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宝,著名建筑学家,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同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深造。
杨廷宝(1901年10月—1982年12月),字仁辉。1921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1926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自1940年至1982年去世,历任原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副院长;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任江苏省副省长。
由衷地感觉自己幸运,也由衷地感谢国图的领导将这个“国图南区建馆30周年”专题口述史的采访重任交给我,否则,我不会认识杨廷宝先生。
1987年建成的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是在杨廷宝最初的设计方案基础上经过多位建筑师的优化完善后形成的最终成果。为了对当年的设计过程以及杨廷宝先生有更全面的了解,我们专程赴南京采访了东南大学的黄伟康与黎志涛教授,以及杨廷宝的长女杨士英教授。
张镈先生在《无限怀念授业恩师杨廷宝先生》一文中,曾就杨廷宝参加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工作的那段历史有详细的记述:“杨先生认为国家图书馆应能反映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风度,在形式风格上要反映传统,尤其在空中鸟瞰下来,在总平面布局上要有浓厚的传统味道。宋(养初)主任同意这个观点,问他怎么办,他当场拿出一张32开纸的小鸟瞰草图来说明观点。这正是他在基层受到批判的初稿,但他并没有因为遭到过否定而放弃原则。宋主任非常欣赏这个设想,要工作组帮他画出来。”
此行中,传记《杨廷宝》的作者黎志涛在谈到当年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时说:“做方案的时候可能不止一套,最后不可能都拿到北京去。当时系里老师们的讨论还是倾向于杨廷宝的方案,但是书记不同意,觉得这个方案太陈旧了。”
采访《杨廷宝传》作者黎志涛
作为当时南京工学院的青年教师,黄伟康1975年曾两次陪同杨廷宝赴北京参加方案设计工作会议,是当年方案讨论过程的亲历者与见证人。他记得,当时宋养初主任在会上点名问“南工”杨老的方案。后来黄伟康同另外一个青年教师王文卿与杨老一起在招待所里赶着绘图。“杨老当时说,你们两个就负责平面,透视图我来负责。”随后,在1975年9月举办的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展览中展出的第29号作品就是杨老的两个从不同立面俯瞰的透视图方案,而后来所谓的“五老方案”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形成的。
1975年,建筑师杨廷宝为北京图书馆项目所做立面方案
据说,当时负责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的10家单位(5院5校)按照国家建委领导的指示,分别组成6个不同类型的设计小组,经过两个多月的工作,提出了9个方案,其中的7号和8号“民族形式较浓方案”是由一个5人小组负责: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杨廷宝、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现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戴念慈、清华大学吴良镛、北京市建筑设计院张镈、广东省建筑设计院黄远强。因为这5位成员都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建筑师,而最终的新馆方案又是在他们“传统形式较多的方案”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方案的优点而完成的,所以后来习惯上称之为“五老方案”。
此行我们还在杨廷宝故居见到了杨先生的长女——现年88岁的杨士英教授。杨廷宝故居坐落在东南大学附近的成贤街。1946年,杨先生买下这块被炸毁的废墟,就着原有的房基修建了一幢二层小楼,并称之为“成贤小筑”。这是一座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房子,无论外表还是内部,没有一丁点儿多余的设计。杨士英教授说,虽然父亲在家的时间不多,但一有空儿总会带着他们玩儿,从来不发脾气,“父亲喜爱画画,也画得非常好,只要有人喜欢就直接赠送,他只是享受绘画的过程。”
杨廷宝故居
临别前,不经意间了解到杨士英老师与老伴儿一直住在南京大学的教工宿舍,面积仅有60多平方米。老人家淡然地说:“他们要分给我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我们不要,因为够住了。”
(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