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3月,杨振宁同父亲一起来到昆明,住进文化巷11号,开始了长达8年的“昆明岁月”。只读了半年高二的杨振宁,以“同等学历”报考西南联大,在二万名考生中以第2名的成绩脱颖而出。1957年,35岁的杨振宁登上了诺贝尔领奖台。杨振宁始终认为,他成就的一切基础都来自西南联大:“西南联大的6年生活经历,在我的一生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938年3月,杨振宁的父亲、清华大学教授杨武之随校到西南联大算学系任教,杨振宁同全家一起来到昆明,住进文化巷11号,开始了长达8年的“昆明岁月”。
1940年至1943年,杨振宁一家在西郊龙院村惠家大院居住。图为杨振宁(后排左二)与弟妹在院中合影。
16岁考入西南联大
1938年夏,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只在昆华中学(今昆明市第一中学)读了半年高二的杨振宁,以“同等学历”报名参加统一招生考试,在二万名考生中以第2名的成绩脱颖而出,被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录取。
杨振宁1938年报考西南联大时的《准考证》。
16岁的杨振宁心怀探索大千世界莫测变幻奥秘的愿望,报考了联大化学系。物理系教授吴有训翻阅杨振宁的入学试卷时,发现杨振宁更适合学物理,便请杨振宁的“单客”,向杨振宁讲述了物理学对促进人类科技发展的重大作用,引导他入学后转到了物理学系。物理学系由饶毓泰等名师执教,给杨振宁上普通物理课的是赵忠尧教授、上力学课的是周培源教授、上热学课的是叶企孙教授……杨振宁跟随这些大师,很快步入了物理学的殿堂。
杨振宁多次说:“在联大给我影响最深的两位教授是吴大猷先生和王竹溪先生。”西南联大是对学生要求十分严厉、淘汰率极高的大学。1942年,经过四年苦学的杨振宁本科毕业时,由于父亲是将近世代数和数论引入中国的芝加哥大学博士,他早在中学时代就通过父亲接触过群论初阶,便选了《用群论方法于多原子的振动》作毕业论文,并请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对原子和分子光谱学很有研究、翻译过群论著作的吴大猷教授指导,顺利完成了学士论文,成为入学时38名同学、最终完成学业者仅9人中的一人。1944年,杨振宁于清华大学研究院物理学部研究生毕业,又请专攻统计物理、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的王竹溪教授作指导老师,成功地写出了硕士论文,《超晶格》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杨振宁回忆说:“以后四十年间,吴先生和王先生引导我走的两个方向——对称原理和统计力学——一直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
喜欢大声唱歌的男生
在联大,杨振宁是一个读书“较真”出了名的人。他在读研究生时,很喜欢与同舍的凌宁、金启华、顾震潮以及偶尔来住的黄昆和张守廉纵论天下,更喜欢与黄昆“顶牛”。有一次,为弄明白量子力学中“测量”的含义,他与黄昆等从白天讨论到晚上,躺下后又爬起来点亮蜡烛,翻出海森伯的《量子理论的物理原理》等权威资料来继续辩论。
杨振宁还是一个唱歌唱出了名的人。他不论是在校园里走路,还是在家里做功课,总爱大声地唱中文歌、英语歌。在他喜爱的歌中,有一首是父亲教他唱的《中国男儿》,歌词是:“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双手撑天空……”尽管唱得不怎么好,但杨振宁喜欢唱,是一个在联大唱出了点“名气”的学生。一次,杨振宁的朋友问一名同学,“你认不认识杨振宁?”那位同学想了想,答道:“杨振宁?杨振宁?哦,是不是就是唱歌唱得很难听的那个人?”
杨振宁在联大还经历了一场短暂的初恋。与杨振宁一起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的,有4位女生。其中,入学时19岁的浙江嵊县人张景昭,在物理系读了一段时间,就转到算学系去了。转系后的张景昭,经常到任算学系主任的杨武之家来求教。随着交往的增多,不仅杨振宁的父母很喜欢她,杨振宁也喜欢上了聪颖用功、因常穿一件红外套而在同学中显得很特别的张景昭。为了能与她见面,杨振宁打听好她上课的地方,请了假到她的教室旁徘徊,以便她出来时借故讲上几句话。这样持续了一两个月,17岁的杨振宁意识到,再这样整天情绪不定,就无法念书了。他便克制自己,尽量不去见张景昭,让自己的情绪慢慢平静了下来。
给美军教中文补贴家用
抗战时期的昆明,物价飞涨。仅靠父亲工资度日的杨振宁一家,已经到了领取教职员救济和膳食补助,“无隔夜之炊的境地”。作为长子,杨振宁总是力所能及地做些事情,以便为父母分忧解难。
1940年9月30日,日机轰炸昆明,杨家在小东城脚租赁的房屋正中一弹,被炸得徒有四壁。万幸的是,全家都躲进了防空洞,才幸免于灾祸。几天后,杨振宁拿了把铁锹回去,翻挖半天,才从废墟里挖出几本歪歪斜斜的书来,他如获至宝,欣喜若狂。其后,为躲避日机轰炸,他们全家搬到西北十余公里外的龙院村惠家大院,住了3年。
在惠家大院,为鼓励4个弟妹多念书,杨振宁订了个规则:一天之中,谁念书好、听母亲的话、帮助做家务、不打架、不捣乱就给谁记上一个红点,反之就要记黑点。一周下来,谁有三个红点,谁就可以得到奖励——由他骑自行车带去城里看一次电影。
杨振宁周末从联大回到惠家大院,楼下吴有训的孩子吴惕生、吴希如、吴再生、吴湘如,隔壁赵忠尧的女儿赵维志,同村余瑞璜的女儿余志华、余裴华等,都喜欢聚到杨家来,听他讲英译的故事金银岛、最后的摩西根等。由于他用说书的方式,讲得很精彩,弟妹们不但听得津津有味,而且还上了瘾,每天吃过晚饭就吵着要他说书。但他总是每天只讲一小段,就让弟妹们“且听下回分解”。
有时,杨振宁还同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之子熊秉明合作,熊秉明在玻璃片上画连环画,他则在旧饼干筒圆口装个放大镜,筒内安只灯泡,让连环画从放大镜前抽过,于墙上形成移动的图像,制成“身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等土电影,给弟妹及小伙伴们开开眼界。
1945年春,杨振宁还外出兼教,给在昆的部分美军官兵教中文,每周教3小时,以贴补家用。
“成就的一切基础来自联大”
1944年8月,杨振宁考取清华大学第六届物理学门(注重高电压实验)唯一的留美公费生。按照“凡录取各生应在原机关服务留待后信”的规定,他便利用长达一年的留待期,由父亲联系到西南联大附中代课。
杨振宁任教时的附中,设在文林街岑公祠。他同时任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数学课,所教内容为《范氏大代数》。在他的学生中,有闻一多之子闻立鹤、《红岩》作者之一的罗广斌等。高二年级中五班,有位陕西米脂籍名叫杜致礼的学生,是率远征军与日寇作战归来的杜聿明将军的女儿。有一次,杨振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给头天缺了一堂课的杜致礼补课。杨振宁让杜致礼坐在办公桌对面,翻开书本就讲起课来。他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显得十分害羞的样子,惹得16岁的杜致礼忍不住想笑。而正是在附中这段彼此都留下美好印象的接触,为他们后来在普林斯顿唯一的中国餐馆相遇,并结为夫妻结下了情缘。
1945年8月28日,经过多方争取,杨振宁等终于起程,乘飞机到印度,再搭运兵船赴美留学。
离开昆明后,杨振宁与李政道于1956年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认为至少在弱相互作用的领域内,宇称并不守恒。次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因此登上了诺贝尔奖领奖台。得奖后,杨振宁始终认为,他成就的一切基础都来自西南联大,并常常说:“西南联大的6年生活经历,在我的一生中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苏国有)
转自《昆明日报》201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