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四月,紫荆花开,牡丹争妍,碧水荡漾,翠柳依依,一串串紫藤花儿似紫色的小灯笼挂满长廊。古朴大方的建筑,动感十足的操场,忙碌有序的同方部,校友如织的大礼堂,汇成一幅色彩灵动、古朴中透着青春的107周年校庆画卷。
校庆前夕,2018年4月28日早晨,92岁的化学系47级老学长何其盛先生及夫人走进了同方部,他环顾四壁,凝视玻璃门窗,思绪如潮!我们请老先生夫妇就坐于雅致舒适的布艺沙发,他打开了话匣子。
何其盛老校友夫妇在同方部:与子偕老,岁月静好
1947年,就读于重庆大学一年级的何其盛回老家徐州途经南京,适逢清华大学在南京设点招生,何先生当机立断参加报名,经过考核,被顺利录取。于是,激动万分的何学长毅然放弃回老家的计划,跟着清华的队伍直接来到北平清华园,就读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51年顺利毕业,进入清华工农速成中学,成为该校创校首批化学教师,1958年回清华大学工化系工作,直到离休,一直没有离开清华园。
何学长充满回忆地望望四周,告诉我们,他读大一时,每周都来同方部上课,记的很清楚,上的是中国通史课程。当年学校要求理学院的学生都必须修习中国通史和中文课程,做通晓文理的人。
另外一门记忆深刻的课程是体育课,授课老师是马约翰先生。马老师非常负责任,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第一节体育课上,马老师逐一为学生检查身体,看看学生们的四肢,看看脚底板,发现何学长是平足。何学长一边回忆,一边比划手臂和脚底。马老师教导何学长:“没有关系,每日坚持跑步,会慢慢好的。”何学长遵照马约翰老师的指导,真的每日坚持跑步,两年后,平足果然改善。更可喜的是,一直身体欠佳、小病不断的何学长每日坚持锻炼后,身体变得十分健康。一晃几十年,今年92岁,拄着拐杖,不用别人搀扶,行动还比较利索,说话吐词清楚,思路也比较明晰。
谈及马约翰老师对同学们严格要求,何学长呵呵笑着。当年,马老师给每位学生都编了号,每次上体育课都要点名,缺课8次及以上的同学将记作体育课成绩不及格。何学长知道一个著名学长与马约翰老师上课点名的趣事。那还是西南联大时期,何东昌学长一边上学一边做革命工作,经常利用体育课时间外出下乡做农民的动员工作。每逢马老师点名时,就会有其他同学代替何东昌学长答到,日复一日,代替的人员时而变动,马老师火眼金睛发现真相,于是真的记何东昌学长体育不及格。何东昌学长胸襟宽广,不太在意,依然继续革命工作。
何其盛学长大学四年在清华大学化学系学习,受益匪浅。1951年毕业的时候,恰逢学校响应国家教育向工农开门的政策,创办工农速成中学,何学长成为首批教师。中学面向参加革命工作或工农实践工作3年以上的同志们招生,考核合格的即可进入工农速成中学,学习两年,成绩优秀的直接考入大学,其他人员继续参加工作。何学长还记得首批学员中有李思问,成绩优秀,1953年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留校工作,后来担任清华大学总务长,勤勤恳恳工作,兢兢业业为学校做好后勤保障。
1958年工农速成中学停办,何其盛学长回到清华大学工化系,从事高分子化学专业工作。当时教学和实验条件简陋,楼上办公,楼下做实验,化学试剂气味特别浓烈,弥漫到楼上办公室,弥漫到附近的街道,行人纷纷捂着鼻子匆匆通过。何学长们置身其中,浑然不觉,毫不在意。
老学长陆续讲了一个多小时,有些部分反复念叨。11点,夫人不忍心老学长过分劳累,终止了谈话,与我们依依不舍地道别。
冬去夏至,紫荆的花儿凋谢了又盛开,荒岛的池水冰冻了又融化,清华园的校友故事还会一直一直地延续……
校友总会舒立记于同方部
2018/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