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为民族贡献精神财富——写在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

2017-11-02 | 王庆环 | 来源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日 |

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岁月,西南联大代表的中国大学和学人依旧弦歌不辍,保存学术实力,赓续文化命脉,培养急需人才。那种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爱国主义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也以昂扬的姿态,向世人表达出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为民族贡献精神财富

——写在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

11月1日,西南联大迎来建校80周年纪念日,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被称为西南联大最年轻校友的彭珮云,如今已是88岁。她一边拾级而上走向会场,一边对记者说:“今天是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的日子,我非常高兴,非常激动!”

西南联大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组成的联合大学,它诞生于战火之中,存在不到9年,但给中国和中国教育事业带来的影响,至今仍在。人们常常会问,在国家危难之际,经济条件极其困难、教学设备极其简陋、敌机不断骚扰的环境里,这所大学何以取得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造就如此众多的栋梁之材,何以被誉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

西南联大校门

今天,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之际,面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面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任,探究西南联大精神、学习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并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不断完善发扬,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构筑中国精神是一流大学的使命

烽烟万里踏征程,桢干移枝到春城。

茅草为顶遮雨露,土泥作室听书声。

笳吹弦诵依前彦,继晷焚膏望后生。

八十周年逢盛世,同圆两梦万年春。

这是西南联大1941级校友,著名作家、书法家马识途为西南联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写的贺词。今年已经102岁高龄的马识途虽然未能到会,但特意将贺词手书装裱,致敬一同度过青春时光的西南联大同学。这首记载当年、寄怀当下的诗,让到会的37位西南联大校友感慨万千。他们当中除了彭珮云,都是9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吴大昌已经100岁。

西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37年8月,同年11月1日,西南联大前身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在长沙复课。在国难当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抗日战争时期,为绵延教育与文化命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被迫南迁,先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的名义在长沙组建,一学期后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一年后的1946年,三校各自返回平津复校。

2017年11月1日上午,西南联合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图为北京大学展出的朱自清的教授证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西南联大学生毕业证书。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组的西南联大,继承了“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爱国、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并在抗战的岁月里加以发扬,形成了这所大学最宝贵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正如西南联大校歌中的一句歌词“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处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西南联大师生无不满怀爱国救亡热情,同仇敌忾,立志报国。华罗庚、黄子卿等在听到祖国被侵犯的消息后,放弃了在国外进行的研究和工作,毅然回国执教。尽管图书仪器短缺,生活条件艰苦,但以茅草为顶、土坯为墙的联大校舍里,学习和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老师们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同学们勤奋读书,刻苦钻研;师生还携手跋山涉水,进行社会调查或野外考察;学者们在烛光灯影下著书立说。冯友兰的《新理学》、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周培源的《湍流论》、吴大猷的《多元分子振动光谱与结构》、汤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杨钟建的《许氏禄丰龙》、熊十力的《新唯识论》、金岳霖的《知识论》等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都是在西南联大时期完成的。

在连天炮火中,中国大学和学人依旧弦歌不辍,保存学术实力,赓续文化命脉,培养急需人才,开拓内陆空间。那种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爱国主义精神惊天地、泣鬼神。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也以昂扬的姿态,向世人表达出抗战必胜的坚强信念,成为那个时代的强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南联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来自对国家民族的深沉情感,更来自于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自信,让我们看到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如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民族贡献爱国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崇高使命,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必然要有的担当。

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核心点

纪念大会开始前,杨振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谈到的就是西南联大校歌中的那句“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杨振宁说:“今天我们为民族伟大复兴奋斗,当下远超过那个时代,更需要‘人杰’。我想今天在北大开这个纪念会,有特别的意思。我希望同学们了解到西南联大的成功,拿这个作一个范例,来努力创建他们自己的伟业。”

西南联大前后9年,其时其地,大师云集,学术灿烂,人才辈出。据统计,截至2004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联大师生17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位获奖者中,联大师生有8位;联大学生杨振宁、李政道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联大师生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西南联大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杰出人才也层出不穷,如文学家马识途、汪曾祺,语言学家朱德熙,哲学家汪子嵩、黄枬森、任继愈,经济学家刘国光,英语教育家王佐良、李赋宁、许国璋,翻译家许渊冲……

西南联大还有大批人才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如费孝通、华罗庚、宋平、王汉斌、彭珮云、朱光亚、钱伟长、孙孚凌……

西南联大学生8000人,绝大多数在祖国大陆。分布在台湾省和旅居海外的约1000人中,一流学者专家也比比皆是。

作为一所战时大学,西南联大谱写了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硕而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和教育界都非常关注对这所学校的研究,一位研究西南联大20余年的美国学者曾表示:“正当国家大量借鉴外国的时候,中国人却能为他们的现代化教育制度自豪,而且在不到半个世纪以前,就能产生一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学,这所大学的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在美国知识界,早就有“中邦三十,西土一千年”的说法。在西方,从中世纪至现代大学制度建立,到一流大学的诞生,经历了1000年之久。而在中国,从清末的京师大学堂算起,到西南联大这样的一流大学诞生,只用了30多年时间。西南联大在抗战大后方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培养出大批一流人才,所创造的奇迹对当下进行的一流大学建设,具有启发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战略资源。今天的中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校歌中气壮山河的誓言,凸显了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同样要把培养一流杰出的人才的责任义无反顾地担在肩上。

立德树人是一流大学的立身之本

翻开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史,我们会看到许多深情的回忆。有教授间的惺惺相惜,如陈省身和华罗庚;有父子间的一步一回顾,如杨武之和杨振宁;更多的是学生对师长“传道、授业、解惑”的感恩。文脉延续,教学相长,从人格、学问、作风的方方面面,联大师生铸就了联大精神,让人们看到大学的魂魄所依——大师。

梅贻琦在1931年任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校长的就职演说中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此话恰好适用于后来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没有“大楼”,而“大师”之多却远非一般大学可比。抗战前,三校本已是人才济济,合组联大之后,更是大师云集,名家荟萃。自然科学方面,有江泽涵、陈岱孙、陈省身、赵访熊、华罗庚、吴有训、王竹溪、周培源、张文裕、赵忠尧、吴大猷、黄子卿、曾昭抡、杨石先等;人文科学方面有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杨振声、向达、罗常培、罗庸、王力、冯友兰、汤用彤、金岳霖、钱钟书、沈从文、费孝通等。他们多为著名科学家、学界泰斗,但在国难当头,生活多艰的情况下,却安贫乐道,严谨治学,潜心钻研,著书立说,诲人不倦,执着地为民族培养人才。在他们的人格和学问滋养下,同学们以天下为己任,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勤奋攻读钻研。可以说联大师生的精神风貌,就是立德树人成功实践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一流大学的根本,只有不断培养出大量知性与德性双重卓越的人才,一所大学才堪称一流,才真正堪称树人。西南联大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紧密围绕立德树人,大学之卓越才有根有魂。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