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清华学生要担当起祖国腾飞的重任 “未来20年是将是中国发展最快时期之一。你们这一代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希望你们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时刻想着祖国的振兴,为祖国的腾飞而不懈努力。”在11月24日晚在主楼后厅举行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被誉为神舟六杰之一的顾逸东校友报告会上,顾逸东学长语重心长地对聆听报告的同学说。 作为首次载人航天工程的功臣之一,顾逸东学长此次应校友会和工物系的邀请特来校做报告。为了赶上报告会,白天还在长春的顾逸东学长因大雪导致航班延误,他特意赶乘军用飞机飞回北京,5点钟到达机场后便直接来到了学校。 十年磨一剑,全心投入航天工程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大系统。1992年,顾逸东开始进入航天系统工作,从此,十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的研究工作中来,与战友们一起,为中国载人航天工作尽心尽力。 报告会上,顾逸东学长向同学们介绍了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的技术状况,讲述了载人航天工程成功的来之不易。 他介绍说,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研究就是空间开发利用的研究,它是载人航天工程的最终归宿。目前载人航天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航天员进入空间并安全返回的问题,并建立起一个天地往返系统,为发展空间实验室大系统创条件,从而进行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应用。应用系统的主旨是在空间做实验。应用系统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空间科学试验和探测,一个是对地观测。飞船上的空间科学试验包括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和微重力流体,这部分试验在飞船自主飞行期间完成,把载荷安装在飞船返回舱里。其他的试验都是在飞船留轨以后进行。这一应用系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学科领域最宽、技术最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顾逸东校友和他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制了138种空间有效载荷和技术支持设备,使我国空间应用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载人航天工程是千千万万的人一点一滴的劳动积累而成的。我们每一个航天人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为着载人航天工程这个伟大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没有平凡的一点一滴的积累,就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他说。 成功属于敢干坚持的人 从大学生到工人,从工人到博士生导师,再到一名甘于奉献的航天人,用顾逸东学长自己的话说:大凡做出一些成就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踏实认真,锲而不舍的人。 顾逸东学长1964年进入我校工物系学习,1970年毕业后进入大连某工厂做了一名铆工。回忆那段动荡的学生岁月,顾逸东学长感慨万千。由于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课程都荒废了,他时常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在车间,铆工的工作最累,被称为“铆工驴”。拎着18斤重的大锤,常常是12小时连续工作。即便如此,他仍然坚持不懈地学习,他的研究也渐入佳境。而那段艰苦的工人生涯,也让他形成乐观的心态。 20世纪70年代末,许多人走上出国路。顾逸东学长也动心过,但他还是留了下来,继续自己的研究。“一个人要有自己的追求和定见,只有坚持自己的想法,才能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他说。他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一位科学家得诺贝奖,他的学生问他是如何成为大师的,他淡淡地说:让你扫地你就扫地,让你擦窗你就擦窗,你就能成为大师。他的故事引来了同学们的笑声,而后是热烈的掌声。 他说,在载人航天工作中,每一个航天人都是这样一种心态,努力把工作做好。正是这样一种坚持,这样一种奉献,才成就了今天的成功。 他还特别提到,无论是个人事业的成功还是一项巨大工程的顺利完成,团队精神特别重要。他建议大家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与人沟通,学会与他人合作,时刻注意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清华学生要担当起祖国振兴的责任 “清华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作为清华的学生,要担当起祖国振兴的责任。”顾逸东学长说。他说,目前中国迎来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但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中国东西部发展还很不平衡。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清华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有责任为中国的腾飞,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有责任让所有的人们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他用“两弹一星”精神勉励大家,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这是责任,也是光荣。而要完成这种责任,实现这种光荣,目前大家就要珍惜现在学习时光,扎扎实实地学习好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并注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加文、史、哲等各学科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们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做着普普通通的工作。只是由于特殊的原因,大家赋予了我们光荣。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事。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得更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也能把自己的价值与国家的发展和需求联系起来,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当顾逸东学长用这段话结束报告会时,会场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报告会之前,校党委书记希会见了顾逸东学长。 工物系全体学生及教师代表参加了报告会。(顾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