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德(1950土木)
我是重庆人,1946年高中毕业,报考了西南联大回迁平津三校全国统考中的清华大学并有幸被录取,因故未能北上,次年方圆了清华梦。1950年1月,我奉调参加人民海军,准备解放台湾。所以,我比大多数校友入学晚、离校早,在清华仅两年多时间,也还称得上是“解放战争时期清华老校友”。就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所学所见所为获益颇深。母校使我不仅获得牢固的基础课知识,给了我离校学习和从事任何陌生工作的信心和力量。还通过学习革命理论,参加反蒋爱国学生运动,培育了追求真理的信念,加入了党的地下外围组织,奠定了终生奋斗的革命目标。这一切,得益于母校传统精神的熏陶,博学多才老师的教诲,热情奋发同学的帮助。这种精神使我终生难忘,时刻激励着我踏实做事,诚恳对人,只讲奉献,不计得失的无怨无悔的决心和行动,贯穿在我离校后的海校学习期、部队基层与领导机关工作期和离休后发挥余热期的各种工作中。
何明德学长一九五二年军照
何老学长80岁寿辰与夫人合影
一、战胜艰苦劳累,完成两年多时间的海校军事学习和生活(1950.1~1952.6)
1950年1月,我们10多位清华校友会同从北大、交大、浙大、西北工大等全国高等院校调集的同学一起,在沈阳通过苏联专家的严格考试和体检合格,分配到新中国第一所正规海军学校——大连海校第一期本科班学习。我们二年制(有的分入三年制)指挥系的31人中,有7位清华同学(土木3、化工3、化学1),其余清华同学(电机、机械等系)分入轮机系。从此,开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极端严格的军事学习和生活。为了尽快掌握海军技术和实现民变军的转变:突击学习海军战术、技术、装备等20多门课程的理论与技能,白天上课,晚上自习;起居作息均用秒表计时完成;没有星期天,没有寒暑假,禁止与外界通信通话;头顶烈日在大海学游泳、划舢舨,在操场练队列;在零下20多度的凛烈寒风中列队行进,集合训话不许戴手套;海上实习,要克服风大浪高、舰船颠簸、晕船呕吐、饮食难进的窘境,坚持一丝不苟地作业或操练,做到练思想、练作风、练技术、练战术,从难从严,全面提高。历经两年多的磨练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考试,较好地完成了学业,正式成为一名海军初级指挥军官。
二、勇挑重担,肩负海军航海训练、院校教育和辞书编纂工作34年的峥嵘岁月(1952.6~1986.5)
海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军舰上任航海战术部门长工作,带领战士在各种条件下保证舰艇航行安全。钢铁的舰体,夏热冬凉远超陆地,有时连续几个月在海上昼夜不停地航行,意志和技术均得到锻炼和考验。1956年5月,我奉命从基层直接调到海军最高领导机关的军训部工作,范围广、难度大、要求高。这期间:我随舰艇驶遍了黄渤东南四海及沿岸的港湾锚地,亲身参加了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首次巡航西沙群岛(1959.3)和南沙群岛(1983.5),到达祖国最南疆的曾母暗沙,宣扬了国威、军威,展示了我人民海军保卫祖国海防和海洋权益的决心与实力;组织过海军全军航海专业技术大比武(1964.10),组织力量编写了航海专业训练大纲和实施方法、技术操作标准、独立合格标准以及舰艇编队运动规则等多种训练文书和规章制度,有的至今沿用;参加了1958年炮击金门的指挥工作和1965年的“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1974年的“西沙海战”等实战总结;组织过舰艇长、航海教员,部门长的海上航行拉练和出国远航训练,培养了航海人才;经历过生死攸关的考验,绝处逢生,化险为夷;还多次随领导机关工作组检查舰艇远航和战备工作。每年下部队工作百余天,最多时达九个月。
正当工作得心应手、情况熟悉、颇为自得的时候,1979年5月,突然奉命改行从事与部队训练迥然不同的院校教育工作。一切从零开始学起,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经四年时间,熟悉了当时海军10多所院校各自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师资水平、校舍建设、教学设备等的状况,会同领导机关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海军院校招生工作。1984年,中央军委决定编纂出版我国第一部现代型专业性军事百科全书,各军、兵种分别成立百科编辑室协助军事科学院百科部开展工作。我再次奉命改行调任海军百科编辑室主任,接受这种陌生工作的重大挑战,欲罢不能,咬牙承担。工作更繁重,任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百科全书一般认为是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含盖古今中外的军事思想、军事学术、军队政治工作、军事技术、军事历史、军事地理等门类的内容,政治性、政策性、准确性极强,是要经得起社会和历史检验的工具书,是代表国家、军队最高权威的巨著,每个条目的观点、内容都须有验证资料,用词用语(俗称百科语言)都要求按规范体例,远远不同于一般文责自负的学术论文。我深恐力不从心,有负领导重托,思想压力很大,一度萌生拒不接受,但考虑有清华精神为支柱,有领导的信任和同志们的帮助,工作的迫切需要,鼓起勇气领受了任务,从边干边学到逐步掌握要领。与此同时,还接受聘任为海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的委员和海军军事学术研究委员会的委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两年后的1986年,年届60离职休养。度过在职工作34年的峥嵘岁月。
三、壮心不已,发挥余热12年(1986.5~1998)
我已年大体弱退居二线,本想颐养天年,但组织上要求我继续担起编纂、编辑和撰写大量辞书的工作,出于党员的组织性和责任感,我欣然领受。在军内的辞书中,我承担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人民解放军用主题词表》、《主题词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中有关海军的部分条(词)目的撰写工作;担任《海军大词典》、《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的全书副主编兼海军地理门类的主编,包括海军地理学、中国海军地理、世界海军地理、军事海洋学、军事海洋测绘学等五个学科共计近800条、80万字、248幅图表照片的撰写和审编工作。为达到准确可靠的目的,查阅了国家图书馆中的苏、美、英、日等国的百科全书,走访了青岛海洋大学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知名教授、专家,每个条目写出后,要通过各级初审、复审、终审,反复修改方能定稿。在军外全国性的辞书中,受上海辞书出版社之聘参与撰写《辞海》1999年版中有关海军的部分词目工作;受中国航海学会之聘承担了《中国航海史·现代部分》书中“军事航海”一章的撰写和编辑工作,共10节,约5万字,图表27幅。1997年,我根据英国著名的军事刊物《世界军事力量对比》(The Military Blance)和《詹氏战舰年鉴》(Jane's Fighting Ships)两书中摘译编辑了《中国近海11个周边国家的海军最新情况·附台湾地区的海军情况》和《世界各国的海军基地·附台湾海军基地》两本资料,花了不少的精力,可惜因故未能正式出版,至今存在家中,只作纪念。直到1998年突患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抢救复愈后,才悻悻地离开工作岗位,时年72岁。
综观我的一生,无论在海校两年多学习、在职工作34年或离休后发挥余热12年中,我是在党的教育和清华精神的鼓舞下,尽管几次调动改行,仍能在夜以继日、呕心呖血、自讨苦吃、自得其乐中度过。虽无显赫成就却有不少平凡业绩,获得多次军内外单位的奖励。工作中也受到过挫折,有过委屈,但都坚持党性原则,牢记母校精神,坦然应对,为党为人民海军建设尽了自己一份力量,也为母校争了光。为此也颇为自慰、自豪。如今,两位土木系到海校的同学(曾繁宇、何芳田)和两位在清华同宿舍的校友(余季安、申震亚)都相继与世长辞,我已年届八十,仍决心革命理想不动摇,信念不衰减,本色不改变,时刻关心党、国家、军队和母校的大事,随时听从召唤,遵纪守法,教育好后代,生命不息,践行清华精神不止。正是: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同窗友谊地久天长,耄耋之年壮心不已,心宽体健欢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