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九天“播”星壮志酬--“北斗”星总师范本尧

2004-04-16 |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九天“播”星壮志酬--“北斗”星总师范本尧
作 者: 发布日期:2004-04-16

  2003年5月25日,就在我国第一颗中容量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三号”在轨运行投入使用6年后,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

  当人们快乐地享受着卫星所带来的现代文明生活时,作为卫星总设计师的中国空 间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范本尧研究员,有的却是太多的牵挂。就是为了太空中一颗 颗让他梦绕魂牵的中国卫星,他付出了几十年的时光和全部心智。

  年轻时喜欢船舶业向往海军的范本尧三改专业,最后竟与航天打上了交道,而且 还成了一位卫星专家.

  1957年,就在范本尧开始作毕业设计时,却突然接到了去清华大学报到的通知。 原来,为改变当时我国在工程力学方面与国外的差距,由钱学森、钱伟长等著名科学 家倡导,在清华大学开办一个工程力学研究生班。范本尧是全班40名同学中唯一被选 中的。

  当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升上太空后不久,毛泽东主席提出中国也要搞自己的人造 卫星。1958年,毕业于工程力学专业的范本尧再次改行,从此踏上了他攀登空间技术 的征程。

  范本尧开始从事的是探空火箭箭体结构和储箱的设计研制工作,在参加我国第一 枚探空火箭的研制工作期间,克服资料缺乏的困难,独立完成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 的结构设计和计算,首次总结和建立了一套火箭结构载荷分析和急定性计算等科学方 法,为探空火箭结构设计定型奠定了基础,以后范本尧又主管生物火箭、气象火箭的 结构研制工作。差不多搞了10年的火箭研制后,范本尧才开始结缘卫星。

  然而,1969年,范本尧却被下放到北大荒军垦农场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4月24 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壮志未酬的范本尧望着浩 瀚的星空,期待早日能为祖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出力。两年后,他回到了自己心爱的卫 星研制岗位,从此就再也没离开过。

  返回式卫星对于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 ,范本尧主持卫星防热工作,在担任技术攻关组长期间,研制了新型防热结构,在国 内首次圆满解决了卫星返回防热难题,为保证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发射回收成功,作出 了重大贡献,使我国卫星再入热防护在理论和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成果1978 年获全国科技大会重大成果奖。

  20世纪80年代,航天事业也和其它行业一样加快了前进的脚步。范本尧也迎来了 他事业上的真正青春。

  通信卫星的出现,给人类社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面对通信卫星研制都朝着长寿 命、大容量方向发展的形势,中国必须奋起直追。1984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 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顶着巨大的压力,承担着相应的风险,范本尧率先提出要在一年内改进东方红二 号卫星的性能,使中国的电视上星,以满足国内用户的急需。他担纲编写可行性论证 ,并制定了总体修改方案。

  两年后,经过改进后的又一颗“东方红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其通信容量扩大了 4倍,地面接收天线的直径也由原来的13米缩小到6米,全国一下子建起了上万个地面 电视接收站,比国家原计划开通全国卫星电视业务时间提前了两年多。

  科研的道路并不都是一帆风顺,在艰难的跋涉中,范本尧也有过痛心的记忆,他 跨越了一道道坎.在让普通百姓享受上了“卫星电视”的同时,范本尧和他的同事们又研制出了我 国第一代实用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甲”。其通信容量比“东方红二号”增加了8倍 ,寿命也增加了一倍,不仅成为国内工作寿命长、可靠性高、实用性好的通信卫星, 它的使用基本上改变了边远地区及海防收视难、通信难的状况,使我国的通信广播事 业跨过了传统的发展阶段。

  1994年11月30日,在经过8年研制后,“东方红三号”新一代通信卫星被送入预 定轨道。然而,卫星在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远地点发动机点火之后,却由于姿控推力 器泄漏,卫星姿态失控。后虽经一个多月千方百计的挽救,又进行了两次变轨,使卫 星进入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但终因燃料耗尽而使卫星无法定点。

  倾注了10年心血的“东方红三号”升空后却不能投入使用,众人的眼光都盯向了 总设计师范本尧。

  从“东方红二号甲”到“东方红三号”,技术跨度大,只有20%的技术可以继承 ,在卫星七大系统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上百个,这在国外航天史上也是极其罕见 的。作为卫星的总设计师,范本尧组织专家反复研究设计方案和艰难的故障分析。发 射地球同步定点卫星是一项难度极大的技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也只有包括中国在 内的少数几个国家才能完成。而在当时,对于范本尧和他的同事们来说,无疑是一次 艰难的跨越。

  两年多的攻关,他们经过详细的地面模拟试验,边查找分析故障原因边完善优化 设计方案,先后解决了10多个技术问题。

  1997年5月12日,“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发射场被稳稳地送上太空。5月 20日,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

  这颗耀眼新星的升起,使我国通信卫星的性能提高了16倍,卫星研制技术达到国 际同类卫星的先进水平,部分单项技术达到了国际九十年代先进水平,极大地促进了 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国外航天大国的有关人士发表评论:“东方红三号”卫星 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卫星研制开始真正进入国际卫星俱乐部。

  当“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那一刻,范本尧只是短短 地喘了口气。对于设计寿命为8年的“东方红三号”来说,范本尧知道,这仅仅是个 开始。

  目前,世界上80%的洲际通信业务和100%的洲际电视传播,以及众多的区域通信 ,均由通信卫星承担,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通信卫星产业。而采用三轴稳定姿控方式 ,装有24路C频段转发器的“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卫星,现已纳入我国卫星通信业 务系统,在公众通信、数据传输、VAST网和电视传输等方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也为祖国的卫星事业赢得了国际荣誉。

  以“东方红三号”卫星为基础,范本尧总设计师提出了30多项改进措施使卫星平 台更完善更可靠,建立起我国第一个高轨道卫星公用平台。目前已有4个型号7颗卫星 采用了该卫星公用平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先后三次 发射成功,作为卫星总设计师,范本尧主持制定了北斗导航卫星方案,该方案体现出 了先进的系统设计思想,解决了高增量、多频段、大功率所带来的技术难关,提高了 卫星的可靠性,实现了100%成功率。“北斗”导航系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的区域导航 定位系统,该系统的建立和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国导航卫星领域的空白,使我国成为 世界上继美俄之后自主建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几十年来,正是同范本尧一样的卫星专家,先后把我国几十颗不同类型的卫星送 上太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发展之路。经过他们艰苦的努力,初步形成了返 回式卫星、气象、科学探测与试验、地球资源、通信和导航等六大卫星系列,覆盖了 高、中、低所有的卫星轨道。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卫星遥感及地球静止轨道发射 等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并实现了卫星研制由单一型号到多种型号、由科学实 验到系列应用的跨越式转变。

  仰望苍穹,参加过16颗卫星发射的范本尧总爱浮想联翩,像在寻找下一颗星的最 佳摆放位置。人们钦佩他、景仰他,更多的却是感谢他--这位九天“播”星人!

  (科技日报 唐先武、崔伟光)


附 件: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