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冯至与吴宓的交谊

2009-04-03 |

当年驱车同奔西

吴宓(18941978

冯至(19051993

冯至与吴宓的交谊,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旅途初识;昆明同事;星散东西。我总觉得,就现代中国对外国文化的认知来说,各个不同专业学者之间的交流一定是非常有趣而且富有启迪的,但这样的材料不太好寻找。我们有时过于拘泥现有的学科疆界,而压抑了人际之间的“对面交流”,但恰恰是后者,往往更能显示出学科互动的知识趣味。曾有论者提及过西南联大时代钱穆、程千帆、吴组缃、金岳霖等在珞珈山下的“四英聚会”。这里想提及的则是两个外国文学学术史上非常重要,却不同学科的人物——吴宓与冯至。

作为学衡派代表人物的吴宓,因为陈寅恪的关系,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当年,吴宓任教清华之时,冯至还在北大德文系做学生。说两人是师生辈的关系,大致不错。1921年,吴宓留美归来,毅然为理想而抛弃高薪任职于南京高师,初步创下学衡派的辉煌事业,在短暂停留东北大学之后,1925年复归于清华。而冯至则于1921年考入北大预科,不久转入本科德文系学习,1927年毕业后,北行哈尔滨,有过一段担任中学国文教师的生涯。巧合在于,日后冯至考取河北省公费留学资格,得以赴德留学;而吴宓则获得清华大学的资助,以教授身份游历欧洲,目的地则首先是英国伦敦。

1930年9月12至26日间,他们同乘一辆列车赴欧洲。吴宓此时为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冯至则刚从北大毕业三年。两人所治专业,一为英国文学,一为德国文学,倒也算是大同行。此时,一赴英伦,一去德京,也是相当。冯至留学海德堡,在柏林下车;吴宓还要跨洋过海,奔赴伦敦。同车半月,这旅途时光究竟如何打发,其实颇值得研究。当然,同行者除吴宓、冯至两人之外,还有清华大学高才生陶燠民、河北省公费生王庆昌等。那时的他们,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此时的吴宓,不过36岁,正是意气风发;而冯至,仅25岁,虽是毕业不久,但已有诗名,其叙事诗与抒情诗成就都相当突出。对这段经历,冯至曾一笔带过:“十余日朝夕相处,得以聆听他的教诲。”不过,吴宓却对这段旅程有比较详细的日记记录,除了办理各种护照手续之外,“早晚则在车室中自进食,切肉割面包,笑谈极乐”。另有《欧游杂诗》记录,颇有趣。924那天,吴宓等在莫斯科站下车后错过自己的火车,后雇马车赶上,欣喜若狂。晚上与冯至随同行的德国人Steybe及所雇的俄国少女导游,“入市,在大街游观”。在这种过程中,彼此之间不可能没有思想上的交流,可惜日记没有具体的记载。

吴宓虽是留美归来,但他在哈佛师从白璧德,所瞻仰的是人文主义传统的路子。所以说,他与冯至的日耳曼思维,还是不乏共同语言的。这就是欧洲思想的共生性,而且吴宓看来是能通德语的,吴宓日记1927927记载:“晚,陈寅恪来。劝读德文,俾可多读要籍。”可见,在陈寅恪、吴宓那代人的心目中,德文地位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其多有“要籍”。所谓“要籍”,不外乎是具有学术思想重要意义的经典之作。

1935年,冯至留德归来,少不了拜望前辈。吴宓仍执鞭于清华,此时刚出版了《吴宓诗集》,自然奉赠一册。两人的交谊不仅是学者之交,而且有诗人之谊。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冯至可是“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西南联大时代,两人的交往更说明了此点。1943年,冯至访吴宓于其住所,居于顶楼的吴宓“甚感孤寂”,取出一组《五十生日诗》,共十四首。冯至拜读之下,甚为感慨,认为这组诗“抒发了他生平的理想、抱负和痛苦”,也体现了他“为人特立独行、为文一丝不苟的精神”。  

1950年代之后,吴宓由清华而往四川,在西南师院度过了他将近三十载光阴的余年碎影。冯至则成为外国文学学科群的领袖人物。由北大西语系主任到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冯至在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的地位,非但是吴宓,就是他自己的授业之师、北大德文系主任杨丙辰,都无法相提并论。时代造人,造化弄人,信然也。不知道“春风得意”的冯至,有没有想过师生间的“景况迥异”?  

或许正是有这样的前缘,才会有日后的“仗义执言”。“文革”之后,作为中国外国文学学术界领袖的冯至,率先发起的要求正是给吴宓平反。冯至对他的盖棺论定是:“总观吴先生(指吴宓,笔者注)的一生,他忠于他的主张,尽管他的主张不完全符合实际;他忠于爱情,尽管爱情遇到挫折和失败;他忠于他的理想,尽管理想难以实现,但他始终如一,耿介执著,从未依附过任何权势,或随风向而转移——这品格是十分可贵的。”1970年代后期的中国知识分子,多半开始对自己进行反思以及做补救性的工作。冯至也应该算是其中之一,他虽然在“文革”中也受到冲击,但总体来说,应该算是比较风平浪静的;同时他也有自我反思意识,这一点值得肯定,尤其是从学科史与学术史的层面上来看。

老年冯至

如果说,在外国文学的学术史上,吴宓的主要功绩在于参与建构清华外文系的学术传统;那么冯至的成就,在领导北大西语系之外,主要还是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学术传统的建构,乃至对全国学界的引领之功。从1946年到1964年,冯至虽然试图继续建构北大西方文学的学术传统,但由于时代的特殊状况,只能说是尽量维持而已,很难说有很大的成就。两人学术背景不同,发挥功用的时代也有异,但择取外来资源的路径则相近,而内中不同取径的路向又恰是可以成互补功用的(英、德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本身就足以为借鉴),遗憾的是,从现有材料和两人日后的发展来说,这个方面的自觉意识好像不太够。所以,这两代人的不同际遇,固然值得感慨,但两代人之间文化资源和学术路径的互动可能,其实更是耐人寻味。毕竟,作为学者,我们应当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提升我们学术与思想的可能。设若如此,吴宓、冯至的交谊与遗憾,或许为我们学术视域的敞开与进路,提供非常有益的经验。(叶隽)

转自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2009年4月2

相关新闻

  • 272016.09

    钱钟书杨绛夫妇与李健吾的文学渊源

    李健吾、钱钟书皆为学贯中西、成果丰硕、集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于一身的学者型作家、作家型学者,他们在创作与治学之间游刃有余,皆取得卓越成就。他们的人生轨迹....

  • 062017.01

    英年早逝的史家丁则良

    丁则良实在是纯正天真而容不得半点虚假的人,惟其如此,他可以放弃已有小成的宋史而新起炉灶改治苏俄史,他敢于指正吕振羽的史著,他敢于批评东北人大存在的问题....

  • 132007.11
  • 082024.10

    吴宓诲人不倦

    吴宓上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吴宓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来到教室。他通常穿一件灰布长袍,左手抱书,右手拄圆木手杖,走起路来直挺挺的。放好东西,他先凭记忆在黑板上书写讲义提纲。开讲后,根本不看教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每每讲到得意处,他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最为精彩的,是讲授欧洲文学史课。他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将西方文学的发展同中国...

  • 262018.06

    吴宓的一条座右铭

    “不苟”,就是为人处事认真、诚信,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吴宓对在乐山做生意的老乡们的希望,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 132016.12

    吴宓与《武汉日报》的因缘与纠葛

    长期以来,学界但凡论及吴宓的编辑事业总以《学衡》与《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例。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他还编过《武汉日报•文学....

  • 162020.11

    吴宓的国学观

    吴宓是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人。他在1922—1933年间主编《学衡》杂志,践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学术宗旨;1925年参与筹办并实际主....

  • 202020.08

    吴宓:“博雅”教育倡导者

    吴宓(1894-1978),字雨僧,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尊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留美期间,他对19世...

  • 152009.06
  • 232009.07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