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核二院校友义务设计加速器实验室前后

2011-12-20 |

陈世猷(1955电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清华园建设日新月异,新建了很多教学楼和实验室。在这众多的楼群中,有一座坐落在校园最东边的不起眼的两层楼房,它就是清华园中唯一由校友义务设计的实验室——清华大学加速器实验室。

1984年1月1日,清华大学副校长解沛基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工字厅与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二十几位校友亲切座谈后留影。

前排左起:徐瑞章(1965土建),校友家属,罗国桢(1964工物),肖瑞麟(1958土木),主管基建的副校长解沛基,陈玉峰(1964土建),姚家(1958电机),邢松年(1964土建),刘泉(加速器教研组主任)。

中排左起:张广元(1965土建),刘群贤(1965土建),李坤眉(负责项目经济核算,中国农大1964届毕业生),王丽成(1958土木),王洪斗(1966土建),汤纪敏(基建处副处长),刘永根(1965土建)。

后排左起:×××,陈世猷(加速器实验室主任),周跃良(1961土建),谢照堂(设计室主任),×××,刘砚(1964工化),胡达文(1963土建),×××,陈子才(1964土建)。

还有一位参加了这项工作而未参加照相的校友是马云青(1964工化)。

回首往事,“文革”后有一年校庆日,校友纷纷返校。记得是1964届工物系加速器专业校友杨德懋专门给校领导何东昌提出意见,他认为加速器实验室实在太破旧,应该重新修建。本来像清华这个全国唯一设置加速器专业的高校兴建一个像样的实验室理应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可是之前我们想建一个串列加速器项目,已获国家计委200万美元额度资金,却遭到同行反对;后来又想搞同步辐射项目,又遭同行非议。我们一无立大的科研项目,二无经审批的基建面积,三无基建资金,只能在“三无”基础上创业。

这个重担落在了我的肩上,我是甲方负责人。从基建立项开始,为了加快审批,一个400~800平方米建筑称为“另建”可免除繁琐的审批手续,我闯过了第一个难关。接着又将800平方米升为1200平方米正式列为基建项目。当时上级主管是高教部基建司,清华调去的庄前昭任司长,具体管项目的是一位刚从学校毕业学建筑的研究生,他不懂“核”,更不懂“射线防护”,我必需认真、耐心地解释给他听,告诉他房子面积虽然大,因为加速器射线强,防护厚度大,人们可利用的实际空间是很小的,而且由于加防护,建筑成本会很高。为此我们配备主力紧盯着项目,随叫随到,高教部大院后面的红星楼我们跑得透熟。当时高校受到“文革”严重摧残,把恢复招生、上课用教室、学生宿舍放在首位,建实验室根本排不上队。经一再争取,说明清华早已把研究型大学作为办学方向,终获成功,成为我国高校“文革”后首个被正式批准兴建的实验室。

我曾是清华加速器实验室一期工程的负责人,这次实验室二期工程批下来,我作为工程的负责人,更是用心和用力。工程规模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既不属一般的民用建筑,又不是普通的工业厂房。我请清华大学建筑设计室做设计,室主任说:“我们不懂原子能,没有相关工程经验,这个任务接不了。”我又去西三环八里庄核工业部第二设计院,找到有关领导,得到的答复是:“你们的加速器实验室,做设计没问题,只是对我们院来讲这个项目太小,产值不大,要求独特,费时费力,目前我院任务很忙,这个项目接不了。”

天无绝人之路。核二院作为我国重要的原子能专业设计院,多年来清华大学为它输送了不少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工程物理和工程化学原子能专业人才。清华校友们多年来积攒着发自内心对母校的一片感恩报恩之心,当他们听到母校遇到了这个发展中的难题时,纷纷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主动来校了解情况,要求承接任务。他们在本院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热情倡议:“依靠校友的力量,作为特殊的办法,为母校作出贡献。”该院办公室副主任、我校土木系1964年毕业生陈玉峰成了无人指定的工程负责人。在他的组织下,分散在院内涉及六七个专业的20几位校友,利用夜晚和假日承接了这项额外任务。该院的李笑儒、李坤眉、汪真三位同志不是校友,也义务地参加了工作。这些同志都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学毕业的中年骨干,工作和家庭负担比较重,有的身体还不太好,但都热情很高。有的同志要出差、出国,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总是极负责地安排其他校友接替,出差回来又继续干。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研究修改图纸,校友们不让学校派车接送,无论寒冬酷暑都是挤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来校。对学校提出的设计要求,校友们不嫌麻烦,总是千方百计尽量满足。学校几次提出给予适当报酬,都被他们谢绝。

加速器实验室是我校的重要科学实验项目,投资70万元,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工程要求较高。校友们从地质勘探、检测放射性物质等各方面帮助我们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做出了令人满意的设计。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定方案时讨论的问题,如:二期应和一期有机相连;二期地下是否遗留1958年“大炼钢”“大炼铀”的放射性?二期工程是个百年工程,在作防护设计时要留有余地,有灵活性,最后水泥混凝土墙加厚到3.5米;为防止建筑物日后非平衡沉降,根据现场探井地质资料,在相应的地下打下898米钢桩;为了进一步发展,地基允许由二层加盖成三层楼;考虑到终年在有射线环境里工作的人员健康,应建有一个小花园,在一、二期相联处建成一条花廊,可种上紫罗兰或葡萄树;为工作者方便,楼内每个房间皆配备水池、白瓷砖护墙和上下水;考虑到未来发展,预留了10部电话接口;为了长远,把全部基建文字和图纸资料送到学校档案室保存;等等。

设计完成。时任高教部部长的何东昌同志应我们请求,特地在宣纸上用毛笔写下“清华大学加速器实验室 一九八三年”。我用此文到北京市大理石厂加工刻制成实验室铭牌,制作费总计300元。(见上图)

1984年元旦,清华大学副校长解沛基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工字厅与核工业部第二研究设计院20几位校友亲切座谈,感谢他们用业余时间为母校设计了一座加速器实验室。1984115日的《新清华》以《蓝图献母校 依依校友情》为题,报道了此事。校友们在座谈时说:“我们在校受到五六年的培养,都有一个心愿,为母校做点贡献,有这样一个机会大家很高兴,虽然增加些劳累,干得心里痛快。我们的图纸也是向母校送上的一份作业。”基建处汤纪敏同志宣布,实验室建成后,要在建筑物上刻记永久性纪念。学校向校友们赠送了附有校景彩照的相册等纪念品,校友们重游了校园,参观了正在施工的加速器实验室工地。

我是早期清华加速器专业建设的见证人。1956年我担任建设清华加速器实验室一期工程的甲方主持,1980年我又是清华加速器实验室二期工程的甲方主持。这个面积只有1200平方米的实验室,从1983年起,近30年来至今一直在使用,它为国家重要科研项目和培养加速器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必要的实验基地。清华历来很重视实验室建设,清华加速器实验室一期工程,安装的就是蒋南翔校长1955年率中国高教考察团访问苏联时向多姆斯克工学院订购的我国第一台25Mev电子感应加速器。“文革”后,百废待兴,在母校建设遇到困难时,核二院校友们伸出援助的双手,义务地帮我们设计,虽没有留下任何名字,但功不可没。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清华建设史册。中国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涌现了大批志愿者,核二院这些加速器实验室的义务设计者们就是清华建设的志愿者。他们爱国、爱清华的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赞颂。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