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经济学家陈岱孙的治学之道

2024-02-28 | 邱华林 眭京城 | 来源 《学习时报》2023年12月27日 |

学人小传

陈岱孙(1900—1997年):经济学家、教育家,福建福州人。曾任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和系主任,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主任、商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经济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等。

陈岱孙长期投身经济学研究、教学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经济学人才,为我国经济学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19951019日,朱镕基在致陈岱孙九十五岁寿辰的贺信中这样写道:先生年高德劭,学贯中西,授业育人,六十八年如一日,一代宗师,堪称桃李满天下。

“反对不切实际的一切空谈”

作为经济学工作者,陈岱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认为,经济学可以分为理论与运用两个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理论才有持久生命力。

一方面,陈岱孙非常重视理论学习,他说:“我们宣称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就理所当然地是我们的理论基础。”他在《关于经济学学习问题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对《资本论》的学习,有人不太感兴趣,认为能够研究的公式很少,数据也不多。但在社会主义国家要搞经济学,这个基础理论是不可缺少的。曾经有人提出说我是学世界经济的,是否可以把《资本论》有关世界经济方面的章节挑出来,其它就不念了。这是‘急用先学’、‘立竿见影’余毒未除的表现,不可为训。对一个理论体系不能零截细割,各取所需,而一定要把握其整体。”鉴于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一些缺乏生活经验的青年人心中不受重视的现象,陈岱孙认为这种状况必须迅速改变,方法也要改进,强调我们不能以照本宣科地复述经典著作为满足,更不能寻章摘句,甚至断章取义歪曲经典作家的原意,偷换自己的自由主义私货。

另一方面,陈岱孙治学非常注重联系实际。他认为,古往今来,与经济学有关的理论,或者经济学本身,应该说是一种致用之学,而不是纸上谈兵。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学说史上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把理论经济学看成超脱于一切实际,与经济现实毫无关联的学科;另一种是把经济理论变成从公式到公式的数字游戏,以为可以单凭纯粹的数学推导而使经济学跻入“真正的科学”行列。陈岱孙批评了这两种倾向,认为“经济学应该是致用之学。我们反对不切实际的一切空谈。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反对在我们这一学科中,只谈技术、操作而取消一切学理的相反极端”。但陈岱孙所说的“致用”,决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狭隘的“实用主义”。在1981年撰写的《经济学是致用之学》一文中,他对致用二字作了十分精辟的解释:从十六世纪说起,迄于今日,古往今来的所有经济学家或学派的经济思想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字。先是,新的经济情况提出了待决的问题。然后经济学家就是针对这些经济现实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分析,对其有关事物的运动提出有论据的解说,形成了理论。这理论又反过来指导、促进、控制现实成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和基础。可以说,立足现实情况、解决现实问题研究经济学是陈岱孙一贯坚守的原则。

治学如筑塔

陈岱孙看了一辈子书,几乎没有中断过,且读书的范围很广,除了经济学专业书籍之外,古今中外,政治、历史、哲学、文学等,都有所涉猎。在此影响下,陈岱孙在研究国内外经济问题时,善于使用政治学、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进行辅助论证,从不将经济现象分离割裂看待,而是将其作为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加以分析。这种对政治、社会、文化背景的全面关注,使得陈岱孙的经济学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为教育工作者,陈岱孙在教研活动中非常注重通识并举的理念。他认为应将“专才”和“通才”的培养统一起来,希望师生的知识结构应像金字塔,而不要像独秀峰。他多次教导学生们:“只能记账,只能算债票利息,并不够经济学家。就如同一个能绘图的绘图员不够工程师一样。求知识的要着不在那狭小的技术部分,也不在起始就求专门,而在使其基础坚固,广大。”陈岱孙主张:“治学如筑塔,基础须广大,然后层层堆建上去,将来总有合尖之一日,学经济学欲求专门深造,亦应先奠广基。”要求学生在本系课程之外,同时注重培育在政治、历史、社会、心理、哲学、数学等领域的素养,大力倡导“理论、事实及技术三者兼重”的治学方式。

陈岱孙手迹

经济科学无禁区’”

坚持真理、不怕牺牲是陈岱孙身上宝贵的品质。对待西方经济学,他主张不能“述而不批”。1994年,在一个西方经济学研讨会上,他说:对于西方经济学,过去我们一度进行过盲目地批判,现在又存在着一种危险,即盲目地推崇。盲目推崇会带来两方面的危险。一是毒害青年学生,二是误导改革开放。

在学术研究中,陈岱孙认为应当发扬民主、实事求是。他说:“我们的研究工作是对人民负责的,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负责的。符合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应当坚持。经济科学无‘禁区’。对经济政策的研究,也决不应该成为一种‘禁区’。”

在学术讨论中,陈岱孙不以权威自居。他常以自己治学中的“教训和缺失”宣示于人,使青年引以为戒。别人请他参与之事,他如感觉不在行,是不会随便应允的,更与虚图其名、沽名钓誉之类的庸俗习气绝缘。平常向他请教问题,他的回答总是实实在在,确实不知便说不知,或者告诉来者可到什么地方去寻找答案。

陈岱孙提倡学术民主,对学术中的不同观点,只要是认真研究和严肃思考的结果,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有根有据,即使不甚成熟,也常常能从他那里得到鼓励和指点。即便是指出人家的缺点和不足,他也总是与人为善,从不强加于人。而对别人指出的问题,陈岱孙却表示出格外的尊重和欢迎。例如,一位青年人曾给他来信,指出他的《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有一处计算的数据有误,他非常高兴,立即去信致谢,并嘱出版社再版时予以更正。陈岱孙这种严谨开放的治学态度,谦逊诚实的高尚品格,给当代学人留下了深刻启迪。


相关新闻

  • 062020.11

    经济学研究所举办陈岱孙理论经济学家讲堂暨陈岱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研讨会

    为了纪念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诞辰120周年,11月5日下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在邺架轩会议室举办了“陈岱孙理论经济学家讲堂(第100期)——暨陈岱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研讨会”。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所师生近70人参加了此次纪念研讨会。经济所所长汤珂主持研讨会。

  • 182009.06

    经济学一代宗师陈岱孙教授在西南联大

    民主与科学 西南联大的传统—— 忆 陈 岱 孙 教 授张友仁(1947经济)“这所草创的新大学有个传统,那就是民主与科学的传统。……追求民主与科学确是我们共同的认识和信念。”——陈岱孙教授在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83年)1937年抗战爆发,时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的陈岱孙教授应邀到庐山参加了讨论时局的会议,会后回到天津,铁路交通中断,直到平津地区全部沦陷,两地通车后才回到北平。由于无法出城...

  • 062020.11

    百年三不朽,卓荦陈岱孙

    本文为彭凯平教授2020年11月5日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陈岱孙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研讨会上的发言今年是我国经济学界一代宗师陈岱孙先生诞辰120周年。陈先生1900年出生,1997年以97岁高龄辞世。可以说是人生百年,更是一位中华民族近现代大历史变革的见证者、亲历者与躬行者。陈先生一生高洁,立德、立功、立言,是一代宗师,更是后辈吾等的人生楷模。为缅怀陈岱孙先生,继承并弘扬他倾毕生精力专注于学术与教育事业的治学态度与...

  • 242015.06

    经济学家李崇淮

    ○王荣 王抒滟李崇淮于1916年10月14日出生于江苏淮阴,早年曾就学于清华大学(1934—1936年)、华西大学(现四川大学,1938—1941年),1943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留学,1945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李崇淮谢绝耶鲁大学的一再挽留,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毅然归国。 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李崇淮李崇淮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在教书育人上成就斐然,而且投身国家经济改革,积极谏言献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李崇淮...

  • 152024.03

    “哲学的生命”在于回答现实问题——哲学家冯契的治学之道

    冯契(1915—1995年),浙江诸暨人,哲学家、哲学史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名誉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席、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主编哲学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近代哲学史》等。近代中国经历了空前的民族灾难,“中国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中心问题。冯契的治学道路始终与这种时代精神紧密相连,如其所言是因为“有一种切肤...

  • 102015.03
  • 132023.04

    陈岱孙:桃李三春映门墙

    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大厅矗立着一座半身铜像,基座上刻着一句话:“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教书。”这座铜像纪念的是欧美同学会原主任委员、名誉会长,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陈岱孙终其一生致力于教书育人,把教书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将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都奉献给了清华,在中国的经济界树立了一面旗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在致陈岱孙九十五岁寿辰的亲笔贺信中这样写道:“先生年高德劭,学贯中西,授业育人,六十...

  • 242012.11

    临危受命的陈岱孙教授 ——张友仁

    1937年抗战爆发,时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经济系主任的陈岱孙教授应邀到庐山参加了讨论时局的会议,会后回到天津,铁路交通中断,直到平津地区全部沦陷,两....

  • 192020.10

    岱宗仰止——纪念陈岱孙先生诞辰120周年专题图片展在北大开展

    陈岱孙(1900.10.20—1997.7.27),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后就读于福州鹤龄英华中学、清华学校等,1920年以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身份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1922年入哈佛大学研...

  • 162008.06

    著名经济学家李崇淮学长逝世

    我校老学长,我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席、名誉副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武汉大学知名教授李崇淮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5月19日上午9时在武汉逝世,享年92岁。 李崇淮先生逝世后,温家宝、李克强、吴官正、刘延东、陈昌智、杜青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各种方式表达慰问和哀悼。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湖北省、武汉市、各民...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