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1929.5-),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周光召,理论物理和粒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他在高能物理和核武器理论等方面研究取得多项重要成果,为我国“两弹”的研制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共有12个院士头衔,包括第三世界科学院、美国科学院、欧洲科学院等,国际科学界对他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被认为是中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
他还是一位卓越的管理者,非常重视高级科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推动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积极推动国家基础领域重大项目,牵头交叉领域前沿研究。
周光召十分注重对外交流,在理论物理领域带头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包括成立理论物理所国际顾问委员会,推动美国Kavli基金会落户中国,为国际科学交流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光召(来源: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30岁蜚声国际
1957年,周光召被选派赴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该研究所体现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科学合作,拥有同步回旋加速器和同步稳相加速器,下设多个研究室。
周光召充分利用这里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和先进的科研仪器,潜心进行理论研究,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取得多项学术成果,曾两次获得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科研奖金。
1957年,周光召(右二)与赵忠尧(左一)、胡宁(左三)、王淦昌(右一)在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工作期间的合影(来源: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在杜布纳期间,他一共发表33篇学术论文,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著名的“粒子自旋的螺旋态”理论,该理论广泛应用于基本粒子的理论研究和高能物理实验的物理分析;简洁清晰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直接促进了流代数理论的建立,他也因此被国际公认为PCAC的奠基者之一。
因为这些成果,周光召很快便蜚声中外。后来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曾高度评价过这一时期周光召所具有的国际声誉。
杨振宁说,“当时我在美国研究了他的这些论文,尤其是他关于赝矢量流部分守恒的工作。他在美国被认为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最杰出的年轻科学家。”
李政道说,“周光召是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20世纪70年代在和他见面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他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许多重要工作。他的工作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另外他的文章通常都写的深入和简洁。”
上世纪60年代初,正是周光召从事科研工作最具创造力的黄金时期,他的大多数工作都紧跟国际粒子物理学前沿。
然而,当他得知中国原子弹研制需要人才后,毅然决定归国。他在致二机部负责人的信中表示:“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一代科学家,我愿意放弃自己搞了多年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改行从事国家急需的工作,我们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
此后,他开始了19年隐姓埋名的国防科研生涯,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研制,我国战略核武器的设计、定型,以及此后核武器的预研和其他一系列科学试验都作出过重大贡献,并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来源:CCTV节目《国家记忆》
带头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两弹”研制任务结束后,钟情于学术的周光召到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期间,他促成了中国学者赴美学术的交流,还帮助中国物理学会恢复了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周光召凭借自己的国际知名度及与海外华人物理学家的友谊,为理论物理所邀请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同行专家前来交流与合作。仅1978年至1984年间,理论物理所就接待外宾近300人次。
1980年,周光召应邀到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和加州大学担任客座教授。作为中国理论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他受到美国物理学界热烈欢迎。
为欢迎他的来访,美国物理学会前主席马夏克还专门举办了以弱相互作用为题的学术会议,许多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都参加了此次会议,并表达了对促进中美科学合作的强烈愿望。周光召代表中国物理学会利用这一契机,顺利促成了中国学者赴美学术交流。
1983年以后,周光召的社会活动日益增多,先后出任多个促进中外科技交流的组织领导。其中包括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会长、国际粒子和场学会委员、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兼理事会主席、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副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等职务。
1984年,时任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的周光召将“加入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学联合会(IUPAP)”提上了议程。同年8月,周光召亲自带队,率领中国物理学会代表团参加了IUPAP代表大会。
会上,他当选为IUPAP副主席,而中国物理学会也于2个月后恢复了合法席位,正式加入联合会。这一事件对我国物理学领域紧跟国际前沿,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周光召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确立了“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办所方针和“开放、交融、求真、创新”的办所理念。他希望研究所能成为国内外同行友好交流协作的平台,在对国内各大学、各研究所的理论物理学工作者开放的同时,也要逐步对国外的同行开放。
那时,理论物理所国际交流的经费十分有限,他提出在安排出国访问时要从全国理论物理学界遴选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出访,要推荐能学到并利用好国外经验的学者,以便回国后可以分享给同行。
在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期间,周光召还积极支持选聘外籍院士,并寻求国际合作。他认为,选聘外籍院士是符合国际科技界管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中国科学国际化进程。
在他的努力推动下,2006年6月,美国Kavli基金会确定中科院理论物理所作为资助成员之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KITPC),使得理论物理所成为亚洲首个卡弗里研究所,与国外的科学家建立起了更加广泛的交流合作。
周光召只要有时间,就会亲自参加并主持国际交流学术活动。1995年,在北京召开第17届国际轻子——光子国际会议,这是中国首次举办高能物理领域大型的重要学术会议。周光召作为大会主席主持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2005年2月27 日,他主持了诺贝尔奖得主David Gross 教授“物理学的将来”(The future of physics)前沿科学论坛报告。同年11月8 日,他又主持了诺贝尔奖获得者Sheldon Lee Glashow 教授的“偶然与设计:科学发现的两条路径”(Accident and Design: Two Routes to Scientific Discovery)报告。
美国Kavli 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David Gross 教授在理论物理所“前沿科学论坛”做题为“The future of physics——物理学的将来”的科学报告,周光召主持(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先生以他高尚的爱国情怀、渊博的学术造诣、严谨的科学作风、长远的战略眼光以及对国防和科学事业的杰出贡献,赢得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尊崇。他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为国内外科学技术交流和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给后来者树立了光辉典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黄健.周光召:矢志不渝强国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核武器设计理论家、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律奠基人周光召[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1-02-28.
[2]吴岳良,刘金岩.周光召对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贡献[J].物理,2019-05-12.
[3]周光召谈外籍院士加盟中科院[J].中国科技产业,1994-06-20.
[4]王建国.周光召:国防科技事业的卓越领导人[J],《物理》,2019 年第 5 期.
[5]蔡荣根.周光召先生与开放的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 贺周光召先生从事科学事业65周年[J].《物理》,2019 年第 5 期.
[6]周光召:数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官网 [EB/OL].200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