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马约翰老师和联大的体育

2011-08-02 |

沈元寿(1943航空)

联大历史先后八年,只有一位老师教过所有的男女学生,他就是体育部主任马约翰师。马师两眼炯炯有光,白发微秃,健壮身材,常穿一套灰色灯笼裤西装。见人未语先笑,非常和蔼。

清华大学体育馆(江尧民绘)

1942年昆明市运动会上,联大荣获总分第一。图为1600米接力赛的冠军照。

左起马约翰(总裁判长)、谭申禄(机械)、冯跃宗(机械)、吴仁生(航空)

马师人虽是和蔼可亲,但做事极端严格,事事全照学校规则办理。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兴趣选课,只有体育是人人必修四年。每周两次体育课,绝不能缺课。如果缺课,一定要另外补上(女生每月可请假两次),所以有时会看到一天上两三次体育课的同学。甚至有同学修满毕业学分,已在外做事,每周还要回校上几次体育课,修满体育学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

虽然联大体育部有很多副教授、讲师、助教,但马师总要时常在各班体育课上亲自指导。尤其在一年级的体育课上,每学期要亲自教导四五次。在其他年级,每学期至少一次。所以说,在联大上过学的人,一定是马师的学生。

一堂体育课是50分钟。先作10分钟warm-up,然后打球约30分钟,最后作cooling down。有时在cooling down以前,马师讲四五分钟健康生活方式,如每天做健身操10分钟,睡觉的时间和姿式等。那时生活艰苦,吃饭营养不足,如工学院同学有四五百人,每餐只有五六斤肉。但是在马师领导下,运动风气一直非常好。

1940年以前,五院各有篮、排球队互相比赛,体育部每年都办各种球类院际比赛。足球只办过一次(1939年),垒球、篮球和排球比赛过两学年(1939年,1940年)。学校有篮球和排球代表队,常和云南大学、航空军官学校比赛。很少同学知道,还有一个“联大越野赛跑队”,1939年春季成立,我曾是最后一名。记得第一次开会时,马老师说他在大学时也是越野代表队员。该队没有对外比赛过,但办过三次(1939年起每年一次)全校越野赛跑,出新校舍大门跑到小东门,再回来。

1940年在南院和1941年在新校舍办过两次全校田径运动会。

二年级以后,我在离新校舍约五公里的工学院上课,前两年是夏翔师,1940年他到美国进修后,接任的是黄中孚师。体育课是在迤西会馆后面,有两个篮球场,可改打排球。另外还有一相当大的空地装有单杠和双杠,还可以打垒球。

工学院同学好动,在白天,不论有课无课,球场从没有闲过,比赛也很多。工学院有五个系,每年各系之间都有比赛,系内三个年级之间也有比赛。比赛项目主要是篮球和排球,足球在附近拓东体育场举行,只办过一次。除了学生外,工学院助教也有名叫“助兴”的一个篮球队,打得非常好,常和同学比赛。工学院还有两个体育会,一个叫“铁马”,另一个叫“喷火”,都非常活跃。

那时生活很艰苦,所用的体育器材,只有最基本的球类。打垒球时,只有捕手有手套,其他人只空手接球。踢足球时大多穿普通软底鞋,打篮球时,时常看到有人光着脚跑来跑去。

1942年10月,拓东体育场办过昆明市第二次运动会,马师是总裁判长。当时主要对抗团队在“联大”和“航空学校”之间。1943年又办过第二次,“航校”已离昆明,“联大”包揽一切。

1943年春季,黄中孚师办过一次“营火会”,有唱歌等节目。还有五系系间比赛,航空系夺标。结束前,马师率领参加的教师在环坐的同学前跑一圈,然后跳过营火,至为精彩。

相关新闻

  • 102022.06

    他诞生140年了,我们仍然没有走出他对体育的认识

    马约翰一生最大的愿望是让近代中国社会接受体育乃“教育之王”,竭力想在文化革新、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中植入一条“体育新民”的活泼新路。“普通人多以为体育只是踢球赛跑,平常说教育救国,而体育不在内,这都不对。体育实在是教育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2022年5月14日这天,382位同学在清华大学游泳馆里通过了游泳测试,其中217位是应届毕业生。对于清华学生来说,“无体育,不清华”不仅是一句闻名遐迩的响亮口号,更是实打...

  • 032004.06
  • 202019.03

    师从“男神”

    彭鄂英修过陈岱孙的财政学课程,得到了超过90分的高分。之后她又请陈岱孙指导自己主题为“财政税收的重要事项”的毕业论文。尽管如此,她还是不太敢和老师多说....

  • 252022.03

    西南联大1941级校友吴仁声逝世 享年100岁

    友西南联大1941级校友吴仁声2021年11月10日在北京去世,享年102岁。吴仁声1921年10月9日出生于武汉,1941年与弟弟吴仁寿一起奔赴昆明求学,分别考入西南联大航空系和电机系,共同度过求学生活。吴仁寿三年后转入机械系,1946年毕业。

  • 042018.06

    鲐背校友忆流年似水

    校庆前夕,2018年4月28日早晨,92岁的化学系47级老学长何其盛先生及夫人走进了同方部,他环顾四壁,凝视玻璃门窗,思绪如潮!我们请老先生夫妇就坐于....

  • 052009.06
  • 062008.10

    新书推荐——《家在清华》

    本书着重描述了21位清华教授的人生经历。

  • 102018.01

    汪曾祺与西南联大

    提起汪曾祺,人们会想到他是沈从文先生的高足,京派第四代作家的代表,但从文学成就看,汪不如沈。其中原因很多,有一条常被忽视:在沈之外,汪曾祺另有师法,故....

  • 102018.10

    王树人及同窗黄祖恩的清华记忆

    1958年,王树人、黄祖恩和70余名同学终于得以从清华电机系毕业。此次毕业极其不易,反右的浪潮袭来,电机系同级90余人,最终只有70余人得以顺利毕业,....

  • 242012.11

    梦想成真——孔令仁

    从小,我就有一个梦想,希望长大了能够考上北大或清华。抗日战争爆发,我随家从上海迁到重庆,在沙坪坝读了两年南开中学,对南开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于是又产生了....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