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黄昆:科研经费一分不落虚空地

2020-01-06 | 马爱平 | 来源 《科技日报》2020-01-06 |

国际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黄昆,特别珍惜国家的科研经费。

“基础研究,也应算一算投入产出,算一算为这篇研究论文所花的钱值不值。”黄昆的一个朴素信念是,“做基础研究,花了钱就应该相应地在科学上作出贡献。”

“黄先生这辈子只申请过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昆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朱邦芬回忆。

1986年,黄昆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位置退下来之后,带领理论组11位研究人员,申请了一个面上项目,为期3年,共2万元。

“项目完成得极好,出了多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全国在半导体超晶格微结构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朱邦芬说。

经费少,黄昆总是千方百计让“好钢用在刀刃上”。经费多,他更是遵循“一钱不落虚空地”的原则,每当拿到国家科委下拨的大笔经费时,他都如履薄冰,为此写下了4个字:睡不踏实。

“担任所长期间,由于国家重视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下拨到研究所的经费较多,尽管这些经费不是他自己用,而是研制器件和材料的研究室用,但黄先生唯恐经费用得不合适,没做出预定的成果,浪费了人民的血汗钱。”朱邦芬说。

当年,黄昆特别欣赏实验人员在独特想法的基础上,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地搭建实验装置,再做出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对有些人只依靠昂贵的“洋设备”,做些测量工作,并不以为然。

“黄先生对自己的钱却不在乎。”朱邦芬说,“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占国家一丝一毫便宜。他把补发的两万元工资全都交了党费;从不领取出国的置装费和补助费,大量国内外工作信函的邮资全都自己支付;因私事不得不打电话和用车时,必定交费。”

作为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按规定可以定级为“一级教授”,但黄昆主动要求定为“二级教授”,觉得自己与饶毓泰、叶企孙、周培源等老师拿同样的工资,于心不安。

1984年,黄昆作为“斯诺教授”访美,他省吃俭用,用外方资助生活费节余的钱购买了一台全自动幻灯机及调压器,用于半导体所对外学术交流之用。1986年2月,德国马克思普朗克协会固体物理研究所邀请他参加庆祝弗洛利希80寿辰学术会议,结果,黄昆把外方提供的生活费近80%节余下来买了一台电子打字机,供半导体所外事同志工作用。

人物简介:黄昆(1919—2005),晶格动力学的奠基人,声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首次提出了多声子光跃迁和多声子无辐射跃迁理论。燕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曾任西南联大物理系助教,后考取西南联合大学理论物理研究生,导师为物理学家吴大猷。1945年黄昆作为“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成为布列斯托大学研究生,并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历任英国爱丁堡大学玻恩教授的访问学者和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博士后研究员。1951年年底,黄昆回国后在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单位工作,先后获199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关新闻

  • 092020.09

    潘龙法:我的科研经历

    毕业工作50个春秋,人就到了“古来稀”的年龄,人生之旅已临末站,正所谓“悠悠岁月去,清华情依浓”。总结感悟回忆自己半个世纪的工作很有意义,也可算作人生中一份神圣的家庭作业。我于1970年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

  • 162024.07

    一个女博士后,撬开科研女性的墙

    从清华优秀博士后转入全职做公益,从世界顶尖实验室走出,来到西湖边上“公益办大学”的田野,刘旻昊在转向后,充分发挥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背景优势。

  • 242022.02

    翟荟:用“最笨”的方法做科研

    “我可能一辈子才带过十几个博士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翟荟就是其中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古香古色的科学馆,在美丽的清华园里更显庄严朴实。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翟荟的办公室就在科学馆的三层,杨振宁的办公室在二层,一层是杨振宁父亲杨武之曾经工作的地方。在系列纪录片《大先生杨振宁》中,由于翟荟的办公室更为“简朴”,便被“征”为...

  • 022024.01

    顾秉林:科研院成立历史回顾

    2003年12月11日,清华大学为推动科研创新工作的需要,作出了成立科研院的决定。二十年来,科研院秉承清华大学“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坚守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初心,统筹规划学校科研工作,推动科研体制改革创新,弘扬科学道德和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和环境,助力学校科研工作持续不断打开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清华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提供有力支撑。本文为科研院对学校老领导顾秉林的访谈。...

  • 232018.07

    科研“双院士” 育人“一甲子”

    刘永坦,1936年12月生。1953年-1958年,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 082023.11

    科研太忙无法顾家?北生所陈婷:人生不能只有一个支点

    众所周知,科研是一份没有上下班,几乎全天候头脑在线的工作,对于需要整天泡实验室的科研人而言,想工作之余管管老人孩子更是分身乏术,因此诸多优秀的女博士不得不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退出学术道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陈婷也曾遭遇这些困境,但她最终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研究成果。她觉得,科研虽然很忙很累,但还是一个适合女性从事的职业。她是怎么处理科研和生活中一个个接踵而来的难题的,又有何...

  • 282024.03

    王大中:做科研,是一种爱国方式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被授予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王大中,一个中国乃至国际核能领域发展绕不开的名字。从上世纪60年代新中国首座自行设计与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到上世纪90年代一体化自然循环核供热堆,再到新世纪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王大中及其团队主...

  • 112022.08

    厉侃:科研报国,矢志初心

    成熟期的蒲公英种子,会随风飘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外落地生根。如果将这些种子换成微型传感器会有怎样的有趣应用呢?2021年9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厉侃(2010级航院)与美国西北大学约翰·A·罗杰斯(John A.Rogers)、黄永刚课题组等多所科研机构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成果——仿风传种子三维微电子飞行器相关论文,在《自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作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厉侃告诉记者,这一成果以风传种...

  • 142020.07

    施一公:办大学、做科研、育人才,只求创新突破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的手机跑步软件显示,2020年以来,他已经跑了1100多公里。53岁的他隔日一跑,每个月训练量保持在150~200公里之间。

  • 022013.09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