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闻一多解《诗经》:先民的情欲之歌

2008-09-01 |

来源:广州日报 2008830

汪曾祺在回忆西南联大的文章中说,闻一多讲唐诗最叫座。闻一多最赞赏五言绝句,认为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精品,二十个字就是二十个仙人,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汪曾祺说:能够像闻一多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因为先生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而且对西方美术十分了解,因此能将诗与画联系起来讲解,给学生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很多人了解作为诗人和民主斗士的闻一多,不了解作为学者和画家的闻一多。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一睹他讲唐诗之风采,但读他研究古诗成果的精选本《古诗神韵》(该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086月出版)——可以弥补这个遗憾。

《古诗神韵》分为四辑:诗经新解,楚辞杂记,唐诗杂论,诗律研究,篇篇可见闻一多的才情和性情。比如《说鱼》这一篇,曾发表在陶云逵主编的《边疆人文》上。闻一多在《说鱼·探源》中写道:

种族的繁衍如此被重视,而鱼是生殖力最强的一种生物,所以在古代青年男女间,若称对方为鱼,那就等于说:你是我最理想的配偶!

闻一多从民俗、民谣和古诗中,考释鱼的隐语,指出古诗和民歌中,鱼为配偶、情侣之意,打鱼、钓鱼隐指求偶,烹鱼、吃鱼喻合欢或结配。以我们熟悉的汉乐府民歌《江南》为例,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之句,在闻一多看来,鱼喻男,莲喻女,鱼与莲戏,是一种恋爱的舞蹈,是原始繁殖仪式的变形。唐代的女诗人还解此诗的风情,鱼玄机《寓言诗》曰:芙蓉叶下鱼戏,虫带虫东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采莲是一种文化仪式,一种求爱风俗,我们被教科书中解释的采莲劳动场景骗了,不读闻一多的《说鱼》,还被蒙在鼓里呢。

《古诗神韵》收录了闻一多写于1941年的《宫体诗的自赎》,这文是为躲避日军空袭,闻一多从昆明疏散到郊区陈家营时所作。读此文,想起闻一多和汪曾祺的趣事。

在西南联大,汪曾祺当枪手,为同学代写了一篇关于李贺的诗论给闻一多。这文章说,别人的诗都是在白底子上画画,李贺的诗是在黑底子上画画,所以颜色特别浓烈,大为闻一多激赏。闻一多说,这文章写得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

我以为,《古诗神韵》中精彩的部分诗经新解,新诗人以人情人性解读先民的情欲,将《诗经》中的一面聚焦呈现。闻一多将《诗经》中有关情欲的诗句分门别类摘录出来,归成明言性交隐喻性交暗示性交联想性交象征性交五类,从而撩开了它的面纱,还原了中国早期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他动用古文字学、古声韵学,研究诗经中的性欲,指出《野有蔓草》《溱洧》是讲性交的。在《诗经的性欲观》文末,他说:认清了《左传》是一部秽史,《诗经》是一部淫诗,我们才能看到春秋时代的真面目。接下来可见闻一多的冷幽默:原始时代本来就是那一回事。也不要提原始时代了,咱们这开化的二十世纪还不是一样的?我们应该惊讶的,倒是《诗经》怎么没有更淫一点!

1933年,闻一多住进清华西院46号,书斋名为匡斋。查《闻一多年谱长编》,语出《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语诗,解人颐。闻一多以匡衡自许,的确是解人颐。《匡斋尺牍》里论《诗经·芣苡》,发前人未发,观点独特,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芣苡本是多籽的车前草,每逢秋季,田间道旁边处处可见,生命力极强。闻一多从清代朴学的训诂法入手,借助现代生物学观点,发现芣苡的本意是胚胎,因有宜子的功用,方被初民社会作为性本能的演出。接着,他又运用社会学方法,指出《苤苡篇》实际上是隐喻了妇女在种族繁衍上的作用。闻一多以深厚的学养、诗人的敏感研究古诗,可谓明心见

闻一多特别欣赏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誉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首诗有浓厚的唯美倾向,却带有几分虚无颓唐的意味,让我们看到他作为民主斗士金刚怒目的另外一面。他的选择,他的悲壮的归宿,也令人有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碣石潇湘无限路之感。(作者:柳已青)

相关新闻

  • 152021.07

    闻一多和自己的歌

    母亲生前每忆及父亲,总不愿过多涉及自己及家庭私事。许多时候,是经过我们再三追问,她才谈起一点的。那炉边的回忆,也往往变成了我的“采访”。她总觉得自己和父亲的差距太大,不愿因自己而影响父亲的光辉。常说:“我配不上你爸,我真恨自己没有文化,没有能力。”“我算个什么,什么都没有,他那么喜欢我。”

  • 142015.10

    西南联大中文系:闻一多讲诗经,朱自清考宋诗,沈从文教创作

    西南联大只存在了不满九年的时间,但前后任教的教授有朱自清、闻一多等三百余人,大一的国文课更是精彩绝伦。大一国文课是面向全校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从19....

  • 202019.08

    王康与闻一多

    今年是闻一多诞辰120周年,本文记叙了王康与闻一多交往过程和为其立传的始末,以资纪念。

  • 112021.10

    闻一多致梁实秋便笺浅释

    稍具现代文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闻一多(1899—1946)与梁实秋(1903—1987)在清华学堂学生时代是志同道合的挚友,以此为起点,二人的事迹、行迹多有重合和交集,并保持了长期的友谊。梁实秋先生之女梁文蔷所著《春华秋实——梁实秋幼女忆往昔》“家中新发现的闻一多海外遗痕”一节,刊出闻一多先生致梁实秋手书便笺一页,为此前所未见。现将便笺稍加释读,请方家教正。

  • 242018.08

    闻一多怎样讲课

    1925年11月2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成立,闻一多参与筹备,并担任美术史课老师,这应该是闻一多教书生涯的开始。

  • 212022.06

    最刚烈的勇士,有最柔软的心肠∣“父亲闻一多”

    近日,“红烛颂:闻一多、闻立鹏艺术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在这场父子二人的作品展上,观众很容易便能察觉到一种传承的流动,看到诗人、学者、民主斗士之外的“艺术家闻一多”。同时,从照片、信札和闻立鹏的画作与讲述中,人们还会看到“父亲闻一多”的形象,并惊讶地发现:最刚烈的勇士,原来有一副最柔软的心肠▲闻一多全家在云南昆明住宅前合影,左起三子闻立鹏、闻一多、长子闻立鹤、夫人高孝贞、小女儿闻惠...

  • 052019.09

    闻一多读书

    闻一多虽然在47岁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但其著书立说甚丰,著作估计有500万字。闻一多还博学多才,除新诗与古典文学研究外,在美术、戏剧、书法、篆刻等方面....

  • 142016.07

    闻一多拒绝做官

    从本质上看,闻一多是个激情澎湃的知识分子,按照他的诗人脾性,他会循规蹈矩安安稳稳地过一生?

  • 302024.08

    闻一多:至真至纯 良善同行

    纪念闻一多诞辰125周年——提及闻一多,那个拍案而起、怒发冲冠的爱国民主战士形象跃然眼前。论为人,金刚怒目、铮铮铁骨、热情似火的诗人闻一多,已经成为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伟岸形象。论为文,《红烛》之炽热,《死水》之深沉,都是文学史上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回望闻一多的一生,至真至纯、良善同行是他生命的熠熠底色,也是他为人为文的可贵美德。闻一多(1899—1946年)“我们只能够并且应当在旧的基石上建...

  • 302024.08

    《光明日报》上的闻一多足迹

    《光明日报》上的闻一多足迹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