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朱自清与俞平伯的秦淮情

2011-11-25 |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与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俞平伯先生原来只是一般的同事关系。1920年,他们先后来到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由于年龄相仿,又有对新诗的共同爱好,便成了朋友。

1923年暑假,朱自清回扬州探亲时,与俞平伯相约,待他8月初返回时,同游南京。于是,他们在南京携手并肩,在四天的时间里,饱览了南京的风光,领略了六朝的兴废和王谢的风流。他们两人夜游秦淮河时,在两岸妓楼和河中画舫的往来穿梭中,在晕黄的灯火和清朗的月辉交映中,倾听着悠悠的桨声和隐隐的歌声,发了回思古之幽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他们约定:各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为题,写篇散文。后来,这两篇珠联璧合的同题散文同时发表在次年125日出版的“东方杂志”上,一时瑜亮,引起文坛震撼。

这次秦淮之游,不仅成就了一段现代文坛佳话,而且也铸就了他们之间维系终生的友情。

19241925两年,他们合编了文学丛书“我们的七月”、“我们的六月”,俞平伯后来到北京工作后,又推荐朱自清到清华国文系任教,两人合资开办了“景山书店”,合作开设了“高级作文课”。七七事变后,俞平伯滞留北平,朱自清随校南迁时,将俞的两个女儿招进“西南联大”,并成了她们的监护人。1943年,为了解决朱自清生活上的困难,俞平伯也亲自为他售书。抗战胜利后,他们在北京重逢,自是相知更深。不幸的是,仅仅三年时间,朱自清即病逝。俞平伯非常悲痛,于1948826日参加了朱自清先生的追悼会,并送了挽联。

直至朱自清先生逝世十年后的1959年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组织代表、委员赴外地视察参观,当访问淮阴后,理应随团南下,从南通过江,访问苏州等地。然而,俞平伯先生却不去第二故乡苏州,而是离团从镇江过江一人到了南京,令同行者大感不解。在南京,俞平伯独自一人凭吊了他与朱自清36年前同游的故地与往事,不禁感慨万千,思旧神怆。直到第二年年末,他才完成了一篇小赋:“重游鸡鸣寺感旧赋”,可见其情感之沉重!他在小赋的“序”中写道:“时雨中岑寂,其地宛如初年,又若梦里曾来,盖距癸亥年偕先友朱君佩弦同游三十六载矣”,其思念之深,情谊之重可见一斑。他又在“赋”中写道:“曾南都之同舟,初邂逅于浙杭”,“问秦淮之流水,何灯影之茫茫”,“君趋滇蜀,我羁朔方,讶还京而颜悴,辞嗟来之敌粮”,“观河面改,思旧神怆”,文中深情回顾了两人交往的过程,念念不忘的还是秦淮之游!读之令人动容!

转自扬州晚报 20111119

相关新闻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