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秋天,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发生一起命案,一名中年女子在家中遇害。接警后,北京市公安局大案处一科四科侦办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勘查,却发现这起案件十分奇特,一时有些老侦查员都感到茫然无绪。
这起案件奇特之处,在于遇害者当时尚未起床,全身无伤,其夫报案称早晨九点上班时其妻还与其说话。九点半因遗忘物品回家取时,其妻已经死亡。警方排除这一时间外人入内作案可能,死者胃内容无毒物,连死亡原因都不能完全确认。
负责进行现场勘查的是我国著名法医专家冯若非,他注意到死者的尸体上有鲜艳的樱桃红色尸斑,与正常尸斑颜色不同。这种尸斑通常出现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状况,但此时尚未到取暖季节,如何会有这样的遗体特征呢?
这种杀人手法令冯先生十分不解。但他很快注意到另外两件事情:第一,到现场勘察的工作人员几乎都两眼红肿,不断流泪;第二,当时天气并不炎热,但现场窗户都是敞开的。
再次对尸体进行检验的时候,冯先生忽然想起此前不久学习的一部专著,忽然若有所悟,判定这是一起罕见的氰化物蒸汽杀人案件。
这部专著便是老院士陈克恢先生的论文集,其中一部分重点讨论了氰化物的药理和解毒问题。
陈克恢,1898年2月26日生于上海,是我国著名药理学家,中药药理研究的创始人。1918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应为“清华学校”——编者),同年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1923年获得该校生理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担任药理系助教。此后一度返回美国继续学习,1927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再获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当时中国罕见的留美双博士。他在1948年与赵元任、吴大猷、萧公权等共同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他曾被选为国际药理联合会名誉主席,多次荣获国际学术界的各种奖项。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为表彰他在科学研究和学会工作中所作的贡献,于1987年将该会新建的会议中心命名为陈克恢会堂。
在他的研究领域中,麻黄素的发现和利用被认为是中国人对世界医学的一大重要贡献,但很少有人知道陈克恢对于毒物学也有很深造诣,其论文也因此成为我国法医学习的教材之一。尽管陈克恢对于氰化物的研究是在上世纪60年前完成的,但他所摸索的氰化物解毒手段,至今仍然无法超越。同时,他也在论文中提到氰化物的中毒者会有和一氧化碳中毒一样的樱桃红尸斑。
甘家口命案发生时,最初无人朝氰化物方向思索,是因为常用的氰化物毒物氰化钾是固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很难灌服,而死者神态安详,并无被强行灌服药物的迹象。
正是陈克恢的论文中,对另一种氰化物进行了分析,这就是氢氰酸毒剂。在他的论文中,提到这种常温下可以汽化的毒物发作时间极短,迅速破坏受害者细胞的携氧能力,使受害者可能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便会身亡,因此救治比较困难。
这一切,都与甘家口命案的情况较为吻合,最初进入现场的警察两眼红肿,也是因为残存氢氰酸的刺激。氢氰酸是一种罕见毒剂,仅克格勃等特务机构使用其进行特工谋杀活动,同时其制备复杂,普通犯罪分子也很难掌握。故此我国警方最初对这种毒物缺乏认识。
利用陈克恢院士提供的理论为基础,警方很快进行进一步侦办,发现那个报案的丈夫正是某药研所的研究人员,具备利用专业设备制取氢氰酸的能力。顺藤摸瓜,用于撒布毒剂的设备也被发现,结果案犯在事实面前招供,此案迅速告破。
可惜的是陈克恢院士没有机会得到警方的感谢,因为此时他已经移居国外。不过,陈先生尽管身居海外数十年,但时刻怀念祖国,关心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建国初期,很多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回国前到他的实验室参观,他都热情接待,并给予亲切指导。在许多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他都热情地表达关心祖国药理学事业的发展,并对中国年轻学者给予无私指导。他曾多次计划回国,但都因年迈体弱,未能实现。1988年陈克恢院士在旧金山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