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园内第一批入校女生

2007-11-01 |

史轩

清华自1914年就开始选派女生赴美留学,然而这些女生多为直接考取的庚款留美生,亦称专科女生,她们虽是清华女同学,但未进入过清华园内学习。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清华园内第一批入校女生,应是从1928年,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时才开始的。

清华学校时期,以中等科的学生为主,高等科学生不多。由于当时的中等学校一般都是男女分校,所以清华除了少数外籍女教师和教师家属外,校园里没有女性。然而清华由于受西方教育现代文明的影响,校内上下男女平等的观念却很牢固。清华的经费来自庚子赔款,理论上女同胞也应该有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从1914年(民国三年)6月起,基本上每隔一年就要招收一批专科女生,派往美国留学。其中,191410人、191610人、19189人、192110人、19235人、19255人、19275人,到1928年停止,此间录取直接留美女生总共七批54人。她们大多是民国早年女青年中的佼佼者,回国后大都成为我国较高层次女知识分子的先驱人物,比如:曾任上海暨南大学英教授的张端珍(1914年留美)、曾任上海大同大学图书馆主任兼教英文学的胡卓(1918年留美)、曾任湖南大学数学教授的陆慎仪(1921年留美)等。

关于清华男女同校的呼声,早在1921年(民国十年)前后即已在校园内发出,然而仅议而未行。1923年,曹云祥校长在回答记者男女同校是否可行这一问题时就说:大学可招女生,惟今年不招插班生,女生一时亦难添招,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以大学一年级改为二年级,再添办三年级,届时可兼招女生。可见招收女生之事早已列入学校议程,只是未曾办理。同年记者在采访梁启超教授时,亦问到男女同校问题。先生露出不满意的神情说,清华倒行逆施。先生的意思,认为男女同校应当立刻实行,不过中学可以暂缓。

1928年(民国十七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改清华为国立大学,任罗家伦为校长。当时清华学生会成立了校务改进委员会。由于罗家伦尚未到校赴任,学生们在教师的支持与帮助下,推选代表赴南京与罗交谈。学生代表带去的《改进意见书》中提出了数点要求,其中一点就是:即年起招收女生。罗家伦答应了此项要求。但是在他到校时,招考期(9月)已过,于是罗家伦校长决定在10月份举行第二次招生,并开始招收女学生,清华的女禁自此开放。当时学校大学部已有了三个年级,所以这批入学的同学被称为第四级,其实这是清华男女同校的第一级。为此还专门写了《四级级歌》,在《级歌》中写到:春来大地兮遍紫黄,共坐春风兮男女一堂,男女一堂兮吾级始创,始创,始创,吾级之光。由此可见,当时这是在清华园内颇有影响的一件大事。

第一批入学时共录取女生11人,有叶叶琴、黎宪初、李家瀛、尹萃英、沈胜、袁行义、沈谌、卢蕴青、吴靖等。另外还有4个第三级的转学生,她们是宋丽璟、马静蕴、赵奇和董粹。这十几位女同学在全校同学中极是稀少,故曾一度被同学们视为稀宝。据吴靖学长回忆:大概是因为男同学占优势,所以叶叶琴被称为叶大哥,而我被称为二哥

初招女生时,清华尚未有专门的女生宿舍。故把古月堂暂时作为女生宿舍,同时学校开始筹建女生专用宿舍。古月堂与工字厅的西院毗邻,是一处独立的小庭院,总建筑面积约670平方米,建于清道光二年前后。初建时古月堂是园主的专用书房,清华建校后做过教师宿舍,梁启超、朱自清等都曾在这里居住。1928年古月堂改作女生宿舍后,迎来了学校首批入校女生。汪健君先生(1925年在校教务处工作,1958年转到图书馆)有诗记曰:古月堂前几变更,昔年济济聚群英。一从女禁开黉畲,两度繁花共月明。”1932年,学校专用的女生宿舍建成,也就是如今位于原近春园与清华园交界线上的静斋(同期建设的还有明斋等)。最初女生宿舍并不叫静斋,名称改变于1935年学校第九十六次校评议会决案:“……4.四院改称明斋;5.五院改称善斋;6.六院改称新斋;7.七院改称平斋;8.女生宿舍改称静斋。各斋名皆源自《大学》之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寓意不言自明。自此,全校女生及部分女教师迁入静斋居住。

当时的女生宿舍管理非常严格,不管是校内校外的男士,一般不准擅自进入。要想会客,必须经过通报,并在指定的地方会见。在静斋建成以前,女生宿舍没有专门的会客室,男士来访必须在门外守候,钱钟书和杨绛的首次邂逅就是在古月堂门口。静斋建成后,设有专门的、设备考究的会客厅,但要想会见往往也不是很顺利,所以男同学都把静斋谑称为堡垒。后来学校订了一个制度,每年校庆当天,开放女生宿舍,供校内外男士参观。于是以后每到这天,参观者如朝圣般络绎不绝,静斋也变得异常热闹而充满青春活力。

清华开放女禁,体现了当时社会上要求提高女权,教育平等的思想,同时也为美丽的清华园又增加了一份亮丽的色彩。正如《四级年刊》中所说:若夫古月女儿,怡春小娃,飘香曳裾之资,掩袖回眸之艳,北地胭脂,南都粉黛,男女一堂,吾级始创;自是水木多情,山河变色,春风秋叶,柳岸花阴,是诚难言也矣。从此之后,清华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巾帼豪杰,她们中有为民族解放事业牺牲的女英烈,如陶守文、纪毓秀、潘琰等;有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中科院和工程院女院士,如何泽慧、池际尚、李敏华等;有在管理工作中成效卓著、独挡一面的女领导,如彭珮云、刘延东、吴启迪等;还有学者、研究员、体坛精英和其他知名人士等等。她们和所有清华学子一样,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前仆后继、无私奉献。

(转自 清华新闻网)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