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筑梦新时代,向着星辰大海

2024-03-28 | 相振华 | 来源 《中华读书报》2024年03月20日 |

《天地九重》,杨利伟著,研究出版社202310月,88.00

《天地九重》是“航天英雄”杨利伟所著的一部自传体纪实书,书名大气磅礴、昂扬豪迈,给人以无尽遐想和追寻,使人顿生“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激情。

细读此书,仿佛是在与杨利伟促膝交谈。他在书中真诚地坦露心声,最大程度地回顾了自己从飞向蓝天到进军太空的奋斗历程,还分享了他的童年、求学、婚恋和家庭生活,讲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这些鲜活故事,勾画出他和他的战友们成长、奋斗的轨迹,表达了他对国家、人民、理想、信念的理解和感悟。

我是在杨利伟入选航天员后的训练场上,与包括杨利伟在内的航天员邂逅的。出于宣传工作的需要,我们对航天员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收集了大量关于航天员的过往故事以及训练生活情况。那时我们就发现,在杨利伟和航天员的心中,大都有一个古老和遥远的梦,从开始的仰望蓝天,到驰骋空天,心中的梦一直激励着他们不断超越,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峰。细读《天地九重》,字里行间总能看到梦想的影子,对梦的执着和追求,是贯穿这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

其实,杨利伟的梦,不仅是他个人的梦,更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梦,是全体人民的梦。《天地九重》所描写的,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

我们民族从古至今就有着飞天的梦想,中华民族对苍茫太空的寄寓,深深融进民族的血脉之中,也赋予这一代人以坚定的信念和无尽的力量。从1992年开始,飞天正式进入国家建设发展的议程,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

《天地九重》详细描述了这一世纪伟业:从航天员大队的成立,到北京航天城的建设;从航天员的训练,到各行各业的参与;从航天器的发射到返回试验,哪个环节都不能少,哪个齿轮都不能松。浩浩荡荡的科技大军,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每次载人飞行,都有超过10万名的技术人员用齿轮咬合般的团结协作,托举起英雄飞天。

追逐梦想的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牺牲的风险随时存在。就在神舟五号准备出征前几个月,美国哥伦比亚号在返回时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不幸殉职。《天地九重》对这一事件及其影响做了具体描述。那段时间,我们上上下下全面动员,一切为载人,全力保成功。当时的《宣传教育提纲》里专门有这样一段话:“‘哥伦比亚号失事决不会影响人类探索宇宙科学的努力,决不会阻碍我们继续征服太空的决心。

决心是坚定的,但这丝毫不能淡化航天作为高风险事业这一事实。为了成功,航天员们也在拼命。杨利伟在书中详细介绍了他们训练、工作和生活情况。面对严苛的要求,航天员们迎难而上,在属于他们的战位上拼搏着,抗争着,坚持着。有一个细节说明了这一点:训练中,他们每个人的手柄上都有一个红色按钮,实在坚持不住是可以按下按钮停止训练的,但无论多么痛苦,他们一直咬牙坚持,没有一个人按下这个按钮。

“飞天就是使命,太空就是战场。”这是航天员梦之队的坚定信念和价值追求。“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我们从杨利伟淡定从容走向发射塔的身影中,可以感受“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壮士情怀;从杨利伟承受飞天中火箭和飞船共振的极限26秒中,也可以看到千磨万击还坚韧的战士品质;从杨利伟处置高速返回时剧烈燃烧使舷窗出现裂纹的惊险中,更可以窥见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勇士辉煌。

或许,这就是事业的常态,是追梦的配比。杨利伟曾坦言:“存在风险是载人航天的正常现象,我们身为军人,本身就准备风险和牺牲。”杨利伟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境遇,他讲述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传递给人们的不仅是一个又一个事件,更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天地九重》向我们展示的图画是壮美的,壮美的图画蕴含着人生的大道。它告诉我们,成功之路并非一飞冲天,而是一步一个脚印,不懈不怠的结果。只要你能向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前进,在你到达人生巅峰、握住胜利旗帜的时候,你会欣赏到别人不曾看到的美丽风景!

梦想因拥有而美丽,拥有因实现而永恒。1016日,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胜利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我是作为总装工作组负责新闻宣传的一员,在内蒙古草原上亲自迎接杨利伟天外归来的,看到杨利伟自行出舱,虽然嘴角还有些许磕碰的血迹,但精神状态非常好。那一刻,我感到,这一历史性的瞬间,必将载入中华民族的伟大史册。人们忘情的欢呼,是对杨利伟胜利归来的庆贺,更是在向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致敬!

从太空归来后,杨利伟的工作几经变化,除了负责航天员的训练与选拔,还要在工程总体管理方面承担组织、指挥工作,并先后担任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负责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工作和职务的变化,折射的是整个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载人航天首飞成功后,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天地九重》的故事还在继续。


相关新闻

  • 202022.09

    向着科技前沿和国家需要进发——清华大学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高校应当如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光明日报调研组近日走进清华大学,探寻高水平大学追求“科研创新成果与国家发展需要丝丝相扣”背后的奋进之路。

  • 262022.08

    蔡峥:为人类寻找星辰大海

    蔡峥,清华大学天文系副教授,曾留学美国。2016年获得哈勃冠名博士后学者。2019年清华大学天文系成立后回国加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早期星系宇宙学。曾作为主要角色出现在2021年全国公映的纪录电影《大学》中。很多人是通过《大学》这部纪录电影认识蔡峥的。在电影里,蔡峥叹气、摇头,说:“做一件事太难了。”但他会接着说:“还是要有人做。”2019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天文系,在国外从教的蔡峥决定回国主持推进...

  • 222021.08

    嫦娥五号探测器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三十余年如一日——向着星辰大海持续进发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这是人类探月60余年来中国人的又一创举,也是时隔44年再次从月球带回月壤。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院士来说,巨大的喜悦完全驱散了困意……嫦娥五号飞控任务20多天...

  • 032020.09

    此去星辰大海,不负家国年华|厦门校友会2020迎新会圆满举行

    “十载寒窗志气盈,以梦为马砥砺行;漫求真知奔星海,报得千秋家国情!”微风习习、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钟灵毓秀、鸾翔凤集的清华园马上就要迎来朝气蓬勃的新主人——来自全国各地的2020级大一新生,为校园再添一道...

  • 092024.07

    星辰大海 创想未来︱广西校友会举办2024年暑期亲子研学活动

    7月6日,广西清华校友会在广西新媒体中心顺利举办“星辰大海,创想未来”2024年暑期广西清华校友亲子研学活动。来自高等院校、科研、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的200多位在桂校友和家属,其中包括104位儿童参加活动。上午8:30,校友和家属们陆续到达广西新媒体中心签到。会务组根据年龄把小朋友分为ABC三组,分批次参观遥感馆、航天馆和国防馆等三个场馆,每组设置不同难度的互动问题并开展有...

  • 122022.10

    党的二十大代表武钢:新时代的风电追梦人

    “利用风能造福人类,造出中国人自己的风机,让中国人造的风机走向全球。”党的二十大代表、64岁的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2008级硕),谈起30多年前的“追梦之旅”仍然意气风发。

  • 192023.05

    “我的星辰大海”清华航院校友2023年会举行

    4月29日下午,正值清华大学112周年校庆之际,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航天航空学院分会(以下简称“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航院分会”)举行“我的星辰大海”航院校友2023年会。清华大学副校长李路明,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校友总会副会长史宗恺,1953级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过增元,1958级校友、清华大学原副校长余寿文,1961级校友、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现中国航空学会名誉理事长刘高倬,1978级硕士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杨...

  • 052024.06

    栾恩杰:守望探月工程 逐梦星辰大海

    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导弹控制技术和航天工程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栾恩杰(1965级硕,精仪)的很多头衔,都和航天事业分不开。嫦娥六号落月前夕,栾恩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再接再厉,在后续常态化探索活动中,围绕更多真正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开展探测,不断取得成果!”航天之外,栾恩杰曾出版《村子诗集》。他用激昂豪迈的笔...

  • 162018.10

    春风化雨 向美而行 新时代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建设系列活动举行

    在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成立60周年之际,10月13日上午,新时代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建设论坛在大礼堂隆重举行。

  • 052021.07

    杨军:向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

    每一个时代,都有迷惘的后浪;每一个时代,都有渐止的前浪;每一个时代,都有心怀远大抱负和情系祖国的时代弄潮儿。这些人,成为我们心中敬畏的榜样,成为我们仰慕的偶像。人生经时间洗礼、岁月冲刷,为我们展现出一个个时代冲刷而成的结果。在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弄潮儿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心系的是什么。这些形象隐隐约约、不断浮现,让我想起清华百年校训中提到的那份执着:坚持心中的理想,为国为民不断努力、自强不息...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