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国内人文学术界,上世纪20年代的清华国学院几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80多年岁月没有湮没其中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鲜活而生动的记忆仍令人唇齿留香。
缔造这个“神话”的,既有闻名中外的四大导师,也有就读于该院的70余名学子。北大著名教授、中国教育史专家陈平原在一篇副题为《解读作为“神话”的清华国学院》的文章中说:“谈及国学院的贡献,大家都着力表彰四大导师,这当然没错;可我认为,国学院能有今天的名声,与众弟子的努力分不开。”
毕业于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原吉林师范学院暨北华大学前身)的著名学者高亨、蓝文徵以及另一位学者马庆霱就曾先后就读于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成为四大导师的弟子,参与缔造并见证了国学院的“神话”。
高亨
高亨出生于1900年,吉林双阳人,1918年春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一师)。在1929年吉林省立大学成立之前,一师与法政专门学校是吉林省最高学府。高亨在自传中写到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除学校课程外,又在张文澍老师指导下,学习了我国第一部文字学专著、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阅览了先秦诸子的主要著作及前四史等。其时已有志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研究,并且对研究的方法和门径有了一定的了解”。
1922年冬从一师毕业后,高亨相继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1925年考入清华学校研究院。研究院只设国学门,所以又称国学研究院,高亨是首届研究生。他的毕业论文《韩非子集解补证》深得导师梁启超的嘉许,梁先生曾对他说:“陈兰甫(清代学者陈澧)始把《说文》带到广东,希望你把《说文》带到东北。”梁启超还在高亨毕业时题赠了一副对联予以鼓励:“读书要最识家法,行事不须同俗人。”高亨离开清华后,谨遵师嘱,回到吉林任教,而且立志遵循清代著名学者高邮王氏(王念孙、王引之)的家法,从文字、声韵、训诂入手,严谨治学,锲而不舍,并决心永远过三书生活,即“读书、教书、写书”。
在清华国学院毕业后,高亨回到吉林,任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兼母校一师教员。任教期间,他完成了《老子正诂》二卷。1929年以后,历任东北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大学、西北大学、川北农工学院、北碚湘辉学院、重庆西南师范学院教授、研究员。1952年,高享举家北上,又一次回到吉林母校,出任吉林师范专科学校教授。此后,又执教于驻青岛的山东大学中文系,被聘任为副博士导师。当时在山大的文科中只有两名副博士导师,全国也为数很少。1957年被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聘任为研究员,1967年以后在北京专门从事古代学术研究。200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10卷本《高亨著作集林》,汇收专书16种,又辑散见论文12篇为一种,共17种,受到学界的好评。
1963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第四次委员会(扩大会议)即将闭幕时,高亨与其他九位先生一起,受到毛泽东主席小范围接见。毛主席说他读过高亨关于《老子》和《周易》的著作,并对他的成绩给予了肯定的评价,还说了些鼓励的话。返鲁后,高亨把自己的《周易古经今注》《诸子新笺》等六种著作寄呈毛主席。毛主席在回信中称赞其著作“高文典册,我很爱读”,此事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今山东大学的校名题字就是取自毛泽东给高亨回信时亲笔书写的信封。
蓝文徵
蓝文徵出生于1901年。1919年考入一师,1923年冬毕业。1926年,考入吉林法政专门学校,时值高亨在该校任教。在高亨的影响下,蓝文徵也立志考入清华国学院,终于在1927年如愿以偿。在研究院,他得到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的指导,学业渐入佳境,并由国学进入史学,主要跟随陈寅恪研究隋唐五代史。
蓝文徵就读于研究院期间,清华学校于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毕业后,蓝文徵任教于东北大学,与高亨成为同仁。九一八事变后,他只身逃入关内,就教于青岛女中。1933年秋,蓝文徵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研究院,专攻唐代政治经济史,写成《隋唐回鹘政经》。1937年归国后,相继任教于东北大学、西北联合大学,曾在北碚国立编译馆任编纂。
蓝文徵在治学以外还精于书法,用笔刚劲稳健,字体结实大方。在清华国学院的所有学生中,他的书法属于一流。
抗战胜利后,蓝文徵参与了“国民大会”制宪工作,任北平行辕参议兼《经世日报》笔政。1948年3月,任国民党立法委员,兼上海复旦大学、南京中央政治大学教授。1949年12月去台湾,任师范大学、台中私立东海大学教授,直到1976年1月25日病逝。他一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唐代回鹘经济》《中国通史》《隋唐五代史》等。
清华国学院始建于1925年,终止于1929年。虽然只有短短四年,但其所开创的国学研究新方向,被誉为国学研究史上的奇迹。2009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时隔80年后再度成立。复建后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只招收攻读博士后的博士生,人数“不过七八人”,每人选定一位80年前在此教学或学有所成的学者来整理、研究。目前,《高亨文存》《蓝文徵文存》作为研究成果已先后出版。
马庆霱,吉林舒兰人,1921年8月考入一师,为第二十班学生,1927年与蓝文徵同期考入清华国学院,为第三届研究生,1928年在院继续研究,研究专题为方志研究。据蓝文徵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始末》一文中介绍,马庆霱是因“用功过度,致疾而死”的四名学子中的一个,令人扼腕叹息。
岁月已逝,但当年清华国学院的影响力仍然存在,绝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笔者主编北华大学校史文化丛书时,着意钩沉了这段往事。追寻往事,仰望先贤,意在发扬历史上的治学传统和人文精神,让深厚的办学积淀在当前的办学中散发出恒久的魅力。
(作者系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校报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