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熊大缜与中国第一张红外照片

2007-03-15 |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熊大缜与中国第一张红外照片
作 者: 发布日期:2007-03-15

虞 昊

  199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熊大缜烈土为抗日战争作出过重要贡献,值得我们缅怀。1938年底熊大缜时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长,在唐县北大悲村受到晋察冀边区司令员聂荣臻的接见。聂荣臻对他创办的技术研究社大力表扬,并嘱一定要尽力扩大,争取让更多的沦陷区科技人员来解放区工作。贺龙也曾派他的总供给部长陈希元(解放后曾任国家粮食部长)亲去熊大缜处,要求派人去他的技术研究社工作和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有三条重要的铁路包围,紧靠北平、天津、保定这些由日寇统治的大城市,从军事理论上说,当年吕正操率领的一团东北军人马是不能站住脚打游击的,但是却胜利地抗击了日本机械化大军,这被认为是一大奇迹。许多文艺作品描写这个地区的抗日斗争,但是却隐讳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事实,即这里的奇迹得自军事科技的威力,而以清华大学爱国知识分子为骨干的平津知识分子对此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年美国派来的观察组曾去那里考察,惊叹说:“你们真有本事呀!和美国的火箭一样呵!”吕正操回忆说:“他们在外国报纸上发表文章,说他们美国的技术中国的晋察冀都有了。晋察冀这样搞,其他兄弟部队打电报要求支援。”令人痛惜的是,1939年夏熊大缜竟被毫无凭证的诬为特务,被锄奸部逮捕秘密处死,年仅26岁。关于此冤案,已有详文介绍。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拍摄了一部电视片《又是红叶满山》,忠实描述了爱国知识分子对冀中抗日所作的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土汪德熙于1994年12月5日对着摄像机镜头,回忆了他在1938年亲自用自制电控地雷炸掉日寇军用火车的情景。汪德熙与熊大缜曾是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同学,又一起考取清华大学。熊大缜创办技术研究社,在研制氧化钾高级炸药时遇到难题,一时难以攻克。老师叶企孙得知后,立刻派化学系7级汪德熙到冀中协助熊大缜,很快就攻克了技术难题。以后叶企孙又派物理系技术员阎裕昌进冀中,协助解决电控雷管的技术难关。日军异常狡猾,他们在军用火车之前先用压道车,以防地雷。可是汪德熙却放过压道车,等军用火车头到达时才遥控引爆地雷。在汪德熙电视讲话之后,当年负责招聘科技知识分子去冀中的领导人,时年已87岁的张珍也出来讲话,指出那个时期冀中的弹药濒临断绝,全靠北去的大学师生研制出无烟火药,造出子弹,供应战土,得以抗击日本军队。聂荣臻司令员得知张珍是大学化学教师,特调他到晋察冀边区担任兵工部副部长。《又是红叶满山》的编剧兼导演是王静,史料主要根据晋察冀根据地军工史编辑内部发行的《敌后军工生活回忆》和笔者提供的详细材料。当时参加这次实况录像讲话的还有张方、阎裕昌烈士的长子阎魁元和冀中化工厂制造无烟火药的女工王之任(当年她只有16岁,后来成为长征3号火箭副总设计师)。汪德熙写有一篇文章回忆叶师派他去冀中抗日的情况,刊在《一代师表叶企孙》一书中。

  就在电视审片的会聚中,笔者从阎裕昌烈土的亲属手中发见了熊大缜亲手拍的中国第一张红外照片,特复制刊出。这是他用自己研制的红外胶片,于1935年站在清华大学气象台顶上,拍二十余公里外的北平西山的夜景。由于“九一八”事变日寇侵占中国东三省之后频繁侵扰华北,叶企孙考虑到国防科技的需要,要熊大缜把红外照相作为学士论文课题,亲自指导。这一研制的成功,一时轰动清华大学。1936年《清华周刊•副刊》44卷6期特作报导:“熊大缜研究狂造胶片,……非但社会之福,亦我清华之光。”“物理系助教熊大缜先生,为本校第七级级友,为人聪明敏捷,富于才干,长于实验。其大学毕业论文,为赤内光线照相之研究……对于军事侦察极有价值。……制造胶片之研究,在中国尚属创举。”


  钱伟长与熊大缜是同班同学,曾回忆他的研究过程(详见《一代师表叶企孙》一书中钱伟长写的文章),很值得当今高校培养人才进行研究作借鉴,首先是研究的经费来源,他向物理系借了一架照相机和洗印放大设备开了一个照相馆,赚了钱不但还清借债,而且为物理系设计装备了当时国内少见的大型连续冲洗暗室,供老师和学生的科研和教学之用,冲洗国外进口的光谱照相胶片。叶企孙创建清华物理系后,要求学生除修学物理课程外,还要选修化学系的各门课,特别是化学实验,王淦昌、钱三强等学生在日后回忆时都感到这一教学方针获益非浅。熊大缜凭着深厚的化学知识和丰富的冲洗经验,得以摸索出对红外光敏感的胶片的感光材料的化学成份,终于自制出红外胶片。他曾跑到西山鬼见愁山顶上用自制红外胶片拍得清华大学的俯视夜景、大礼堂、气象台、北平的夜间全景等。当年叶企孙曾计划送他去德国深造,攻红外技术。可惜这样杰出的爱国人才不幸早逝了。

  1994年从叶企孙老师的遗物[包括他的几本日记、近百张照片(含陈毅元帅题辞签名后送给叶师的原版合影)等,现均由其侄子叶铭汉(中国科学院高能所所长)交笔者保管。若有需查阅者,请到清华大学西南3楼2单元102来找笔者]中发现一首叶老怀念熊大缜的长诗,写于1938年赴香港的海轮上,一直无人知晓,诗中提到红外照相之事和冀中抗日的情况,是极为珍贵的史料,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和怀念这位民族英雄之时,特予公布,诗中说到熊大缜的抗日伙伴“熙维与琳风”是指:汪德熙;刘维,北平大学电机系毕业生,在叶企孙领导下参加研制高级炸药和往冀中运送TNT炸药等工作;李琳,清华大学7级地学系毕业生,先在天津跟随理学院长叶企孙作秘密抗日工作,后进冀中军区工作,改名李广信;林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化学系作研究生,在天津跟随老师叶企孙作抗日工作,与叶老关系非常亲密,在天津秘密制造TNT炸药的主要人物,与地下党干部清华学生姚克广(后改名姚依林)保持密切联系,汇报制炸药运往冀中的详细情况,近年是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熊大缜写给叶企孙老师谈冀中抗战工作的信都交他保管(详见《一代师表叶企孙》一书中林风写的文章)。诗文如下:

  “匡庐钟灵秀,望族生豪俊,吾人清华年,君生黄浦滨。孰知廿载后,学园方聚首(方结鱼水缘)。相善已六载,亲密如骨肉。喜君貌英俊,心正言爽直。急公好行义,待人以赤诚。每逢吾有过,君必直言规。有过吾不改,感君不遗弃,至今思吾过,有时涕泪垂,回溯六年事,脑中印象深。初只讲堂逢,继以燕居聚。待君毕业后,同居北院中,春秋休假日,相偕游名胜,暑季更同乐,名山或海滨。君有壮健躯,尤善足网球。才艺佩多能,演剧与摄影。戏台饰丑角,采声时不绝。西山诸远峰,赤外照无遗。师生千五百,无人不识君。塘沽协定后,相偕游浙鲁,孰知五年内,国难日日深,芦沟事变起,避难到津沽,吾病医院中,获愈幸有君。同居又半载,国土更日蹙。逃责非丈夫,积忿气难抑。

  一朝君奋起,从军易水东,壮志规收复,创业万难中。从君有志士,熙维与琳风。吾弱无能为,津沽勉相助。倏忽已半载,成绩渐显露。本应续助君,聊以慰私衷。但念西南业,诸友亦望殷。遂定暂分道,乘舟向南行。良朋设宴饯,好友江干送。外表虽如常,内心感忡忡。此行迥异昔,身行心仍留。舟中虽安适,心乱难言状。时艰戒言语,孤行更寂寥。终日何所思,思在易沧间。”(楷体)

  最后说明—下,本文说及的一些情况均来自《一代师表叶企孙》一书,书中并有叶企孙珍藏的许多照片,例如叶企孙偕熊大缜游浙江莫干山时的合影,熊大缜赠叶师的照片及题的字等,许多是首次披露的第一手材料。全书40余万字,近百幅照片和手迹,20位中国科学院院土写了回忆和题辞,五十几位作者平均年龄70多岁。该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印出版,1995年4月30日在清华隆重举行首发式。

来源:《清华大学与中国近现代科技》,杨舰 戴吾三 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转载自清华新闻网)


附 件:


相关新闻

  • 262016.03

    水机七班的第一张彩照-在密云水库前合影

    水机七班的第一张彩照-在密云水库前合影

  • 172015.12

    抗日英烈熊大缜纪念碑在上海揭幕

    12月6日,抗日英烈熊大缜纪念碑在上海福寿园海港陵园揭幕。

  • 212021.04

    清华学校四大建筑基本落成时期的第一张地图考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42016.04

    沈憧棐:中国红外热成像技术突破美国封锁

    沈憧棐,1989 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96年赴美留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于2001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美工作。2008年在上海创办....

  • 202007.08

    中国管道设计大师曲慎扬

    管道设计大师 曲慎扬 1957年7月,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背着简单的行装离开清华园,登上西去的列车,踏上了荒无人烟的茫茫戈壁。在当金山口,他为自己留下了第一张管道踏勘的照片……47年后,这位已经满头银发的老人依然清楚地记得,当年他服从组织决定,毅然放弃条件优越、令人羡慕的大学教师职业,奔赴条件艰苦的大西北,开始了新中国第一条管道——克拉玛依至独山子输油管道的勘察设计工作。那时,中国管道建设还是一片空白。而...

  • 242021.11

    他是中国最强“焊工”,创立我国第一个焊接专业

    潘际銮,中国科学院院士,焊接工程专家。他是全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核电站的焊接顾问,曾成功研制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爬行式弧焊机器人,科研成果价值高达千亿。他说:“我这一辈子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中国的第一个焊接专业是我创立的;第二件事,我创建了南昌大学;第三件事,我在几十年里,为中国工业经济做了很多工作。

  • 272019.11

    “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11月26日下午,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之一的“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熊秉明雕塑、油画、版画、速写、水墨、书法、剪纸....

  • 182022.02

    杨扬——成就中国冬奥第一金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首次有运动员登上冬奥会最高领奖台的中国队,最终以2金2银4铜的成绩位列奖牌榜的第13位,这届冬奥会开启了新世纪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的序章。进入21世纪的中国有了冰雪竞技的优势项目,优秀的运动员不同于前代,不再是一个人战斗。当时速滑队有着高水平的大杨扬、小杨洋、王春露、孙丹丹等世界冠军,尤其在短道速滑这一同时出发的项目上,拥有多位高水平运动员就意味着战术的丰富性,大大增加了夺冠的概率...

  • 202016.01

    “中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邱虹云东山再起

    邱虹云又一次创业了。他手工打造了我国第一台天文制冷CCD相机,年产量超过7000件。他的公司“光速视觉”已成为国内唯一可以生产科学级制冷CCD的厂家,....

  • 232017.06

    资中筠:生活中“有琴一张”

    6月22日是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先生88岁生日,21日傍晚,北京出版集团主办“以乐会友——资中筠先生新书《有琴一张》发布会”,并向资中筠赠送了....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