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火的相声《满腹经纶》里,苗阜介绍搭档王声时说,“在陕西‘吃饭’(师范)大学学习……”话音刚落,台下已是爆笑一片。“大学”前,冠以“吃饭”二字,有点滑稽。但是,有一位校长却认为,吃饭是大学里再大不过的事了。
这位校长,就是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的奠基人之一——周诒春。
1913年春,清华校长唐国安突发心脏病,临终前,力荐时年不满29岁的周诒春接任校长。从此,建立在“四万万人之膏血”上的清华学校,在他的领导下,开始步入“完全大学”的轨道。
周诒春生于一个茶商之家。虽然家里经商,父亲却极重视教育,从小就聘家庭老师教授周诒春英文。12岁时,他考入由美国基督圣公会创办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他留学美国,先后在耶鲁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学习,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回国后的周诒春,曾做过英语、心理学、哲学教员,辛亥革命后,还出任过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与名气更大的梅贻琦校长“满腹经纶”的“谦谦君子”形象大相径庭的是,周诒春以铁血、严厉、事无巨细而著称。
尽管当时清华的学生大多是13至17岁之间的“毛孩”,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学生,却无碍于他们在这里接受最新的教育和思想熏陶,感受最广阔的自由,并在日后得以有更大的发展。从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奠基人陈鹤琴,到大文豪梁实秋及大学者吴宓等,无不受到周诒春的影响。
周诒春精力充沛,凡事亲力亲为。可以说,当时清华的每个角落,都渗透着周校长的气息,想逃也逃不掉。除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外,周诒春更注意学生的修行、礼仪、励志等方面的教育,奠定了清华扎实的“软件”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后任梅贻琦才创造了清华的辉煌。
梁实秋永远记得自己考入清华后第一次见到周诒春的情景。1915年,13岁的梁实秋来到校长办公室,周校长指着墙上一幅字要他念,个子矮小的梁需要站到椅子上才能看清,结果没有念错,校长点头微笑表示赞许。
这次见面,梁实秋为周诒春的威仪所慑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校长极其关注学生的吃饭问题,规定学生必须吃早餐,并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制度,每天早上七点二十分,实行早餐点名。如果误了早餐,会被记下学号并扣分的。
在吃饭这件事上,周诒春于“威严”之外,也体现了其“柔软”的一面。有一次,后来成为著名生理学家的张锡钧饭后回宿舍,在长廊中碰到周校长。周校长问他:“你怀中为何鼓鼓囊囊的?”张非常紧张,结结巴巴地回答:“是饭碗。”校长听后,哈哈大笑:“手拿着不好么?装在怀里突出一块,不雅观嘛。”这异乎寻常的回答,让张大为惊异,同时也倍感温暖。
周诒春认为,学生年级越低,管束越要严。那时,学生无论吃饭、睡觉,还是上课、游戏,斋务长都要随时检查。周校长严禁学生饮酒。有一名学生,毕业典礼后在寝室饮酒一杯,以示庆祝,斋务处发现后禀报周校长。次日清晨,学校出了通告:该生饮酒犯规,记大过两次,以后如有再犯,即开除学籍。
1914年清华毕业的陈鹤琴,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周校长先教学生们在国外吃饭时的礼仪,不仅讲课,还亲自做示范。学生们在青年会住了一个月,周校长的‘吃饭课’也讲了一个月。这些留学生戏称自己为‘吃饭学生’,称周校长为‘吃饭先生’。”
“吃饭先生”的吃饭课,包括排席、坐姿、喝汤、吃面包、用刀叉、席间交谈等细节内容,看起来非常琐碎。有一次,在美国的陈鹤琴应邀到一位市长家中吃饭,用到了周校长传授的礼仪,受到市长夫妇的高度赞赏:“中国不愧是礼仪之邦!”。这时,陈方才领会到周诒春的良苦用心。
周诒春把“吃饭教育”列为其“完全人格”教育理念的重要一环。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环是体育。周校长要求对体育运动队的伙食予以特别照顾,给果运动员们每天大鱼大肉,令其他同学非常眼红。梁实秋就是其中一位,经常调侃说学校待运动员像养猪。
周诒春在任时,人们对他严厉的管理颇有微词。待到他离任时,人们才越来越发现他的价值。尽管治校严格,甚至细到吃饭的细节,但是,凡深受周校长教诲的学生,经过长期磨练,往往都能洁身自爱,为社会所称道。
如今,一些领导常有与学生共餐之举,以体现其亲民姿态。而在当时,周诒春这样做,却是家常便饭。周校长经常到食堂与学生共餐,与学生畅谈。当时学生不多,许多学生的姓名,周校长甚至都叫得出来。
网上经常有流传所谓的大学“美食地图”,也有讽刺伙食差的学校“沙子里怎么还有饭”,以及“依然饭特稀(周杰伦专辑《依然范特西》的谐音)”之类的段子。这些,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吃饭”的在意。
《礼记》中说:“夫礼之初,始于饮食。”可见,“吃饭校长”的眼光,并非只限于咀嚼肌的运动和味蕾的感觉。
(龙振昼)
转自《通辽日报》201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