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旅美归侨中科院院士卢肇钧:拳拳游子爱国心

2004-10-20 |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旅美归侨中科院院士卢肇钧:拳拳游子爱国心
作 者:中新社记者顾时宏 发布日期:2004-01-20

  今年八十四岁的旅美归侨、中科院院士卢肇钧,虽已满头银丝,但精神矍铄。在中国侨联日前举办的纪念中共建党八十周年座谈会上,谈起归国前后的往事,他感觉仿佛在昨天。

  卢院士一九四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一九四七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哈佛大学工程研究院留学,获土力学硕士学位后,又到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在一九四九年春节的一次聚会上,侨居波士顿的几十位清华校友在一起聚餐时,有些人慨叹说:“共产党即将统治中国,我们今后只好流落异乡了。”也有人说:“列宁有赎买政策,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出高价聘请技术人员回去。”卢院士只是坚定地说:“问题不在于是否出高价,而在于共产党是否真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若真的要振兴中华,还是该回去。”

  那次聚餐后,卢肇钧和一些热爱祖国的留学生们便开始交流国内信息,讨论中国问题,成立了中国问题座谈会,广泛介绍和宣传祖国情况。当时美国有一批反共政客控制着美国的新闻媒体,他们封锁来自中国的真实消息,对中国解放区的实况进行造谣歪曲,并对敢于发表公正言论的美国学者进行政治迫害,对一些学者扣以“同情共产党”的帽子。为此,卢肇钧和爱国的留学生们成立了留美科学工作协会,进行辟谣和正面的宣传工作。

  一九五0年朝鲜战争爆发,卢肇钧义无返顾,谢绝了国外的再三挽留,满怀浓厚的爱国热情毅然回到北京。当时新中国刚建立,百业待兴。当中国的兰()()铁路勘测队进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带时,西部干旱地区特有的盐溃土问题成为筑路工程的难题。卢肇钧深入河西走廊等盐溃地区,调查各种道路病害现象与当地的土质、气象及水文地质的关系,制定了盐溃土路基的设计原则,解决了中国盐溃土地区筑铁路的技术难题。为新中国西部铁路建设作出了贡献。

  在此后的几十年内,卢肇钧坚持从事土的基本性质研究和特殊土地区筑路技术研究,在他的主持下,中国最早阐明了硫酸盐溃土的松胀特性及其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新型锚定板挡土结构极其相应的计算理论;首先获得了膨胀土强度变化的规律,并发现非饱和土的吸引强度与膨胀压力的相互关系,为新中国克服铁路建设中遇到的路基土工程难题立下汗马功劳。

  由于卢肇钧在推动土力学学科和岩土工程专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被英国科学名人传记学会评选为二000年世界科学名人。他在新中国归侨史册上也留下光辉的一页,令海内外学者传为佳话。


附 件: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