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清华校友通讯》复刊3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张绍溥(1963工化)
我是1963年工程化学系毕业生。毕业后一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先后做研究工作和科研管理工作。2000年满60岁时退休。
我喜爱《清华校友通讯》,是她的忠实读者。从复刊第1期到第60期,每期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我都认真阅读,当然有略读、泛读和精读之分,个别文章还会多次阅读,并作标记。阅读之后都精心保存在我的书柜里。
我喜爱《通讯》,大约有三个原因。
第一,刊物办得好。
她是我了解母校信息和校友踪迹的窗口。半年一本的《通讯》可以使我对母校和校友的动态有一个概要的了解;60本《通讯》在手,使我30年来始终与母校和校友同行。
《通讯》内容丰富。有新闻报道,还有各种体裁的文章。它们集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文学性于一身,每每读她都感到开卷有益。
《通讯》编辑得好。从选题、组稿到每篇文章的编辑修改,都体现了高水平;版面图文并茂,语言通顺流畅,文字和标点符号少有差错,读她使人有酣畅淋漓之感。刊物整体质量也逐步提高,与复刊之初和前些年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第二,她是我的精神食粮、人生旅途中的“加油站”。离开清华走上社会,满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然而现实生活是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顺利也有坎坷,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既有欢乐也有痛苦。面对现实,以什么精神状态来应对?每当阅读《通讯》,知道母校的成就、校友的业绩,都对我是莫大的激励和鞭策,从中获得信心、智慧、勇气和力量,使我能够理智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遇境。
第三,这里更有一层感情因素。我在美丽的清华园度过了生命中最为宝贵的青春年华。是母校培养了我,对于清华的一草一木充满了爱,对谆谆教诲我的师长充满了尊敬与感恩,对六年同窗怀着永远的眷恋。所有这些感情都可以在阅读《通讯》时得以释放、得到寄托。《通讯》岂止是一本好刊物,对我来说她更是以文字载体形式存在于我身边的亲密朋友。每到4、5月份,11、12月份,我都会盼望她按时登门造访。一旦收到,就会爱不释手地同她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如果没收到,就会感到很失望,并想方设法找到她。对于《通讯》的喜爱,不仅是理性层面的,而又回归到感情、友情和亲情的层面。这种感受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然流露。
本着这种感受,我衷心地感谢母校和编辑部全体同仁,是你们通过《通讯》把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基于这个认识,你们又不可推卸地背负了一种历史责任——把《通讯》长久地办下去。
《通讯》已创刊76周年、复刊30周年,说明清华历来有重视联络校友的优良传统。《通讯》已成为清华的一张名片。我相信,有校党委的坚强领导,有各级领导和部门的亲切关怀,在编辑部全体同仁的辛勤耕耘下,《清华校友通讯》一定会越办越好。
2010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