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都有一种偏见,说是学理工科的学生大多只知道埋头读书,刻板迂腐,没有情趣。其实不然,清华才子童泽先学长就以他的亲身经历完全颠覆了社会对理工科学生的这种偏见。
2011年底,从董淑琴学长和郑冶老学长那里知道了童泽先学长,知道了他的音乐情结,知道了他和郑老因音乐而结缘,以及贯穿40多年的师生情谊,并深为感动,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和童学长见面。临近中午,忽然接到郑老夫人邓老师电话,说是今天中午童泽先学长、董淑琴学长等人要来看望郑冶老学长,约请我一块过去见见面。欣然赴约,第一次见到了童泽先学长,朴实清瘦,温尔文雅,是一个和善慈祥的老者。
在三洞桥干休所对面一家餐馆,大家一块简单午餐后,送年近90的郑老回家休息,郑老夫人邓老师则带我们到干休所活动中心小坐片刻,叙旧聊天。
童泽先学长1959年进入清华大学水利系水动装置专业学习,1965年毕业后分配到雅安石棉县南桠河水电站工作。童学长的父亲是川大教授,从小受家庭影响,对文学艺术十分喜好,尤其喜欢音乐,没有老师指导,完全靠自己摸索,童学长中学时代就开始学着创作歌曲。进入清华后,童学长担任了系学生会的文艺委员,校文工团创作组成员。在清华,童学长谱写的第一首歌是《人民公社是金桥》。这是那个年代最红火的题材,童学长至今还记得歌中的歌词,还能把它完整的唱出来:
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步来摇三摇;
互助好比石板桥,风吹浪打不坚牢;
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社会主义路一条。
童泽先学长正在哼唱他50年前创造的歌曲
这首歌写好后,童学长请时任清华大学合唱团指挥的郑冶老师指点修改,郑老看后大为欣赏,修改后登载到了《新清华》上非常醒目的版面。没过多久,经过郑老润色加工,增加和声,配器后,在郑老的安排下,这首歌又由校文工团吴婷琍在学校演出,获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欢迎,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吴婷琍只好又再次演唱了一遍才得以谢幕。
《水利建设者之歌》是童学长又一首歌曲,拿给清华另一个音乐老师在钢琴上配上和声,弹奏出来,激昂雄壮的旋律让老师和童学长都非常激动,这首歌也获得了成功。这几次创作成功以及郑老和清华其他音乐老师对他的热情指导和帮助,对童学长的鼓励非常大,更加激发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热情,更觉得有信心认真写歌,写好歌。那时,大学里的学习任务很重,他只有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收集资料,潜心创作,常常为获得一段或优美或激扬的旋律而反复吟唱,甚至激动得睡不着觉。
《前进大合唱》是童学长写的第一部大合唱。其中有一首歌《丰收》,旋律优美欢快,经过郑老增加和声配器等润色艺术加工后,作品提升很大,并改名叫《劳动歌声飞天外》在学校学生文艺创作演出中表演。郑老师亲自指挥学校合唱团100多名学生排练和演出了这个节目。童学长回忆说,那时在二教的阶梯教室排练,他下课后想进去看排练,但又不好意思,只有在教室外面听一下,可见那时的童学长是多么的质朴和低调。这次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蒋南翔校长也观看了这个节目,郑老还专门向蒋校长介绍了这个节目创作的始末,蒋校长十分重视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特请郑老转告童学长继续完成后面的乐章。
郑老和童学长师生情深
除了向学校里的音乐老师如郑老请教,童学长还大着胆子给当时国内非常有名的艺术大家写信,寄去他创作的歌曲,请大师们指导。没想到,那时的艺术家们是那样的谦和,热心,真诚,没有丝毫架子,好多艺术家都亲自给他回信,指导他的音乐创作。如瞿希贤(中国著名女作曲家,代表作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亲自给他写了回信:“同学,看了你的信很感动,你在学习之余,探索中国的民族音乐,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很不错,很有才能。修改别人的作品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对你的作品大概改了一些,看是否有用。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创作更多反映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大学生们喜欢的音乐作品……”中央乐团的著名合唱指挥家秋里也给过童学长指导,并给寄过去的每一个歌曲都加以批注,好的就批注:可唱,此歌不错,差的就写修改后再说,非常的中肯实在。
正是得益于学校里郑老等音乐老师和国内音乐大师们的悉心指导,加上童学长的努力和勤奋,童学长的音乐创作之路越走越宽广。他利用假期的时间,留在学校搞音乐创作,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又相继创作出了《到农村去》《战斗在水库工地上》《雅鲁藏布江》等几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及许多反映当代社会及学生生活的歌曲。
《雅鲁藏布江》是童学长自己最为喜欢的一部大合唱,于1964年暑假在学校里完成。这部合唱内含6首歌曲,表现了农奴在旧社会的苦难和翻身得解放的喜悦。童学长介绍这部合唱时,似乎只用语言已经没法表达他内心的情感,竟忍不住声情并茂的唱了起来,从序曲,唱到第二部,要不是时间关系,估计童学长会把这部大合唱全部唱一遍。最令人称奇和佩服的是,七十多岁高龄的童学长,唱起50年前写的歌曲,除了充满感情,音色饱满,字正腔圆以外,这两首歌曲的全部歌词竟然都记得清清楚楚,真是太不简单,太牛了。是啊,每一部作品都像是童学长的孩子一般,孩子的相貌性格特点那个父母会不记得呢。看着童学长演唱时那认真的神情,那闪光的双眸,歌声仿佛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仿佛看到他又回到了50年前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青春的美好、梦想的翅膀、奋斗的脚步,历历在目……
在追求音乐梦想的同时,童学长的本质工作也做得非常优秀。他是学水利的,他的主业是水利工程。1965年从清华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四川雅安石棉矿下属的南桠河水电站,在那个偏僻的小山沟里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奋斗在最基层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做人做事,从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优秀的电站厂长,1987年他调动到雅安市电力公司,历任电力公司副经理、经理。童学长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成绩,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赞赏和敬佩。童学长自工作以来,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和奖章,从生产标兵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数不胜数。
在工作期间,他仍然不忘他的音乐创作,作品有《红日照征程》《红太阳颂》《新的一代》等大合唱和歌曲,曾多次在石棉矿文艺宣传队参加演出,受到群众的好评。直到今天,童学长仍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现在他是雅安音乐协会和四川音乐协会的成员。
50多年来,童学长创作了100多首歌曲,虽然他的歌曲大多没有发表没有更多的人传唱,但童学长对音乐的不懈追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经历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极大的鼓舞。那就是:只要有梦想,平凡人也能够有不平凡的作品和不平凡的人生。
左二起:邓老师、郑冶学长、童泽先学长、童晓愚老师、董淑琴学长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