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康乾盛世的熙春园(今清华园)之四

2007-04-19 |
tyc33455cc太阳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康乾盛世的熙春园(今清华园)之四
作 者: 发布日期:2007-04-19

熙春园初考之九项重要新发现

苗日新

  2006年4月笔者对熙春园作初步考证,依据和资料是:

  ① 清朝熙春园平面图(来源:刘桂生教授1962年摄自北京图书馆,存校史研究室,苗日新扫描彩色处理。)

  ② 1822年(道光二年)熙春园东部平面图(来源:同上)

  ③ 中国第一档案馆编《圆明园》书中有关御园熙春园的维修奏折

  ④ 《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御制诗85首

  ⑤ 清华园现存建筑

  初考结果,令笔者既感意外又万分欣喜;自认获得了九项重要新发现,贡献给校友们,望不吝赐教。

图三说明 清朝熙春园平面图(局部)

  扩建熙春园为御园的第一项工程是观畴楼

  一份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添建观畴楼的审计奏折写着:添建村庄楼三间,东面房二间,高台房二间,前接鼓棚二间,平台一间,石水柱敞厅三间,草方亭一座。读者请看图1右上角,所述的观畴楼之房屋结构、数量和位置竟然和图三所示一丁点儿也不差!其精确和准确的程度,把笔者惊呆了!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六月十六日弘历第一次到观畴楼观麦题诗。表明这时观畴楼已经建成。审计奏折审的是一年半以前竣工的工程。图三中有观畴楼但还没有宫门,表明扩建熙春园为御园的第一项工程是观畴楼。85首诗中有多达24首是熙春园观麦东园观麦东园观禾黍东园观麦效陶潜体观畴楼等,并论及农业。观畴楼建在现自清亭和闻一多雕塑像处,而现西大操场是100亩麦田。1769年春节《观畴楼》诗曰层楼出树杪,开窗见田畴。……始终鲜暇日,农父苦孰侔。逢年虑榖贱,遇歉愁无收。凭观增戚然,何有畅远眸。1775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雨后题《熙春园观麦》说,他从长春园东南的如园,经过街楼到了熙春园,即东园。建园为验农功,岂止是为游玩!诗曰:

复道跨两园 其下通衢穿

宁关偶语察 却为众行便

过即为熙春 俗曰东园惯

于中多隙地 种麦年来遍

借用验农功 讵止资游玩

春雪及春雨 时盼亦时见

昨近始渥沾 四寸真非谩

麦长虽弗齐 吐穗率已半

行浆颇似壮 拔节差觉健

此后祝再霈 饼饵庶可膳

图四说明: 清朝熙春园平面图

  1768年熙春园现状平面图,宫门建于1768年底

  在图四中,发现弘历1767年末所题的殿宇匾名藻德居尊行斋花韵轩(在西部)和观畴楼(在东部,御制诗名)。表明这是1768年熙春园现状平面图。这样说有如下理由:1767年12月20日①乾隆皇帝为熙春园共题了11座殿宇的匾额。在图四西部只发现了藻德居、遵行斋和花韵轩三个御题匾名;却有非御题的4座殿宇临漪榭、嘉董斋、含春书屋、环碧堂的名称。从乾隆三十三年至嘉庆四(1798)年,长达31年里,有御园熙春园的维修和报销档案46件②,其中多次出现上述皇帝题匾的11座殿宇的维修记录;但却一次也没有另外4座殿宇的维修记录,这就有力的证明这4座殿宇名称是熙春园原来的老名称。并且这恰好说明1768年是熙春园处在新老园主交替的年份。没有宫门,刚新建了观畴楼;而改为御园,宫门是必然要建的。果然,1770年观畴楼的审计奏折又写道:宫门前清挖旧河两道,凑长一百八十六丈,表示虽然1768年年中观畴楼竣工时宫门尚未建,但不久在1768年底已经建成,如此小的工程,几个月即可建成。嘉庆元年和珅、福长安的维修奏折写道:熙春园主善斋宫门一座,计三间,前抱厦三间。这宫门可能几经大修,但其建筑结构形式和现在的清华园宫门一模一样。至今已238年矣!

  乾隆帝对建筑工程有严格规定。首先有估奏即包括项目内容和工料估计的奏折,相当于预算;最后有审计验收奏折。《圆明园》一书的编者并非建筑工程专家,可能选材会有遗漏。根据上述分析,笔者判断图四是1768年熙春园现状平面图;除了观畴楼,这图可能也是胤祉的熙春园图。

  1768年熙春园添建规划设计平面图

  《清华大学志》里的所谓《1822年(道光二年)熙春园东部平面图》,笔者看来它应是改建御园时的《1768年熙春园添建规划设计平面图》。最充分的根据是图中观畴楼画作现状存在,另有拟添盖宫门拟添盖书房拟添盖值房拟添盖房十九间改盖房二间木板桥拟加宽落平拟添修木板桥拟添侧墙拟添×墙等多达八项拟添附注,而且拟添盖的建筑已经画在图上。这是典型的规划设计平面图。除了拟添项目外图五和图四完全一样。

图五说明: 所谓1822年(道光二年)熙春园东部平面图

  说图五不是道光二年的图,因为:第一,不可能乾隆、嘉庆两朝这里作为御园不建宫门,道光二年赠给道光帝之三弟时反而拟添盖宫门。第二,既然早在1770年奏折中宫门已经存在,并且乾隆末年还维修过;那么1822年怎能还写拟添盖宫门?第三,早在1792年和珅、福长安奏折中说熙春园内主善斋殿一座五间,后抱厦三间,即已把主善斋(现校长办公室)改成五间,那么,1882年怎能还画作三间?第四,内务府档案称,乾隆九年四月奉旨阿哥住所不必以殿呼写,嗣后以厅呼写。钦此。图五中写作工字殿,正好说明此图是乾隆朝的,不是道光朝王爷府的。1822年后这里一直都是王府,于是工字殿改称工字厅,一直延用至今。

  在这幅所谓道光二年熙春园东部平面图的西侧,从北到南画了一条黑。线,旁注大墙长高四字。这显示,1822年工部的作图者在《1768年熙春园添建规划设计平面图》上画了这堵把熙春园一分为二的大墙(以示将分别赐予道光皇帝的三弟和四弟),代用作《1822年(道光二年)熙春园东部平面图》。这是唯一合乎逻辑的解释。

  乾隆朝的镜烟斋——工字厅

  乾隆朝时现工字厅叫镜烟斋,尚没有水木清华匾。有三条令人信服的证据:

  ①嘉庆元年二月二十三日和珅、福长安奏折说维修了熙春园内镜烟斋后戏台东山趄游廊一座五间。从图三看出,镜烟斋后戏台,不正是工字厅才有后戏台吗?不正是到达东山趄观畴楼的那五间游廊吗!?胤祉的熙春园共两座戏台,另一座在西部,弘历改名后叫花韵轩后戏台。胤祉老师陈梦雷记录了1713年在熙春园、康熙帝过60大寿情景,诗云燕舞舒徐态更翩欢綵长随玉几前。他还写了昆曲戏词。确证了皇三子府内有昆曲戏班子。康熙时有昆曲,京剧是150年后光绪朝出现的。昆曲戏舞就在皇帝玉石茶几前演出,无需大舞台。

  ②嘉庆元年十二月初四和珅、福长安奏折说维修了镜烟斋东边转角库房一座,计四间。难以置信的准确和精确啊!读者请看图1工字厅东边转角处,恰好有四间房,不多也不少!这四间库房的最北一间和观畴楼早在1909年清华学堂图中已经消失。

  ③弘历以9首诗写一个方镜方塘,其中4首冠名《镜烟斋》。

  1772和1773年弘历题诗曰:朴斋临碧溪,溪水明方镜。轻烟起波上,因以镜烟命。”“斋临绿水镜光呈,冉冉波烟风拂轻。说明了命名镜烟斋的缘由。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二月初八后题的《镜烟斋》简直是活脱脱的一个水木清华,诗曰:

沼面全开镜,波光半起烟。

既明还澹荡,乍暗更澄鲜。

照彻幻中境,笼将虚里天。

溪斋相对处,难与著言诠。

  初春冰溶,湖水似镜,迷蒙水气像煙波。明亮宁静的浅水湖,乍看似暗实则清澈鮮亮。将整个天空蝗耄R中有如幻境。池中映出齋屋、树木、天空,其景之美,难以用文字和语言来詮释形容。乾隆帝描写的正是11万清华学子人人熟悉、个个喜欢的那个镜头。如图六之照片。

图六说明 乾隆帝描写的镜烟斋——工字厅后水木清华和荷花池(郭海军摄)

  乾隆朝的莹德堂——藤影荷声之馆

  弘历9首描写方镜诗中的另外5首冠名《莹德堂》。1770年弘历诗中说,《莹德堂》殿避暑山庄亦有,斯堂名皇祖御书也。 1771年《题莹德堂》诗曰:

松径堤头转,芸堂水面开。

三庚无暑气,四座绝尘埃。

少坐旋当去,宁言耽久陪。

笑他近咫尺,今岁却初来。

  松林小径沿着堤头转,三庚过后入了伏也无暑气,这还不是如图十照片所示荷花池的写照?另有诗中还写道书堂枕碧溪溪堂枕碧川,指距荷花池最近的是藤影荷声之馆,距校河最近的是荷花池和荷声馆。

  乾隆朝的主善斋——当今校长办公室

  皇三子胤祉的熙春园中原本有康熙御笔匾主善斋。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上元节后弘历题《主善斋》曰:书斋颜主善,仁祖昔年题。它到底指哪座房子呢?

  嘉庆元年十二月初四和珅、福长安奏曰:主善斋宫门一座,计三间,前报厦三间。宫门竟以主善斋冠名曰主善斋宫门,说明主善斋是主殿,图中正是 这样,二者同在一个方院,奏折里又称中所

  原来的主善斋只有三间,显然太小。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和珅、福长安奏折表明,主善斋的结构是熙春园内主善斋殿一座五间,后抱厦三间。最晚在1792年已把主善斋由三间改成五间,但是后抱厦只有三间。而现今的校长办公室正是五间,只不过后抱厦也改成五间了,那是乾隆朝以后改的。

图七说明 乾隆朝的主善斋——当今校长办公室

  乾隆朝的书房”——当今古月堂

  按所谓《1822年(道光二年)熙春园东部平面图》,笔者一直误以为古月堂是道光二年建的。其实它和宫门同时画在《1768年熙春园添建规划设计平面图》上,注明拟添盖宫门拟添盖书房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审计验收1770年的竣工工程,报销档案说添建的是销银最多(57204两)的东所殿宇等。改建御园时最大工程正是图中的11间书房(现古月堂)。故东所应即指古月堂。其建成年代不会晚于1769年。它叫什么?有待考证。古月堂则是后来命名的。如今的古月堂,只有正殿五间位置没有变,东、西房均已前移,其余建筑都是后加的。

(http://news.tsinghua.edu.cn)

附 件: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