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清华学子读书不忘救国,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将自身成长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清华学生为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积极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许多人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乃至宝贵的生命。
在早期的清华,由于学生年幼,学校也不鼓励学生与闻政治,加之清华课业负担繁重,因此学生较多专注学业,无暇参加各类政治运动。随着学生年龄逐渐增长,以及国内外局势日渐变化,清华学生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参与社会政治和学校管理的热情日益高涨,学生运动逐渐开展。清华学生积极参与到“五四”运动、“三·一八”游行请愿、“一二·九”运动、“一二·一”运动等伟大的学生爱国运动中去。
从“五四”到“三·一八”
1919年5月4日,北京城内爆发了划时代的“五四”运动,学生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清华同学与其他学校学生一道,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的爱国运动。
伴随着“五四”运动,各种新思潮涌入清华园,引起了广泛的评议和辩论,促进了清华学生的觉醒,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开始积极探求救国救民之路。梁实秋曾指出:“‘五四’运动原是一个短暂的爱国运动,热烈的,自发的,纯洁的,‘如击石火,似闪电光’,很快的就过去了。可是年轻的学生们经此刺激震动而突然觉醒了,登时表现出一股蓬蓬勃勃的朝气,好像是蕴藏压抑多年的情绪与生活力,一旦获得了迸发奔放的机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沛然而莫之能御。”
1923年清华学生成立“唯真学会”,施滉、冀朝鼎、徐永煐、梅汝璈等及女师大附中学生罗静宜等8人,还成立了名为“超桃”的秘密核心组织,提出了“政治救国”的主张,寻求马克思主义真理。
1926年初,北京群众运动有了更大发展,群众的爱国热情更加高涨。3月13日,清华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周年大会,请李大钊、陈毅同志来校演讲。李大钊做了《孙中山在中国民族革命历史上之位置》的演讲,他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在中国民族革命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指出孙中山在1924年改组国民党,“容纳中国共产党的分子,使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与世界革命运动,联成一体。……使少数革命的知识阶级的党,过渡而成为浩大的普遍的国民群众的党”。孙中山先生“把革命的基础,深植于本国民众,广结于世界民众”。陈毅同志在演讲中驳斥了反动派对共产主义的污蔑,指出人类不应该有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而应平等相待。这次演讲大大鼓舞了同学们的革命志气。
3月18日,北京各界民众为反日本等帝国主义入侵和干涉我国内政游行请愿,却遭到当时段祺瑞政府的镇压,47人惨死、200余人受伤,这就是震动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在这次惨案中,清华学生20余人受伤,冲在最前列的韦杰三因伤势过重于3月21日牺牲,年仅23岁。他临终遗言:“我心甚安,可是中国要快强起来呀!”
同学们将韦杰三烈士遗骨安葬于“水木清华”北山之麓,又从圆明园废墟上移来断石柱,竖立在烈士原来的墓址,寄托对烈士的哀思。朱自清先生曾著文《哀韦杰三君》,写道:“……他终于在离开我们之前,写了那样平静的两句话给校长;他那两句话包蕴着无穷的悲哀,这是静默的悲哀!”
韦杰三
经过从“五四”到“五卅”,再到“三·一八”一系列革命风暴的洗礼,清华学生思想觉悟大为提高。有学生说:“‘五四’运动,霹雳一声,而外人侵略我之实况,因以宣示全国,家谕户晓,全国国民始有国家之自觉,国民自身之自觉。民气磅礴,不可复遏,政府当局及世界各国,始知我国民气之不可畏,而稍戢其暴虐强顽之野心。自来年年继续,绵延不断,迄今年‘五卅’惨剧发生,全国沸腾,经数月宣传呼号之结束,国家观念之自觉益益深,国民自身之觉悟益益著。”
“三·一八”以后,在清华学生中锻炼出了第一批共产党员。1926年11月,清华正式成立了中共清华大学第一个支部。
“一二·九”运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挑起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全面抗日战争。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第二天,清华学生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同时并建议北平各大学召开学生代表大会,成立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统一和集中组织学生界的抗日救国力量。
1934-1935年清华学生开展抗日运动的学生代表,前排右六为吕若谦(政治学系1935级),后排左五为姚依林(原名姚克广,是当时北平学联负责人之一)
清华有400多名学生组成“战时工作准备队”,13位同学加入了东北义勇军,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其中,共产党员张甲洲和于天放告别清华,奔赴日军占领的黑龙江省巴彦县,组织抗日游击队。12月,清华、燕京等校联合组成200多人的北平学生南下请愿团奔赴南京,要求政府抗日。
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富饶的东北三省很快便沦于敌手。面对日寇的侵略,共产党领导广大爱国学生进行对外反侵略、对内反妥协的斗争。正如清华学子陆璀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全欧华侨抗日救国大会上慷慨陈辞那样:“中华民族空前的危机把我们学生从课堂召唤到街头,从书本引导到斗争。”“我们明知道我们是处于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的枪尖之下,我们明知道我们要起来的话,生命安全毫无保障,可是,为了要救我们中华民族的危机,为了不能忍受我们祖国被人宰割,我们是不顾面对着刀枪鼎镬,站起来了。”“我们的纲领只有一个:抗日救国。我们的要求也只有一个:抗日救国。我们的行动也只有一个:抗日救国!”
中国的贞德——陆璀
1935年秋,山东发生大水灾,北平地下党组织发起开展救灾活动,成立“山东水灾赈济会”,清华学生姚依林(姚克广)被选为秘书长。在清华也成立了赈济会分会。共产党利用这一公开合法的形式,进一步团结了广大中间群众;同时,成立了清华大学救国委员会。在此基础上,11月18日,成立了秘密的“北平市学生联合会”,学联总部设在清华。12月3日,清华举行了全体学生大会,会上经过激烈的争辩,进步同学驳倒了国民党学生所说的“请愿游行就是反对领袖”的言论,一致通过了“通电全国反对一切伪组织、伪自治”的决议。同一天,北平学联也召开了代表大会,通过了“发通电表示否认任何假借民意之自治运动”和“联络北平市各大中学校发起大规模请愿”两决议案,并在组织上决定城里由中国学院和东北大学带头,城外由清华和燕京率领。
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学校的学生自治会联合发表了《北平各校通电》,呼吁“今日而欲求生路,唯有动员全国抵抗之一途”。12月8日,学联又在燕京召开各校代表大会,议定了请愿的具体时间和路线。此时,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蒋南翔草拟了清华大学救国委员会《告全国民众书》,喊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震撼人心的吼声,疾呼:“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全国大众,大家赶快联合起来!我们的目标是同一的:自己起来保卫自己的民族!我们的胸怀是光明的:要以血肉头颅换取我们的自由!”
1935年12月9日,天刚拂晓,青年学生们冒着严寒按预定计划行动起来。清华同学清晨7时集合,带着连夜赶制的旗帜和标语,徒步沿平绥路向西直门进发。9时左右到达西直门,与燕京等校学生汇合。但是当局紧闭城门,阻挠同学进城。领队决定留大部分人员在西直门外城墙边,召开群众大会作抗日宣传。傍晚,清华游行队伍回校,同学们义愤填膺地表示:“我们不能白回去,一定要用更大的示威行动来回答他们。”
城内,游行的队伍也受到了武装警察的阻挠和镇压,游行队伍最终还是被军警打散了,在激烈搏斗过的大街上,结了一层冰,晶莹的冰水里渗透着爱国学生的斑斑血迹。
12月16日,北平城再次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由清华、燕京率领的城外大队,拂晓即出发。8时左右到达西直门受阻,转向阜成门又被拒,再奔到西便门;愤怒至极的爱国青年齐心协力,用钢铁般的双臂硬是撞开了紧闭的城门,涌进城来,到达天桥,与其他学校学生会合。在天桥,有两万多市民和一万多学生举行市民大会,通过几个决议案,并按原计划到外交大楼示威。游行队伍以清华大学为先导,队伍在正阳门受阻后转到宣武门,又受阻于城门外。学生队伍多次试图冲开城门,相持中,清华女学生陆璀贴着地面爬进了城门。她迅速地跳了起来,把一根铁门栓抽下,又用手去拧动扣住门环的铁丝,向城外高呼:“冲呀,冲进来呀!”立即就被赶来的军警抓去了,遭到他们一顿拳打脚踢。陆璀毫无惧色,大声质问军警:“我们都是中国人,为什么要打人!”当时美国进步记者斯诺正在现场拍照,他跟踪陆璀到警察所,并对她进行采访,当即发出一条新闻。第二天,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大标题是“5000中国人奋起反对日本统治,警察击倒60”,副标题是“北平学生被打,‘贞德’被捕”。把陆璀誉为“中国的贞德”,这个报道迅速传遍世界,引起世界舆论的关注。
在16日这天,全市学生共有二三十人被捕,近400人受伤。反动当局的暴行,激起了市民群众的义愤,极大地教育了广大学生和各阶层人士。
北平爱国学生的示威游行,震撼了中华大地,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国际学生联合会号召:“中国学生的斗争,也是我们的斗争!”
“一二·一六”示威之后,1936年2月1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北平正式成立,它是抗日民主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1937年春天,民先队建立了全国总队部,清华大学的李昌当选为总队长。民先队的成立及发展,把“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3月,清华党支部书记杨学诚、全国“民先”总队长李昌等还作为北平党的代表奔赴延安,参加了5月2~14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返回北平后,他们带来的党的最新指示,有力地促进了北平学生爱国运动的发展。
“一二·九”运动为伟大的抗日战争做了准备,使平津数十万青年获得了空前的政治觉悟与组织锻炼,把全国青年从沉睡的状态中唤醒,教育和锻炼了中国整个的年轻一代。毛泽东高度评价:“一二·九运动,它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一二·九’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
运动之后,清华学子当中的许多人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前线。其中,张甲洲、杨学诚、黄诚、纪毓秀、凌则之等为祖国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姚依林、宋平、蒋南翔、荣高棠、李昌、张承先、康世恩等锻炼成长,先后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后来,蒋南翔写下一首自述诗,朴素而感人地叙述了他参加“一二·九”运动的情况。诗中写道:
奋力为前驱,开路披荆棘。春夏勤播种,秋冬号角鸣。
寒冬十二月,慷慨传檄文。搏战危城下,不辞冒锋刃。
踊跃齐冲锋,突破西便门。古城起风暴,举国奋人心。
救亡宣传团,跋涉下农村。建队高碑店,抗击伪宪警。
…… 星星地下火,曾为举火人。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又挑起“卢沟桥事变”,7月29日北平陷落。0中共北平市委决定由蒋南翔、杨学诚、黄诚、李昌等负责平津流亡学生工作。他们决定以“平津流亡同学会”的名义组织学生撤离北平。撤离学生中,有的北上抗日;有的南下发动群众,传播救亡种子;有的去长沙,入长沙临时大学继续学习。
“一二·一”运动
1937年,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南迁,在长沙组建长沙临时大学。翌年,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联大学生发扬三校光荣的爱国传统,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开展,被誉为大后方的“民主堡垒”。其中,联大后期爆发的“一二·一”运动,意义尤为重大。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企盼已久的胜利;但很快,全国又面临内战的危险。为了反对国民党政府当局的反动统治,11月26日,联大宣布罢课,昆明其他学校也酝酿罢课。
12月1日,政府当局阻挠罢课阴谋失败后便派大批特务进校大打出手,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联大附中、南菁中学等学校打死联大学生潘琰(女)、李鲁连和南菁中学教员于再、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另打伤29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一二?一”运动公葬典礼
政府当局的暴行激起了广大师生的斗争怒火。从12月4日起,全市大中学教师400多人公开声明“无限期罢教,直到学生复课为之”。并从12月4日起举行“四烈士”公祭,在一个半月公祭时间内,约有15万人次、700多社会团体参加祭奠,而当时昆明人口仅约30万。经过一个月的斗争,运动取得很大成绩,在全国掀起了反内战争民主的高潮,鼓舞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广大人民起来和反动派作斗争,揭开了抗战胜利后学生运动的序幕。
1946年3月17日,昆明市学联举行“一二·一”运动的最后一次活动——“四烈士”的大出殡。这次活动,成为又一次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示威游行。昆明3万余名大中学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出殡队伍,佩戴黑纱白花,庄严肃穆走过昆明街头,沿途散发《告全国同胞书》、《告三迤父老书》。下午,殡仪队伍回到联大本部,举行公葬“四烈士”仪式,闻一多、吴晗等教授作了悲愤讲话。至此,“一二·一”运动胜利结束。
“一二·一”运动是继“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之后,又一次学生运动史上的光荣运动。正如周恩来同志指出:“昆明的惨案就是新的‘一二·九’,五四青年运动未完成的任务,由‘一二·九’青年运动继承起来。‘一二·九’未完成的任务,由今天的青年运动继承起来。”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学校北上复校后,清华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的引导和影响下,为“反内战、反独裁”积极进行“第二条战线”的斗争;爱国民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不断高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迎接人民革命胜利。
1946年12月24日,一名美军士兵在北平东单广场强奸北京大学一女生,激起民愤,许多学校及清华宣布罢课。30日,清华集合1000余人队伍,与燕京学生汇合,冒着严寒步行进城,与北大、师范学院、辅仁等校学生一起游行,抗议美军暴行。由北平开始的抗暴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在社会各阶层中掀起声势浩大的反美帝国主义风暴。
194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濒于崩溃,生活危机、教育危机等笼罩在人们心头。上海、南京等地学生开始“抢救教育危机”的运动,喊出了“向炮口要饭吃”的口号,“反饥饿”的浪潮由南而北。5月16日,清华学生决定自17日起罢课三天,并成立罢课委员会,发表罢课宣言。清华罢课的消息传到城内,北大也于17日开会决定罢课三天。罢课期间,清华学生还进城示威游行,到各中学宣传。5月20日,在北平中共地下党组织统一领导下,清华与兄弟院系学生共约7000人,举行“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南京等地学生也在同日举行了示威游行。全国各地的“五·二○”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大大促进了人民运动的发展。在学生运动推动下,各地工人罢工、教员罢课的反美反蒋斗争风起云涌,遍及60多个大中城市,持续时间达两月之久。
1947年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五?二○”大游行
这个时期,重要的学生运动还有1947年暑期的“助学”运动,1947年11月的抗议“反动当局杀害于子三事件”运动,1948年4月的“保卫华北学联,反迫害”运动,1948年5月的“反美扶日”运动,1948年7月抗议当局镇压东北学生血案的“反剿民、要活命”运动,等等。
在这些学生爱国运动中,清华广大教师也积极参加。在“反美扶日”运动中,张奚若、朱自清等110名教职工曾发表声明,拒领“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救济粮。毛泽东高度评价朱自清教授“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清华从“五四”运动生力军到“一二·九”运动的中坚,发展到联大时期抗日大后方的“民主堡垒”的组成部分,再发展到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里的“小解放区”,光荣地成为白区中的革命堡垒、摇篮和熔炉,清华学子的爱国民主运动,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在承受国耻的清华园里,清华人孕育和滋长了极大的爱国热忱;在高昂的爱国民主运动中,清华人迸发和激扬了极大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爱国奉献,成为清华的光荣传统。
延伸阅读
朱自清(18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散文家、诗人。
1920年,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后又从事散文写作。1920年秋,创办《诗刊》。1925年经胡适介绍,朱自清到清华学校大学部任教,曾担任中文系主任、教授、图书馆馆长等重要职务。朱自清终身服务于清华,对清华精神有深切体会,他曾
精练地概括清华精神为“实干”。
1928年8月,朱自清出版散文集《背影》,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并以平淡朴素而又清新秀丽的优美文笔独树一帜。抗战胜利后,他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学生运动。去世前,朱自清的体重已减至不足40公斤,但他毅然选择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字,他叮嘱家人:“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他始终保持着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朱自清一生勤奋,著有《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记雅俗共赏》等。1948年8月12日,他因胃病发展到胃穿孔大出血,在北平逝世。朱自清留下的清芬正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转自《清华人》2007年第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