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吴宓的一条座右铭

2018-06-26 | 游宇明 | 来源 《学习时报》2018年6月25日 |

抗战期间,吴宓应邀到乐山武汉大学讲学,引起轰动。吴宓是国民政府教育部部聘教授,这种教授名额很少,乐山工商界的陕西同乡会非常敬重这位老乡的学问,决定举行宴会招待他。席中有人请吴宓讲讲做人的道理,吴宓说:“我想就是‘不苟’二字。”

“不苟”,就是为人处事认真、诚信,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吴宓对在乐山做生意的老乡们的希望,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吴宓一生都在大学里度过,他的第一身份是老师。从上课的生动形象和号召力来讲,他确实赶不上胡适、钱玄同等人,但他教课的认真态度却是一般老师无法比的。早年的学生温源宁说他“讲起课来就像罗马舰船上的划桨奴隶在做工”,讲课涉及的引文,别人都是照着参考书朗读,或抄在黑板上,而他总是背诵出来;讲解什么问题,他会像军训教官一样,有条不紊。虽然有些枯燥,但不会言不及义。他上课很有个人见解,也有可能说得不对,但不会言之无物。他不绕着问题走,而是直截了当把脚踩到问题上去。

吴宓也曾当过领导。他做官跟教书一样踏踏实实。1925年初,吴宓应母校清华学校之召主持筹备研究院(通称国学研究院),任研究院筹备处主任。一上任,吴宓就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当年6月,他请来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任研究院四大导师,其中陈寅恪是吴宓向曹云祥校长力荐而聘的。他写了《研究院缘起》,主持拟定了《研究院章程》,明确研究院的宗旨,并对其组织、科目、教员、学员及研究方法等做出细致规定。清华国学研究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1926年吴宓又受命代理清华西洋文学系主任,他立足本国现状,参考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的有关做法,制定出完整的课程设置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后来全国外语院系的设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当初,吴宓从清华学校毕业后,曾赴弗吉尼亚大学、哈佛大学留学,回国后就在国内教书。十几年后,又曾游学西欧,脑子里有很强的规则意识。某年,吴宓买了三等火车票去宝鸡访友,车厢里一片乌烟瘴气,而且没有座位,他只能挤在过道上。其在铁路做事的妹夫王峻生为其送行,看到这种情况,立即将他带到二等车厢的空位上坐下。途中查票,检票员说“三等票不能坐二等车厢”,王峻生出示证件,对方立即认可。但吴宓再也不肯坐进去,一定要返回三等车厢。吴宓说:困难之时,更要守法,守住自己的清白。

作为情感正常的人,吴宓也有脾气,遭受别人的伤害时也有不满,但他始终坚持一点:就事论事,不迁怒,更不扩大分歧,能包容的尽可能包容。当年,钱钟书从清华大学毕业,被破格录取攻读西洋文学硕士学位,但钱钟书并不领情,说了一句非常得罪人的话:“整个清华,叶公超太懒,陈福田太俗,吴宓太笨,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此话传到教授们的耳朵里,其他人都很愤怒,唯独吴宓没当回事,他说:“这只是文人骨子里一种高尚的傲慢,这没啥!”有段时间,吴宓苦恋毛彦文,钱钟书在为温源宁写的《不够知己》的书评中调侃了吴宓与毛彦文,称恩师的“梦中情人”为“Superannuated coquette”(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卖弄风情的大龄女人)。吴宓极其不快,将这件事写进了日记。然而,钱钟书到西南联大任教后,他又原谅了弟子,与他一起喝酒聊天、游山玩水,还从学生手中借钱钟书课的笔记看,读后在日记中大加称赞,并为钱钟书离开西南联大转赴国立师范任教深深惋惜。

吴宓的“不苟”,首先来自于对精神生命的在乎。有人说:人的一生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你的心脏停止跳动,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礼上,认识你的人都来祭奠,那么在社会上,你被清场了;第三次是在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后,那你就真的死了。一个人能够做到“不苟”,将该做的事做到极致,我们的精神生命就会显出活力,第三次死亡就可能推迟,甚至完全避免。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我们的前前后后都是别人,光对自己负责是不够的,还得对社会负责。吴宓先生明白这个道理。在他看来,一个人为人处事坚持“不苟”,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在乎他人的感受,看重社会的评价,我们才会有敬畏之心,才会在关键时刻体现出自己的潜力与情怀,也才能真正有益世道人心。

人永远是在自己的行为中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高处的。

 


相关新闻

  • 102022.06

    他诞生140年了,我们仍然没有走出他对体育的认识

    马约翰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让近代中国社会接受体育乃“教育之王”,竭力想在文化革新、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中植入一条“体育新民”的活泼新路。“普通人多以为体育只是踢球赛跑,平常说教育救国,而体育不在内,这都不对。体育实在是教育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2022年5月14日这天,382位同学在清华大学游泳馆里通过了游泳测试,其中217位是应届毕业生。对于清华学生来说,“无体育,不清华”不仅是一句闻名遐迩的响亮口号,更是实打...

  • 112017.07

    吴宓的一封佚简

    1947年10月1日《国立河南大学校刊》复刊第16期刊载了一则《吴雨僧先生来函》,它并非全璧,但对于我们了解吴宓与姚从吾二人的交往,以及吴氏1947年....

  • 272017.06

    同样的童年经历,不一样的吴宓钱锺书

    综合起来,无论吴宓的叔父成为其养父,还是钱锺书的伯父成为他的养父,都使他们的幼年颇为与众不同,也对他们的性格与日后的事业造成莫大的影响。而要研究吴宓、....

  • 132016.12

    吴宓与《武汉日报》的因缘与纠葛

    长期以来,学界但凡论及吴宓的编辑事业总以《学衡》与《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例。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他还编过《武汉日报•文学....

  • 162020.11

    吴宓的国学观

    吴宓是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人。他在1922—1933年间主编《学衡》杂志,践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学术宗旨;1925年参与筹办并实际主....

  • 202020.08

    吴宓:“博雅”教育倡导者

    吴宓(1894-1978),字雨僧,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尊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留美期间,他对19世...

  • 152009.06
  • 062022.12

    哈佛吴宓的朋友圈

    一百年前的1918年9月11日的下午,正是美国东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波士顿最美的秋天,一个来自中国的青年吴宓悄然抵达剑桥,开始了其在哈佛大学为期四年的留学生活。这是一个看上去极为平淡无奇的秋日午后,落英缤纷的街道安静得让人神定气闲,一战即将结束,世人正从战时的情绪缓慢调整到日常的节奏之中。但借由吴宓当年留下的日记所呈现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却可以发现以吴宓为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这一群一战前后聚集在哈佛的中国...

  • 082018.01

    朱颖哲:跨过一条街

    本科毕业后,穿过一条马路,我来到另一座校园。这座校园的面积相比前一座,要小上许多。把自行车挪过来没几天我就发现,它已经派不上大用场,所有路都只要靠走就....

  • 232009.07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