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电子计算机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基础差、人员缺乏、资料和器材短缺,开展研究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个三人小组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开始了计算机的研制,也由此揭开了中国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的序幕。
这个小组的成员除了闵乃大、王传英,还有作为中国计算机事业奠基人之一的夏培肃。
1923年,夏培肃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成绩优异。战火连天的年代,她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动荡局势,立志工业救国。1950年,正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做电机博士后研究的夏培肃,在华罗庚《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的感召和呼吁下,与丈夫杨立铭放弃了优渥的生活和研究环境,决心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工作中。
1950年夏培肃在英国获博士学位
义无反顾地回到祖国后,夏培肃被分配到清华大学电机系。1952年,因出色的数学和计算机方面能力,夏培肃被华罗庚选中,开始参与设计中国自己的计算机。
那时候的国内相关资料奇缺,甚至找不到一本系统地、完整地介绍电子计算机原理的书。同时由于西方国家的封锁,获取计算机方面的资料简直难比登天。夏培肃和同事在充分利用手头现有各种零星资料的基础上,联系身在海外的留学生们,请求他们搜集一些有关计算的最新资料。
为了培养更多可用的人才,夏培肃将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吸收后编写讲义,并创办了计算机原理讲习班。听讲的除了计算机和计算数学小组的人员外,还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一些教师。
除了资料和人员问题,他们的实验条件也异常艰苦,连一块无线电用的电表也没有,常常不得不自己跑到旧货摊上去寻找实验设备和器材,等到彻底摸透了计算机原理,夏培肃等人才顺着电路设计实验,给中国电子计算机的研制画出了一条技术路线。
1956年,党中央制定了《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将电子计算机技术确定为中国国防建设的四大关键科技领域之一。至此,计算机科学这一领域有了正式发展规划。
当时,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已有10年,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大家一致的意见是:先学习苏联已有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条件,开展自己的研究。即“先仿制后创新,仿制为了创新”。同年,已经调入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的夏培肃,参加了针对计算机技术研究、生产与教育的赴苏考察团。考察结束后,夏培肃负责将苏联的计算机设计资料从俄文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一本1000页的手册,这本手册后来成了讲授计算机设计的教材。
青年夏培肃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成立之初就设置了计算机专业,夏培肃参与了计算机科学课程的设计,并担任业务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同年8月,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03 机)完成了四条指令的运行表演,每秒运算速度为30次,宣告了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959年,苏联从中国撤走了全部援助,包括硬件设备和专家顾问。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夏培肃并没有放弃,她带领大家,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继续进行相关技术领域的研究。次年4月,我国终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107 型计算机,其中总工程师、总设计师夏培肃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后,从107机所使用的电子管电路到晶体管,一直到70-80年代初的集成电路,夏培肃专注于持续推进研制更强大、更精密的计算机。其中她成功研制高速阵列处理机150-AP,运算速度达到了1400万次/秒,在国际上受到了巨大关注,并成功运用于我国石油勘探。同时,由她协助设立和一手创办的计算机科学院系和相关课程,也不断培养着专业人才,奠定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与未来。
除了科研和人才培养外,夏培肃还创办了中国计算机领域极具影响力的《计算机学报》和面向国外发行的《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为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发声,参与国际科技治理建立了渠道。
2002年,我国成功制造出首枚高性能通用CPU——龙芯一号。“龙芯”问世后,研制组组长胡伟武将它命名为“夏50”、人们习惯称其为“夏芯”,以此来铭记夏培肃院士对中国计算机科学作出的卓越贡献。
夏培肃一生淡泊名利,为人低调,除了专注于科研,就是教书育人,传播计算机科学。2014年8月27日,91岁的夏培肃院士与世长辞。人生虽已落幕,但她在中国计算机科技发展史上留下的印迹却依然灿烂夺目,作为老一辈科学家的杰出代表,她身上所特有的默默奉献、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也必将永远激励着后辈守正创新、勇毅前行。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古亭.夏培肃:我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J].瞭望周刊,1992(29):28-29.
[2]刘瑞挺.中国计算机奠基人之一:夏培肃院士[J].计算机教育,2003(01):18-20.
[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 工程技术编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卷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01.
[4]张藜.跨越时代的百位科学家:第四册[M].北京:国科学技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