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九十年(一)
文:阿忆
遥远的清华园
在中国,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车夫小贩,"清华"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在它成长的早年,它是国运衰败中的一个希望,一个梦想,一个中国人为之的动情的故事。如果说俄国圣彼得堡起源于一展帐篷,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这工字厅。彼得大帝在帐篷里开拓了一座城市,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奋斗成中华名校。
【主持人陈晓楠:我身后这片房子是清华工字厅。它的大小房间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如果从天上看,它的主体是用一条游廊把前后两排房子联成一体,形成一个"工"字,所以被称作"工字厅"。1909年夏天,清朝外交部在这里设置"游美学务处",向美国派遣留学生。就在这年深秋,47位少年远渡重洋。后来呢,工字厅扩展成赫赫有名的清华大学。
工字厅西行
1
公里
,是圆明园,清朝6代皇帝曾在那里生活。 240年前,乾
隆圣驾
君临,转道工字厅后厦,发现这里曾经山林变幻,环拢一泓清水,绿树点点,簇拥着古屋。这不禁让他想起晋朝诗人谢混的诗:"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于是,他抬起御笔,题写了"水木清华"4字。 后来,道光皇帝把工字厅以西赐给4儿子咸丰,取名"近春园",工字厅赐给了5儿子淳亲王。等咸丰作上皇帝,他便借用99年前乾隆爷的题词,把弟弟的工字厅命名为"清华园"。但咸丰兄弟都没有想到,英法联军竟兵临城下,烧了圆明园门外的政府办事处。1860年10月7号,海淀农民成群结队,首先打劫圆明园。12天后,英国驻华全权特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所有庭苑,迫使清朝低头。浓烟飘向北京,仿佛黑云压城,看起来就像持续很长时间的日全蚀。 大火一直烧过近春园,却在接近清华园时,渐渐熄灭。因此,清华园躲过一劫,依然是乾隆笔下的"水木清华"。
20世纪第一年,洋人们又来了,而且是"八国联军"。淳亲王的两个儿子气愤不过,便把义和团招进清华园,设坛举事,因而一个被撤职查办,一个获重罪发配新疆,淳亲王留下的清华园也被慈禧没收,陷入荒芜。这一年是庚子年,战败赔偿便叫"庚子赔款"。正是这笔屈辱的赔款,造就了后来的清华。美国人把相当于现在的2亿美元的赔款退还中国,要清朝外交部设立"留美培训学校"。
1909年,630名青年走进北京史家胡同深深的巷子,参加留美庚款考试,其中47人脱颖而出,成为第1批清华留美学生。后来成为清华唯一一位终身校长的梅贻琦,也在其中。那时,他风华正茂,只有21岁。
【主持人陈晓楠:对于老罗斯福退款办学,清华早期毕业生梁实秋评价说:"意思是好的,但带着深刻的国耻"。有很长一段时间,清华被称作"赔款大学"。您可以想象,拿着不该给但不得不给最后又被人家退回来的赔款去人家那里读书,这种复杂的心理怎么说得清。也就是因为说不清,这些早期留美学生沉默寡言,把复杂的心情化作苦读,成为大师。而且,无人可比,也无人可敌。
1910年,第2批庚款留美学生70人,怀着五味杂陈的心事,飘扬过海。日后成为语言学大师的赵元任,考分高居第2。大气象学家的竺可桢和大法学家王世杰也在其中。而最富盛名的要算第55名,他就是彻底改变了中国文化命运的美少年胡适。 当清华学堂带着浓郁的德国古典风格,在工字厅西边落成,清朝军机大臣那桐为之手书匾额。1911年4月29号,学堂里传来第一阵读书声,清华从此发端。按照美国方式,清华校庆安排在每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而2001年4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恰好是29号。
1911年12月25号,清华学堂落成后第8个月,隆裕太后宣布溥仪皇帝退位。这个消息传入清华学堂,已是夕阳西下。让学生们感到惊奇的是,美国教授竟把这一天称作"圣诞节"。在悠扬的圣诞音乐中,帝制时代宣告终结。为了消灭帝制时代留给清华的遗迹,清华学堂改称"清华学校",办学方针依然照搬美国。
1913年冬天,周诒春升任清华校长,引领清华横空出世。 周诒春无法满足在工字厅周边老老实实办留美预备学校,他想的是办大学。于是,他在清华园大兴土木。
1919年早春,砖红色的大图书馆落成。在当年,这曾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图书馆,它在一层楼铺设的竟是玻璃地板,学生们走在上面,无不充满好奇而又感到兴奋。清华科学馆更是神奇,楼下的空调大风机一转,整个馆里四季如春。 这座希腊式和罗马式的混合建筑,是清华大礼堂。当年,它曾是所有高校中最大的礼堂,可以容纳清华全部师生。20年代,每逢清华和燕京大学赛球,校工们总要在放电影前加放幻灯漫画,讽刺燕京学生野蛮,称赞清华学生勇敢,然后公布清华得胜。于是,清华意识极强的孩子们便大声欢呼。从那时到现在,大礼堂一直是清华的象征性建筑。 这座西方古典风格的建筑,原名叫"罗斯福纪念馆",也就是清华体育馆前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清华体育馆曾是中国最先进的健身房。馆内有暖气,也有热气干燥设备,游泳池里还有水源消毒设施。早期清华,体育不及格者不能毕业留学,大文豪闻一多和梁实秋都曾在这个室内游泳池里遇到难题。他们翻江倒海,使出浑身的力气,努力向彼岸靠近。 清华四大建筑高大而豪华,80多年前,几乎没有同类建筑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而在西洋风格的建筑群的包围之中,清华同方部显得平凡而又简陋。"同方部"的意思是"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同方"取自《礼记》,那是一本记述孔丘言谈举止的古代名著。20年代,那正是孔丘精神遭到质疑的年代,他的伟大哲思时时有可能因为国家羸弱而充当替罪羔羊。但在同方部,即使是"打倒孔家店"之后,依然是每年8月27号祭孔的地方。 一边是西式足球联赛,一边悼念孔圣人,这便是清华的特色。 那个时候,清华学生上课,不是打电铃,而是敲钟。每逢上课时间到了,工友便会走出怡春院,爬上荷花池东边的小山坡,去敲打那只铜钟。在早期清华毕业生的记忆中,钟声遥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它是绿色斑驳,悬挂在白色钟栏之中。
【主持人陈晓楠:我身后这条由石栏围起来的小河,是200多年前乾隆让工程师们从万泉庄引来的活水。半个世纪前,它曾自由地奔流。现在呢,石桥犹在,但已不是90年前的样子,桥下的河床向下深陷了许多。而小河对面,是清华二校门,它曾目睹了90年间在这里发生的一切。
很长一段时间,清华园和北京城之间的交通极为不便。学生们进城,除了每天仅往返一次的班车,只能骑小毛驴或坐驴车。所以一进清华,学生们便与世隔绝,进入到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那个年代,人力车是奢侈品。但清
华
教授的月薪是400银元,相当于现在的4万人民币。所以洋车在校门口等候,就如同今天等候在高级宾馆的出租汽车。 1915年,梁实秋考入清华。他把出西直门城楼直通清华园的路,描述为垂柳轻拂的夕阳古道,两边是纯粹的乡村景象,跟今天连接西城区和海淀区的那条快速路,截然不同。实际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清华园都因为远离城市的喧嚣而显得宁静致远。对于清华学人而言,清华园都因为它特殊的美丽,藏在他们心底,成为一生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季羡林1930年考入清华外文系,1934年毕业留德,在德国一住10年,直到1945年才回到北京。在清华国学大师陈寅恪推荐下,季羡林任教北大,创办东语系。但他惦念的还是清华,每逢沿着梁实秋笔下的那条古道回清华,心里总是说不出的快乐。他在《清华颂》里写道:"清华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每当严冬初过,春的信息在清华园要比别的地方来得早,阳光也比别的地方多;当青草从融化的雪地里探出头,我们就知道春天已悄悄来了。过不了多久,满园就开满繁花,形成花山花海。再一转眼,就听到满园蝉声,荷香飘溢。等到蝉声硝石,荷花凋零,红叶又代替了红花。待到红叶落尽,白雪渐飘,满园就成了银妆玉塑,"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就盼望春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