣了半晌没说话,“因为我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恶作剧”,她真的不敢相信这么神圣的学府居然能向她敞开大门。

19949月,拄着双拐的乔波正式进入清华攻读MBA。乔波深有感触地说:清华不仅让我学有所用,还教会了我为人处世。本来MBA班是在经管学院的四层上课,但校方考虑到乔波行走不便,就把上课教室换到二层;由于乔波常年从事专业训练,文化基础薄弱,院领导专门安排卢家仪等两位博导和两位研究生给她补习基础知识。同学们基本都用2年时间完成学业,而她却花了6年时间,对此,乔波并不觉得难堪,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她那样的韧性。

“清华两个字意味着严谨、务实……课堂上一视同仁,从不对你特殊照顾,有时我一晚上要带两个案例回家,经常做到凌晨三四点还没完成作业……”正是因为这种外人难以体会的艰辛,乔波毕业时,陈希书记曾半赞赏半钦佩地对乔波说:“真没想到你能毕业。”

只念到小学四年级、基本依靠自学的乔波,一下子跳跃到清华攻读MBA,个中艰辛只有乔波自己能够体会,可以想象没有超常的毅力是无法完成学业的,更难以想象的是,在300多名同期毕业的学生中,乔波的论文答辩成绩名列第五!回想读书经历,乔波说:“读书本身是一种挑战,我想用行动证实运动员并非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其次是希望能够学有所用,告别了一技之长的运动生涯,我希望自己不仅不会成为社会负担,更要开拓一片天地,为社会作新的贡献;其三,我也希望能给那些与我有着同样经历的运动员,包括那些对接受再教育望而却步的退役运动员以更多的启发和激励。

滑雪馆,梦想放飞的地方

“热烈祝贺你在体育运动以及‘乔波冰雪世界’开发中取得的巨大成功!” 在乔波室内滑雪馆入口大厅,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对于乔波的赞许赫然入目。说起滑雪馆的诞生,乔波说源于她的《乔波室内滑雪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这篇毕业论文,更源于她20年割舍不断的体育情怀。

70年代初期,我国冰雪运动员的训练条件十分艰苦,在零下30多度的中国北方,早晨醒来被子上总是会结了一层雪霜,放在地上的鞋子因严寒而冻结在地上穿不走。在荒郊野外的河里训练,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冰窟窿,那种锥心刺骨的感觉难以言状。相形之下,当我几年之后在海洋性气候的欧洲参加训练和比赛时,感觉像是到了天堂,看台上的观众都穿着T恤神态悠然地享受着比赛的乐趣。那时我就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老百姓生活日益改善、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在首都建造室内滑雪馆一定会符合市场需求。”

后来,为了寻找合作方和资金,乔波前后花了6年时间,直到最后她把报告提交给清华科技园,“清华一直有很务实的精神,我自己也比较务实,所以我们一拍即合”。几经周折之后,是清华科技园的支持让乔波建立滑雪馆的梦想得以实现。确定合作事项之后,乔波参与了前期策划。

凭借执着和悟性以及一种天生的敏感,乔波意识到土地是稀有资源,在首都、在奥运场馆附近寻地,应该是实现愿望的第一步棋。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历程来看,位于30公里的远郊地带最具有发展潜力,以此来看,北京近郊顺义是该项目的最佳选址,一来降低资金不足带来的难度,二来开发潜力巨大,三则综合环境优越于市区……

室内滑雪馆的建设承载着乔波的另一个愿望——推动中国冰雪运动“北冰南展、北雪南移”计划的实施。乔波认为:冰雪运动其乐无穷,对于参与者的年龄几乎没有限制,小到两三岁、大到七八十岁都可以在冰雪天地尽情驰骋,被西方国家誉为“白色鸦片运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为了避免埋没更多具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运动员,滑雪馆建成后,十分注重社会效益,为国家队、各省市专业队、体育学院运动队以及业余体校提供免费训练场地。我国第一个男子冬奥会冠军韩晓鹏和2007年单板滑雪世界杯赛上以800分摘取一枚银牌的中国小将刘佳宇就是乔波滑雪馆的受益者,谈到此,乔波一脸欣慰:“这里是冠军的摇篮,也是我梦想的延续。”

奥运圣火,“点燃激情、传递梦想”

作为有着5次火炬手经历的乔波,加盟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似乎是她最好的选择。然而,过去在前沿传递火炬不过只有短短的几百米,乔波远没有体会到火炬传递背后任务的复杂与艰巨,从事这项工作后,乔波才知火炬传递是一个多么庞大的系统工程。乔波说:“北京奥运会将打造四个世界之最:攀越最高山峰、参与人数最多、传递路线最长、跨越范围最广。火炬传递从古希腊沿袭至今,代代传承,一直到全球瞩目的开幕式现场,点燃主火炬塔的瞬间,将是最大的亮点……”乔波对于这份工作的热爱,溢于言表。当被问到工作是否繁重时,乔波直白地告诉记者,“夜深人静的时候,去看看北四环学院桥旁边灯火通明的奥运大厦就知道了”。

关于这样努力工作的动力,乔波说自己曾在一篇日记里写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生永远与这一信条同在——全力以赴,奋斗到死!”是的,正是凭着这种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乔波实现了自己一个又一个的梦想,现在,她正要把这种精神通过奥运火炬传承下去。

后半生,希望投身公益事业

由于全身心投入奥组委的繁忙工作,乔波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规划日后的生活,但是能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一直是她的一个强烈愿望:“我喜欢参与公益活动,尤其关注贫困地区的青少年教育问题。”乔波从小懂得知恩图报,1986,“八一”队为了表彰她在全运会上实现30年来无缘金牌的突破,领导亲自带她到商场选一块价值6000多元的金表,乔波婉言谢绝了,最终,只要了几个粘豆包,作为对自己的奖赏。她说:“领导有心奖励就足够了,要知道,那时获得全国冠军,奖金只有120元,6000元简直是天文数字,太奢侈了……”

对于自己的成就,乔波感慨地说:“想得到别人帮助,首先要懂得帮助别人,我之所以获得诸多成绩和荣誉,是因为一直得到众人的帮助,感恩与回报是我今后的生活目的。我自己没有孩子,是希望把更多爱心奉送给更需要得到帮助的孩子们,尤其是边远的农村,还有那些残障儿童……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沉重担子无疑落在年轻人身上,对于泱泱10亿多的农民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个不容忽视也非常沉重的话题,所以我们国家需要有素质、有能力、有健康体魄的人来建设……”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褪去奥运光环的乔波,以自己的质朴目光,依靠无穷的动力,在她所从事的每一个领域,都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

(原载《清华人》2007年第四期 作者 李彦)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