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迎接新中国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我收藏到一本六十年前的《清华画报》(1959年第2期)和一本《清华画刊》(1960年第一期)。仔细阅读,我仿佛穿过时光隧道,回到1959年的清华园。1959年,新中国刚刚经过初建的第一个十年,清华也像一个48岁的壮年人,与共和国一起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十年历练。从这几本画报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清华园的生命韵律随着新中国第一个十年的脉动一起起伏,感受到那个“火红年代”轰轰烈烈的气息。尤其是通过《清华十年》这篇主题文章,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清华在那十年间的重要变化:
清华大学在1952年为适应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发展的需要,进行了院系调整,成为了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紧接着在党的领导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了学习苏联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实际的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资产阶级大学教育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理论和实际脱离的特点。为此,开设了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建立了各种教研组;订立了教研计划和教学大纲,加强了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的工作;扩建了校舍,增设了实验室;延长了学制;贯彻了向工农开门的方针;等等。这样就从根本上克服了过去资产阶级教育中的盲目性,使学校能够按照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又红又专的工程师。但现在,全校共有11个系,学生发展到11,300多人,校舍33万多平方米,实验室95个。从1949——1959年培养出毕业生7890人,为解放前毕业生总合的2倍多。清华大学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大学之一。①
根据清华校史记载,1925年清华学校开始建立大学部,1926年大学部成立工程系,含“土木、机械、电机”三科,之后无论怎样更改系名,“土木工程”学科肇始于此则成为不变的历史。在1928年清华大学正式成立之后,又于1932年设立“工学院”,含有“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三个系②,土木学科从此在清华工科中的骨干地位无可撼动。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清华只剩下原来“工学院”的架构,保留了八个系,其中“土木工程系”排在第二。之后又经过一些变动,增加了“工程物理、自动化、工程化学”等系科,到1959年时也只有十一个系。“土木系”是清华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实至名归。
一、土木系的科研“大跃进”——300号粘土水泥
1959年处于清华“纯工科”时代的最初阶段,被定位于“工业大学”性质的清华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成为当年清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时各个系都在根据自己的学科属性探寻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科学研究的跃进》的文章中,可以发现土木工程系当时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文中说:
1958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照耀下,全国工农业出现了大跃进的形势,接着学校贯彻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科学研究工作也发生了飞跃的发展,无论速度、规模、质量都远远超过了往年。……这一年全校完成了902项科学研究和新产品试制工作,编写了科学论文、技术资料和教学参考书207种。……如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感应加速器,半岛体硅,聚四氟乙烯,高标号粘土水泥……的研究试制,……以及过水土坝、天然铺盖、首都重点建筑工程等的研究及设计,这些项目都具有重要的国民经济意义和科学价值。
在1958年的基础上,1959年的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得更有计划、有步骤、更加系统和深入。因此,规模扩大了、水平提高了。例如1958年初步试验成功的一台电子计算机程序控制铣床,今年进一步加以调整 ,……又如去年试制成功的高标号粘土水泥,今年已走出了实验室阶段,克服了工艺上的困难,成功地进行了大窑试生产,适用于承重结构,建成粘土水泥试验楼进行观察,并进入了系统研究硬化理论的阶段。③
这里多次提到的“粘土水泥”是一种什么建筑材料呢?它在六十年前清华的教育科研工作中,抑或在当年的教育改革中扮演什么角色呢?在《清华画刊》里专门有一篇对“300号石灰烧粘土水泥”的图文报道。文章说:
石灰烧粘土水泥是一种地方性的建筑材料。它的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原料到处都有。但是,过去的生产标号太低(150号),在适用范围上受很大限制。1958年,土木系师生在党的领导和有关单位的协助下,从实验室到小土窑,从低标号到高标号,对石灰烧粘土水泥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在大窑中稳定地生产了300号石灰烧粘土水泥,并制出了各种结构构件。同时,他们和北京市第二建筑公司合作,盖起了一座1000平方米的石灰烧粘土水泥试验楼,对使用情况进行观测和研究。在苏联专家雷比也夫的指导下,他们对石灰烧粘土水泥的水化和硬化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写出了生产工艺规程草案。1959年12月中旬,建筑工程部等单位在我校召开了技术鉴定会议,一致认为能够大量生产300号石灰烧粘土水泥,在国民经济上有很大价值,建议推广使用。④
在这篇报道中,附有五幅照片。其中一幅“教师、学生和工人在大窑中大量生产300号石灰烧粘土水泥”的照片介绍的是当年参与这项研制的主角;另一幅“在石灰烧粘土水泥技术鉴定会上,建筑工程部水泥科学研究院吴仲伟副院长在进行检查”的照片说明了此项研制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此外,在《科学研究剪影》的图文报道中,也有一幅照片,“土木系粘土水泥研究小组的同学正在用X射线研究粘土水泥的微观结构”。
这些图片给了我们今天了解1959年清华“土木人”的工作状态与精神面貌的难得机会和直观的影像,显得异常珍贵。图文中传达出的信息告诉我们:在六十年前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背景下,清华的教育科研在“大跃进”,土木系同样也在寻找适合“大跃进”的科研项目,而“300号石灰烧粘土水泥”的研制成功位居土木系科研“大跃进”获得的重要成果之首。
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人类从“穴居”到“屋居”的漫长过程就是人类文明诞生、发展历程的缩影,经过数以千年的演进,“建筑”(盖房子)已经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技能。建筑材料的发明、发展是关乎建筑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筑技术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总之,基于这样的逻辑关系,必然会得出认识:“建筑材料”很重要,研究建材是土木学科的天然使命之一,发明、发展新型建材也自然成为清华土木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
“水泥”作为人类经过长期生产实践而发明的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着密切关系。对中国人来说,“水泥”是舶来品,最早被称为“洋灰”,在清末“洋务运动”中兴建的唐山洋灰公司是中国水泥制造的鼻祖,而1906年就成为中国水泥发展的“元年”。在此后四十多年的社会动荡大环境中,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缓慢,到1949年全国的年产量只有66 万吨,可谓“微乎其微”。新中国成立后,水泥工业经过恢复生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建设新厂等几个阶段,到1957年全国水泥产量达到685万吨,比1952年增加了400万吨,是1949年的10倍。然而,这样的产量还是不能满足新中国日益发展的建设需求。正因为如此,当“粘土水泥”这种“无熟料水泥”一经问世,就因为它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生料制备”和“熟料烧成”两道工序,原料取材方便、工艺简单的特点引起了建筑界的广泛重视,特别是因为它符合“大干快上”的时代要求,在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针的思想指导下,被当年的清华土木系列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研究重点就不难被理解。
虽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图文并不够详细,不足以了解当年土木系研制“粘土水泥”的决策和实施具体过程,但在简单回顾中国水泥发展历史和建国初期水泥发展实际水平后,对当年土木系研制成功“300号石灰烧粘土水泥”的意义仍然能够有所感受。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水泥生产的第一大国,2018年中国水泥产量是21亿吨的“天文数字”,这里应该也有清华土木系1959年的贡献!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立场出发,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粘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水泥生产过程中要耗费巨量的粘土资源显然“不可持续”,当年水泥研制中取得的“革命性”成果必将被新时代发展来一次新的“革命”,这完全符合唯物辨证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向60年前的清华土木系前辈的努力探索以及取得的成果致敬,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反而激励今天的清华“土木人”懂得自己的历史责任,继续发扬前辈们的进取精神,为时代的进步,为“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做出新贡献。
二、《清华画报》封面人物——来晋炎
在1959年第2期《清华画报》的封面上,是两位年轻人的工作照片。照片的说明文字是:“土木系教师来晋炎和学生谢满若在进行某歌舞剧院的眺台模型试验”。⑤根据常识,能出现在封面上的人物,一定是有故事的。那么,这位“来晋炎”老师是什么来历,是什么事迹能让他成为“封面人物”呢?
从网上搜寻,首先发现一本由建筑工程出版社于1958年发行的《发扬独创精神—记清华大学学生“来晋炎”设计无线电桅杆塔新结构方案》的书,这说明他曾是清华的学生。再按照这个线索搜寻,又发现一本1958年《清华大学学报》第5卷第1期,标注是《1958年毕业生专号》,其中有一篇署名“来晋炎”的毕业论文《双斜杆轻型无线电桅杆塔的设计与结构试验》,表明作者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五年级”。在文章中,来晋炎说明这个项目是他为中央广播事业局“无线电桅杆塔”项目作的毕业设计。来晋炎属于1958届毕业生确定无疑。
他的这个毕业设计主要内容是:针对原国外设计的三角形腹杆体系的轻型塔,设计出双斜拉杆的新方案。这个方案经过九个结构方案和二十余种结点方案的比较,并先后经过建工部金属制造安装局、中央演播事案局、双桥预制厂、清华大学及冶金设计院等有关单位专家的审核鉴定,一致认为在技术上符合使用要求;之后又在华北金属结构制造厂制造构件,在清华大学进行试验,证明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完全超过设计中的理论分析。更重要的是,按照这个方案比国外设计的轻型塔节省钢材40%左右,每座塔只用11.4吨钢材,并且具有制造简单,可广泛推广等优点。
从这篇来晋炎的毕业论文中,可以看到项目指导老师是李少甫和孙元,并得到了钢木结构教研组、结构力学教研组、土建基地结构实验室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与指导。应该说这是土木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让毕业生“真刀真枪”进行毕业设计的蒋南翔式教育构想,在党组织的支持和工人师傅的热心帮助下,在各方协作下圆满完成的毕业设计项目,是“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模式的成功范例。可以想见,因为来晋炎的设计方案完全符合当时以“多、快、好、省”为核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并且产生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一经推出,立刻在清华乃至全社会引起轰动!
在一篇有关清华1958届的回忆文章中说,清华在1958年8月13日举行了一次“本届毕业生红专跃进展览会”。来晋炎设计的“无线电桅杆塔”,成为当年展览上的一个相当走红的作品。连周恩来总理来参观时都大感兴趣。当年校报《新清华》的记者实录了这一幕:来晋炎讲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桅杆塔要用七十多吨钢,而他的设计只用十一吨多,总理又仔细看了看模型说:“啊,差这么多!怎么省的?”来晋炎讲解了他的设计的特点后,总理又问:专家肯定了吗?来晋炎回答说:“肯定了,产业部门也已经采用”。看到这里,我的所有疑问都有了答案。原来,来晋炎老师曾经是清华1958年历史上的一个“风云人物”,毕业时获得“优秀毕业生奖章”,留校当老师那是顺理成章,成为《清华画报》的封面人物也就毫不为奇。
在1958年第18期《科学通报》杂志上,还刊登了来晋炎的另一篇文章《一个轻型桅杆塔的新设计——要敢想,敢做,敢同迷信、保守思想作斗争》。今天看来,这个标题有点长,也有点怪,但却是六十年前清华校园学术氛围和政治生态的真实放映,也折射出知识分子努力在“红”与“专”之间寻求平衡的微妙心理。1958届是院系调整后清华实行五年学制的第一批毕业生,也是在“又红又专”理念要求下培养出的第一批“红色工程师”。根据清华校史记载,8月28日在西大饭厅举行了1958届毕业典礼,共有1432名学生毕业(1953年入学的本科生为1703人)⑥。其中有20人获得了“优秀毕业生奖章”,有148人获得了“优良毕业生奖状”。据有关回忆,在获奖的毕业生中,土木系有27人。时任校长蒋南翔对这届毕业生寄予厚望,要求他们:“不管你们到什么地方,都要成为共产主义的播种者!”
在后来的岁月里,1958届毕业生与共和国一起经受了政治运动的磨难,“文革”十年内乱,也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巨浪滔天,社会巨大变革与经济腾飞发展。在他们中走出了4位工程院院士、3位科学院院士,但是更多的是总工程师一级的专业技术带头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蒋校长的希望。据了解,来晋炎老师1958年留校任教后,一直在清华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直至退休。如今屈指算来,他已经毕业61年,虽然已经80多岁了,但身体健康,热爱生活,喜好摄影。
三、《画报》之外的一代土木大师
1959年的《清华画报》用不少篇幅反映了清华土木人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的风貌,这也让我想起当年曾经撑起土木系教学与科研“一片天”的那些“土木大师”。我在拿到《清华画报》时,同样希望在上面看到他们在六十年前的信息。很可惜,前后翻遍,也没有找到一位土木系教授的身影和只言片语。虽然这个结果让我略感失望,但这种情况也激发了我希望了解那个时期土木系大师们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和精神状态的欲望。
要说清华土木系元老,知名度最高的非“陶葆楷”莫属。根据清华土木系的历史资料分析,陶葆楷(1906—1992)先生是担任土木系主任时间最长的一位。陶先生是清华学校1926年(丙寅级)毕业生,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卫生工程硕士学位。1931年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25岁即担任土木工程学系教授。此后在1940年担任西南联大土木工程学系系主任,1946年担任清华大学土木系系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又回清华,先后担任给排水教研究主任、土木系主任和土木建筑工程系主任,主持了土木系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与采暖通风等专业的建设,对各项教学环节的完善和实验的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那么,在1959年前后的那个时期,时年43岁的陶先生在干什么,在想什么?这是我最想知道的。通过大量检索,我找到了刊登在1959年《清华大学学报》上的两篇学术论文。第一篇《沼气池中粪便消化效能的研究》⑦,第二篇《利用污水培养绿藻并处理污水》⑧。这两篇论文都是陶葆楷先生在那个时期参加科研活动的佐证。这两个研究项目听起来都不那么“高、大、上”,与那个时代的主题词“大跃进”似乎毫不沾边,一般人根本没有任何概念,自然也不会引起领导和舆论的重视。
但仔细阅读后,我发现这两篇论文都是记录了旨在“变废为宝”、“消除污染”的真实科学研究项目,没有任何功利因素在内。以今天的认识和立场来看,我们会发现陶先生其实具有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环保”概念的时代,就已经注意到环境污染问题,并开始默默地进行基础性研究工作。能在那个“以政治标准衡量一切”的年代做到不随波逐流,趋炎附势,扎扎实实去干“出力不讨好”的基础工作,这需要多么强的信念定性,多么大的钻研决心呀!由此可见,在1977年他就能倡导并亲手在清华创立了国内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这绝不是一时冲动之举,而是基于长期以来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责任心使然。陶先生从事教育工作六十一年,用一生的心血为中国土木与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公认的中国卫生工程、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值得清华土木人、环保人永远纪念!
四、结语
从1959年开始的六十年,世界和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同样,清华土木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有的细微变化注定都有前因后果,所有的高楼大厦必然聚自杯土寸木。由此可以认为,1959年清华发生的一切都会在历史上继续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回忆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都会对后人的进步有所启发。能够与六十年前的《清华画报》邂逅,既有传奇色彩,也是缘分使然。能够通过解读清华土木人的历史信息,认识来晋炎老师这样当年的“红专典型”,了解“300号粘土水泥”的来龙去脉,致敬清华土木与环保学科的一代宗师陶葆楷,这是我的荣幸!愿我的善意能够为清华精神的传承发挥些许积极作用,为清华土木系的持续发展助力加油!这正是:
人类生存食为天,绿色发展殊关键;
自强不息无功利,厚德载物永流传!
(2019/8/25 撰写于上海)
————————————————————
①编者,《清华十年》,新清华编委会,《清华画报》,1959年第2期,1—5页
②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史馆,《清华大学图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第一版,103页
③编者,《科学研究的跃进》,新清华编委会,《清华画报》,1959年第2期,16—17页
④编者,《300号石灰烧粘土水泥》,新清华编委会,《清华画刊》,1960年第1期
⑤新清华编委会,《清华画报》,1959年第2期,封2
⑥《清华大学大事记》,清华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一百年》
⑦建科院市政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给排水教研室,参加者有陶葆楷、顾夏声、许泽美等,《清华大学学报》第6卷第2期,1959年4月,97—113页
⑧清华大学给排水教研室,执笔陶葆楷,《清华大学学报》第6卷第4期,1959年8月,75—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