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日前夕,10月20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领导看望了参加过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志愿军老战士张履谦院士,向他表示亲切慰问并致以崇高敬意。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家卫国,都是我应该做的,当时就是本着一种‘不信邪’的念头坚持下来,进行支援朝鲜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正义斗争。”回忆起70年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雷达与电子技术专家张履谦感慨地说。
1951年对张履谦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幸运之年,也是一个新纪元之年。
这一年,他从清华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军委通信部,第一次真正步入工作岗位,第一次穿上军装,第一次接触雷达,第一次奔赴前线……
张履谦青年时期
面对陌生的一片领域,早已磨炼出过人意志的张履谦并不畏惧,他相信自己通过学习完全可以掌握新知识,而考验也很快就降临。
“我们国家的电子对抗从无到有,就是从抗美援朝反干扰那会儿开始的。”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处于艰苦相持阶段,美国B-29等飞机持续对鸭绿江两岸我方运输线狂轰滥炸实行“绞杀战”,并施放电子干扰,使我军预警雷达不能发现目标,引导指挥雷达不能引导战斗机进行拦截。
紧急形势下,志愿军前线部队要求后方火速支援采取对策,排除敌方干扰。
当时作为军委通信部雷达处技术员的张履谦,被指派担负起参军后的第一次战斗任务。
“美国飞机白天害怕我们拦截,就选择每天晚上过来轰炸。他们的飞机从东京一起飞,我们的雷达就受到干扰。”张履谦回忆,“这样一来,我们的雷达就变成了‘瞎机’,一会全黑一会全白,反正就是侦查不到敌机。”
张履谦至今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时任军委通信部部长王诤亲自率队火速赶往中朝边境。上午接到命令,下午就启程。
到达防空部队雷达站当晚,王诤亲自坐守雷达站阵地,看到了雷达受干扰情况,严肃地对张履谦说:“不解决这个问题绝不回去。”这是决心也是命令,张履谦的第一场实战考验开始了。
在简易的雷达站里,张履谦一待就是10多天,从第一次接触实战的雷达设备和技术资料,到请教雷达技师直至终于摸清这部雷达的原理和结构。
之后,他和站里的技师们一道反复琢磨试验,成功研究出几种抗干扰措施,并且在缺乏无线电器材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创造性地用麻绳牵动罐头盒铁皮改变电路电容,做到了快速改变雷达频率,用“小罐头盒解决了抗干扰大问题”!
雷达改装好的当天晚上12点,美国B-29轰炸机像往常一样自日本起飞,我雷达站操作员在雷达受到干扰后立即启动了快速改变频率装置,成功实现了抗干扰发现敌机的目的。
为了让上述应对干扰的方法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升,张履谦完成任务回到通信部后,总结研究出一个变单个手动为联动的快速跳频装置,这种多度盘同步转动系统,不仅节省调谐时间,还提高了操作的准确度和成功率。
为了表扬张履谦在朝鲜战场上作出的贡献,军委通信部在当年年终总结时,给予他荣立三等功的表彰。
边干边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张履谦在技术上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参加工作伊始,组织上交给他解决雷达抗干扰的任务,使原本对雷达专业很陌生的他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带着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查阅了各种文献资料,并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张履谦说:“只有跟工作结合起来,学习才有丰富的内容,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钻得深、学得透、记得牢、提高得快。如果学习脱离了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学习就没有动力,效果也就不会好。”
抗美援朝的经历让他“迷上”了雷达,“没人才、没仪器、没设备”的局面激起了张履谦的挑战欲,促使他展开了深入研究。
此后,全军的雷达抗干扰工作都交到张履谦手上,当时他还不满30岁。这些经验和专业知识在“两弹一星”研制时再一次派上用场。
1957年秋,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军委通信部电信技术研究所的一批骨干力量,包括31岁的张履谦被调到刚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从此开始了献身我国航天事业的生涯。
上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研制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台湾国民党空军的美制U-2侦察机时不时飞往研制现场,刺探研制情况。
U-2侦察机是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高空侦察机,升限达2.4万米,普通的防空兵器打不到,机上配备先进的电子对抗设备。我方雷达一开机,U-2侦察机搜索到雷达信号就改变航向逃走了。
为此,张履谦等人和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一起制定了近战快打的策略,研发出抗干扰的雷达系统、再次以创造性的措施挖掘雷达设备潜力,在不断升级的电子对抗与反对抗中占得先机,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先后击落了5架U-2侦察机,从此,U-2侦察机再没出现在祖国大陆的上空。
“没有抗干扰能力的雷达相当于一堆废铁,现在的导弹、电子武器、卫星都应该重视电子干扰问题,重视电子对抗技术。”张履谦说。
习近平总书记接见志愿军代表(张履谦前排左四)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履谦为我国国防科研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见证了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他说:“人生是短暂的,事业是无限的,我个人的工作很渺小,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如今,张履谦依然每天忙碌在为之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宏伟事业中,为我们树立起一个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榜样。
(摘自《跟随英雄事迹,重回战火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