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语文教学研究的元老冯钟芸

2024-10-24 | 温儒敏 | 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4年7月17日 |

冯钟芸教授给人的印象特别随和,丝毫没有什么架子。虽然年岁大了,但系里有活动,什么政治学习啊,教研室或党支部开会啊,她都不辞辛劳地从城里赶来学校参加。冯钟芸是很资深的教授,我们对她都很景仰。她是河南唐河人,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学术家族:父亲冯景兰是著名地质学家,大伯冯友兰是著名的哲学家,姑姑冯沅君是文学史家、山东大学一级教授,堂妹冯钟璞(宗璞)是著名女作家,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是她的堂姑父。据不完全统计,冯家三代在科技、文化界教授级的人物就有30多人。冯钟芸的丈夫是著名哲学家任继愈,他们夫妻之间相敬如宾,育有一女一子。

1941年,冯钟芸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在学期间,她曾在西南联大附设中学任语文教师。当时西南联大很多教师都在中学兼课,这也是为了补贴生活。现在很少人知道,西南联大曾有两个中文系,一个是大家熟知的联大中文系,还有一个是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的中文系,沈从文就曾在那个中文系任教。

当时西南联大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开设过“大一国文”。这是全校(包括文、理、法、工各系)学生的必修课,大一国文不过关,就不能升级。1943年夏,冯钟芸任西南联合大学的助教,就教过“大一国文”。她在《芸叶集·自序》中回忆:“当时大一国文的教师很多,阵容很大。如余冠英、李广田、李嘉言等和后来的名教授邢庆兰、刘禹昌,都在西南联大教过大一国文。与现在相比,这是一个好制度。早年的大学毕业生文章写不通的比较少见。”

联想到十多年前,我也曾经力推在北大开设面向全校的“大一语文”,还主持编写过几种大学语文教材。学校也支持,召开过全校理科院系负责人会议,征求意见。院长们都说现在学生语文水平堪忧,有些连实验报告的文字都写不通,就都赞成开设语文课。可是因为学分限制,“大一语文”只是作为选修,有些学生并不重视,这门课也就始终上得温温吞吞。不知道现在这门课是否比较好些了。

1946年底,西南联大教师复员回京津,冯钟芸受聘于清华,任中文系讲师、副教授,开设过“写作实习”“中国语文教学法”等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冯钟芸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后一直在北大教书。她讲授古代文学,主要是魏晋南北朝那一段,还开设过专题课“杜诗研究”。冯钟芸主要著作有《杜甫研究论文集》,人物传记《庄周》《屈原评传》《杜甫评传》《关汉卿评传》《贯云石》等,还有自选集《芸叶集》。

2005年一天早晨,冯钟芸先生外出散步,突然病逝,享年76岁。我接到噩耗,随即与时任中文系党委书记李小凡赶往城里冯先生的寓所悼念。只见任继愈先生端坐在屋里,两眼直视发呆,不言不语。我们也都只好静默,此时说什么都好像有点儿多余。冯钟芸先生本来身体不错,说走就走了,也算善终。

不久前,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现任所长汪锋跟我说,为了庆祝语文所成立20周年,打算举办几次有关语文教学的研讨会,还想为北大关注语文教育的学术前辈出一本语文论集。我说这很好,不要忘了选收冯钟芸先生的文章,她可是最早在清华开设“中国语文教学法”课程的元老,又曾任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中学语文教材审定委员。只是我很后悔,当初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时,冯钟芸先生还健在,何以未能向冯先生请益呢?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


相关新闻

  • 012019.02

    88岁语文教育“拓荒者”章熊逝世:主持高考语文命题20年

    中国语文教育家、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创建者之一的章熊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月21日12点2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 272009.07
  • 222009.10

    清华召开首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

    由清华大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心举办的“清华大学2009年首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于8月8日~9日召开。

  • 092024.04

    马学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先行者

    马学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及新中国民族语言文学学科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同时在少数民族文学与民间文学领域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烽火乱世中访古求经,创立并践行“田野与文本”“经典与礼俗”互释的研究范式,赢得了“撤去藩篱,为学别开生面;兀如山岳,立身饶有古风”(钟敬文语)的清誉。纵观马学良的数十年研究,他从人文科学跨学科视野出发,以总体性文化建构和整体性研究方法打通了民族语言学、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

  • 302018.09

    冯钟璞九十华诞寿宴小记

    九月九日下午,我参加了冯钟璞先生九十华诞寿宴。北京健一公馆宴会厅内,席开五桌,分别名为“同学桌”、“文学桌”、“音乐桌”、“家人桌”(两桌)。来宾四十....

  • 082016.10

    李健吾与法国文学研究

    《李健吾文集》终于在北岳文艺出版社印行了,时在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千呼万唤始出来,这套书出得不容易,11卷书,550万字,耗费了编者和出版者难以想....

  • 242023.02

    施一公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

    2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揭晓了2023年(第七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此次获奖者共有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因在剪接体相关遗传病方面的贡献获得该奖。评审团认为,施一公在解析酵母剪接体和人源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以及阐明RNA剪接的工作机理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研究,该研究为合理设计相关遗传疾病的疗法开辟了道路。施一公还是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的首任校长。...

  • 182009.06
  • 222022.08

    冯进军:科学研究的侠气与胆魄

    1978年1月,《人民文学》刊登了徐迟的报告文学作品《哥德巴赫猜想》。在这篇文章中,徐迟以诗人的笔触描绘了数学家陈景润在一系列艰难困苦中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历程,揭开了改革开放之初,举国上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序幕。30多年过去,当年轰动一时、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人为“科学的春天”“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而奋斗的两位主人公:作家徐迟和数学家陈景润均已作古。然而,在他们的影响下...

  • 032009.06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