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书生吴宓的辛亥志

2011-03-09 |

○唐小兵

年轻时的吴宓

辛亥年八月十九日(公元19111010日),武昌起义发生,十七岁的吴宓时为清华学堂中等科一年级学生。三天后,吴宓阅报方知湖北武昌府“革党举事”,吴宓的日记以“乱事”、“鄂乱”等描述武昌起义。起义五天后,居住在北京城外清华园的吴宓,已经无法通过阅报获致武昌事的详情,盖清政府已经禁止北京各报登载各省乱事。

新闻封锁的结果,自然是谣言四起和流言播扬。武昌革命,深深镶嵌到书生吴宓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具体而细微地影响了其生活的流向,自此,几乎每天的日志,都有对此事及其影响的记载、观感与评论,从中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接受新知识和新式教育的青年人对“革命胜利”的欢呼,而是对时局动荡、风雨飘摇的焦虑。九月初八日,吴宓记:“今日北京情状略如常日,闻初五、六两日备极恐慌,今日似又稍清。然京官眷属业已纷送出京,其逃避出京之人,日不可以数计。城中各校学生业以尽退,几乎全空,而仍上课维持如故。京津等各火车,日售票至三千余张。而以拥挤不得上车而复归者,每晨又数百人。由津至沪轮船之拥挤称是,船价确已涨至二十五元。而天津旅客客栈等处,住客已满不能容。北京亦然,租价日增。而北京市面恐慌尤达极点,汇兑亦几不通,诸人皆告窘乏。余始欲向王世叔商量借钱三四十元,以为危急时逃亡上海之预计,继思如此窘乏,决不能得钱,乃止。”辛亥革命,对于北京的老百姓来说,是又一次颠沛流离的开始,是日常生活的突然中断,是穷形尽相的逃亡。这么多人往上海奔逃,决不是因为上海靠近“革命的南方”,而是因为上海有租界可以栖身暂避战争之苦难。即便如此,仍可见一线温暖人心的光芒,学生都走得差不多了,学校还在上课,教师还在坚持,或许亦可称之为文化的力量吧。

一介书生吴宓,该何去何从?书呆子吴宓,其实并不呆傻,他在这几天的人心惶惶中,其实在认真地盘算。身边的同学一个个“花果飘零”,作鸟兽散,难免不影响吴宓敏感的心灵,更何况,清华园还有隐忧:“(一)为土匪,恐消息紧急时纵起剽掠,本园孤悬城外,其危可知。(二)为满人团本校而居之,乡人皆系满族,当此革命锋起,排满议兴,彼满人之嫉视汉人自意中事。如果事局一危,乃以诛戮汉人为暂快。”可没有盘缠,交通阻断,往何处逃?不如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再说革命党未必能够获胜,即使成功,也未必会牵连自己的性命。而且,吴宓知其父安居沪上,关中家人安堵无惊,并无后顾之忧,何必冒险出逃?吴宓的浪漫主义情怀(英雄主义?),此时此刻,初见端倪。他给自己的不出逃,找了一个审美的理由:“且吾生毫未履危险,今即使京师有事,使余能于此危境中安稳渡过,则能广增闻见,多添知识,事后谈之亦津津有味,且多能掇拾轶闻琐事,为他日著书之资料。”真真乃一个孤臣孽子般的吴宓,危急时刻,尚不忘做历史的见证人,如此吴宓,恍若加缪般的存在主义者,人生不是要生活得最好,而是要体验得最多。

毕竟是书生吴宓,处此乱世流离,尚不忘深自愧悔学业之荒怠。九月初十的日志记:“自鄂事发生以来,至今恰二十日,余等既忧国势之将来及世界之变迁,复以乱耗迭传并为故乡虑、为家中虑,而又为一己生命之安危虑。以故,心常大扰,皆毫未习学课。余至今日始觉心绪稍宁,略可注意课业。盖此事将来之趋势现时既未能知,吾辈居此虽有危险,即知之而亦无补救之术,乃徒以此事往复胸中、自觉烦恼其又奚益?”儒家讲反求诸己,佛家讲禅定,道家讲超然物外,这都是超凡入圣的高标准,翩翩少年吴宓,就已经在日常生命的拓展中如切如磋地实践了,或许精神世界就是在这一点点的打磨与杌陧中牵缠、滋养而成?个人、家庭与国家之命运如此紧密地纠结在一起,如一团历史的浓雾盘旋在他的视线里。

本有美国驻华使馆庇护的清华园,最终失去了这一层脆薄的防护。九月十九日,分得遣送费二十元的吴宓与同学朱斌魁、陈烈勋等仓皇入城,乘火车出走京城,至天津,又转乘招商局“普济”轮船去上海。“宓诸事不管,但自己挣扎,或偶牵一友之手,行过火车站附近一带地区。轨道、铁丝,纵格、横阻,高下不平,又黑暗无灯,行过甚困难。宓几次跌倒,痛且悲。终由小艇载送,登入‘普济’轮船。此船极小,本为运煤之船。其时,争先南归者,大都是官宦宅眷:彼辈将其婢女、仆妇,行李、箱笼、器具、杂物,尤其许多马桶,悉置于统舱中。故统舱中之空气极秽浊,入其中者即将呕吐。”这是晚年吴宓自编年谱中对辛亥年逃亡的记录与记忆,哪有一丝从皇权专制的京城,奔向革命而自由的南方的狂喜?历史烟尘中剩下的也仅仅是吴宓离开清华园时,“怆然欲涕,未审他年得一重睹此景否耶”的不舍与悲恸,这份在宏大叙事的辛亥革命史的小人物的情感与记忆,或许才是更经得起时间磨洗的细节与真相?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转自 东方早报 201132

相关新闻

  • 272017.06

    同样的童年经历,不一样的吴宓钱锺书

    综合起来,无论吴宓的叔父成为其养父,还是钱锺书的伯父成为他的养父,都使他们的幼年颇为与众不同,也对他们的性格与日后的事业造成莫大的影响。而要研究吴宓、....

  • 262018.06

    吴宓的一条座右铭

    “不苟”,就是为人处事认真、诚信,一切以客观的是非为是非,不苟且,不敷衍。它既是吴宓对在乐山做生意的老乡们的希望,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

  • 132016.12

    吴宓与《武汉日报》的因缘与纠葛

    长期以来,学界但凡论及吴宓的编辑事业总以《学衡》与《大公报•文学副刊》为例。其实在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他还编过《武汉日报•文学....

  • 222010.12
  • 162020.11

    吴宓的国学观

    吴宓是现代思想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学人。他在1922—1933年间主编《学衡》杂志,践行“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学术宗旨;1925年参与筹办并实际主....

  • 202020.08

    吴宓:“博雅”教育倡导者

    吴宓(1894-1978),字雨僧,笔名余生,陕西省泾阳县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尊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1917年,23岁的吴宓赴美国留学。留美期间,他对19世...

  • 152009.06
  • 232009.07
  • 112017.07

    吴宓的一封佚简

    1947年10月1日《国立河南大学校刊》复刊第16期刊载了一则《吴雨僧先生来函》,它并非全璧,但对于我们了解吴宓与姚从吾二人的交往,以及吴氏1947年....

  • 062022.12

    哈佛吴宓的朋友圈

    一百年前的1918年9月11日的下午,正是美国东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波士顿最美的秋天,一个来自中国的青年吴宓悄然抵达剑桥,开始了其在哈佛大学为期四年的留学生活。这是一个看上去极为平淡无奇的秋日午后,落英缤纷的街道安静得让人神定气闲,一战即将结束,世人正从战时的情绪缓慢调整到日常的节奏之中。但借由吴宓当年留下的日记所呈现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却可以发现以吴宓为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这一群一战前后聚集在哈佛的中国...

Baidu
sogou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