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熊庆来慧识华罗庚

2009-04-14 |

1931年,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在《科学》杂志上读到一篇论文,这篇文章专门讨论“五次方程的不可解”问题,题目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

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出身的熊庆来被这篇论文吸引,越看越高兴,便问周围同事:“这个华罗庚是哪国留学生?”无人回答。熊庆来再问:“这人是在哪个大学教书的?”还是无人回答。过了一会儿,一位江苏籍的教师忽然想起他弟弟有个同学叫华罗庚,拿过杂志一看,果然是“华罗庚”三个字,便说:“这个华罗庚哪里是在什么大学教书!他只读过初中,听说在金坛中学当事务员。”当时,年方20岁的华罗庚在一所中学当会计,仅初中学历。但这位数学青年的低学历,没有抵挡住教授的爱才之心,他当即决定聘请华罗庚前往清华大学算学系担任资料员,月薪40元,希望能为华罗庚的数学兴趣提供优越的发展平台。熊庆来每每遇到难解的题目,便会大声喊道:“先生,你来一下,看看这道题目怎样解?”

此后5年时间里,华罗庚果然连续发表了十几篇数学论文。入清华大学后第二年,华罗庚升为助教;第四年升为教员,给一年级学生上微积分课。1936年,华罗庚得到中华文学教育基金会乙种资助金1200美金,赴英国剑桥留学深造一年。再后来的故事,或许不需要再说了。

显然,若无熊庆来先生的鼎力相助,破格提携华罗庚,想必华罗庚的人生轨迹是不可能得到如此大的改变的。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中学会计,要想进入中国数学的最高殿堂——清华大学算学系,再得到公费留学机会,难度几如登天。由此看来,没有熊庆来,自然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华罗庚。

熊庆来慧眼识人才,不仅仅成就了华罗庚的数学事业,更重要的是华罗庚在发挥其个人数学特长的同时,也为提高中国现代数学的层次与整体水平作出了贡献。人尽其才,不仅仅是为了其个人的价值实现;重视人才,就是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尊重。

1920年至1930年之间,不少青年像华罗庚这样得到著名学者相助,比如,梁漱溟执教北大哲学讲席(梁漱溟北大未考上蔡元培力聘),小学生沈从文执教上海公学(徐志摩推荐、胡适聘沈从文任讲师),无学位的陈寅恪进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梁启超力荐),中学毕业的钱穆入燕京执教(顾颉刚推荐)。

今天,我们还能为奇异之才的成长提供一条快速通道吗?当鲜花已开,再给予阳光雨露,只能是锦上添花而已。唯有识英才于未显处,助幼苗于初长时,才是为教之道、为教之难矣。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裴毅然)

转自 中国教育报 2009年4月12

相关新闻

  • 082015.10

    熊庆来教授一生的忠实记录——评《父亲熊庆来》

    熊庆来先生是我国函数论研究的一位先驱与主要开拓者,也是我国近代数学研究与高等数学教育的一位奠基者。

  • 012008.08
  • 232016.02

    被熊庆来的人生感动

    作为数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及“中国数学界的伯乐”,熊庆来的一生非常值得后人书写和研究。

  • 162020.12

    熊庆来和维纳来清华大学始末

    1913年留学法国、比利时同学合影,前排右起:熊庆来、使馆官员、李汝哲;后排左二秦教中实际上,邀请国外学者来清华讲学事,早在几年前父亲就有此打算,并得到学校的支持。1931年《清华周刊·向导专号》刊载的《算学系概况》中业已提及“前经校务会议通过,得添聘国外名教授一人,来校指导研究,惟以种种关系尚未聘就。”陈省身也回...

  • 192015.03
  • 142008.07
  • 142009.05
  • 262015.08
  • 312021.12

    华罗庚在西南联大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爱国心切的华罗庚谢绝好友挽留,从英国剑桥大学毅然回国,1938年到达已搬迁到昆明的西南联大。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在这里度过了近8年的时光。发表20多篇论文,完成两部数学史上的经典专著,在自守函数和矩阵几何研究上开辟新的领域,培养了王湘浩、钟开莱、王宪钟、朱德祥等几十位新中国院士或著名学者,并和闻一多、俞大维结下深厚友谊。一此时的西南联大,原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

  • 012009.01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