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明*(1977 建工)
1976年7月28日凌晨,大地发出隆隆的响声,楼房巨烈摇晃。我从睡梦中惊醒,听见楼道里有人一边喊一边往楼下跑去。时值暑期,大多数同学都已回家,建筑系5号宿舍楼里也没有多少人。朦胧中我拉开房门往外跑,在楼道里摇来晃去,像喝醉了酒似地跌跌撞撞来到了楼下。大地还在颤抖,同学们惊魂未定,大屋顶屋脊上的“吻兽”——一只大和平鸽滚落了下来,有几百公斤重,第一个跑出楼门的同学差一点被击中,好险啊!
早晨7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传来了震惊世界的消息:根据我国地震网测定,唐山发生了7.6级大地震,震中在唐山丰南一带,铁路、公路、通讯中断,天津、北京有强烈震感,部分建筑物遭到严重破坏……知道了地震中心,师生们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抗震救灾,整个清华园到处可见防震棚。余震不断,回宿舍睡觉已不敢奢望,但生活并没有被打乱,市场供应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听到唐山地震的消息,同学们放弃暑假从全国各地迅速返回学校,纷纷要求赴唐山抗震救灾。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清华大学组建新唐山规划小组,由吴良镛教授带队,成员由教师和毕业班学生组成,8月中旬开赴唐山。
初到唐山,一片废墟,惨不忍睹。铁路线上的钢轨被拧成了麻花;公路像波浪似的起伏不平,隆起,塌陷,甚至断裂;市区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由开始的18万上升到20万,22万,最终确定为24万,伤者不计其数。幸存的人住在帐篷里,食物、水、药品由抗震救灾的部队官兵和各省救援队供给,秩序比较稳定,没有发生大面积传染病和瘟疫。
我们一行住在唐山煤矿医学院操场上,活动板房,双层床,轻钢结构,螺栓固定,余震发生时,铰接件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在唐山期间,6级以上余震发生过多次,4级、5级余震不计其数,师生们习以为常。板房的后边是一排土堆,都是未回家遇难的学生,来不及挖坑,只好就地掩埋。经大雨冲刷,尸体的手、脚暴露在外面腐烂,发出恶臭,我们不得不经常去铲土掩埋。煤矿医学院的教学楼、宿舍楼、大食堂全部倒塌,砖混结构的现浇楼盖扭曲撕裂,残存着部分空间。解剖室的存尸房也未能幸免,墙和屋顶倒塌,池中的尸体完好无损,福尔马林散发着剌鼻的气味,令人窒息。幸好是暑期放假,回家的学生才得以幸免于难。
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意见,规划组第一步的工作是进行灾情调查,摸清场地现状。我们分成若干个小组,由老师带队,分区分片,手持唐山市地形图,一栋楼一栋楼现场踏勘,然后将破坏程度标注在图上,包括结构形式,层数,倒塌的部分和未倒塌的部分等,每天晚上进行汇总分析,周末向抗震指挥部汇报。我所在的小组3人,由朱畅中教授带队,朱老年近六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的设计者之一,身体很好,跟着他一天下来,我们都有些吃不消。
在市府小区,我们看到所有的5层砖混住宅楼一塌到底,无一幸免。这个小区是市政府为了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最近两年盖成的,住户的幸福感还没有过去就遭此大难,实在令人痛心!在踏勘一号楼时,正赶上解放军官兵根据住户外地亲戚指定的位置挖掘,那是一栋一梯三户的单元式住宅,被挖的住户位于西山墙端头底层。官兵们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清除了上面的4层楼板和断壁残垣,只剩下最底下一层楼板,住户的那位亲戚指着楼板肯定地说床就在楼板下面。战士们戴好防毒面具,用钢丝绳和吊钩把楼板抬起,让所有在场的人惊呆了,两位年轻夫妇仰卧在床上,一人身上压着一块预制板,腹部内脏已腐烂,恶臭熏天,惨不忍睹。抬走尸体后,开始清理能用的财产,墙角里有一对新箱子,判断这是一对新婚夫妇,人生美好的未来才刚刚开始。在两个箱子的夹缝里有一只小花猫,还活着,站不起来。天那,这是地震后的第42天,竟然还有活着的精灵,围观的人又惊又喜,有人立即抱起小猫,用手帕蒙上眼睛,然后给它喂水。
分析这批住宅全部倒塌的原因,当时我国还没有完整系统的抗震设计规范,人们也没有抗震设防的概念,砖混住宅既无圈梁也无构造柱,楼盖全部是预制空心板,在地震力的作用下,墙体散架,预制板失去支撑坠落,层层撞击,一塌到底。当时唐山人把预制板叫做“砸人板”,名副其实!
在有的小区,住宅楼并没有全部倒塌,却出现了“大开柜”,看上去像中药铺里的柜子。这是因为横墙未倒,纵墙齐刷刷地向外翻倒,房间里的家具全部暴露在外面,有大衣柜、木板床、吸顶灯、吊扇、穿衣镜,还有墙上挂的衣服等,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大开柜”。据分析这是地震横波所致,有些睡梦中的人也跟着外墙甩到了室外,好像飞出去似的,并没有受到伤害,有专家说这是地震波作用下的失重现象。
有的住宅楼大部倒塌,但楼梯间、卫生间突兀再现,让那些逃入楼梯间、卫生间的人得以生还。这是因为楼梯间、卫生间开间小,楼板是现浇的,所以抗震能力就强一些。唐山市某干道上唯一一栋框架结构的楼,除框架柱应力集中的根部出现裂缝挤压破碎的现象外并没有倒塌,这说明框架结构、现浇楼盖的抗震能力要比砌体结构强得多。
最不可思议的是唐山钢厂的多层住宅区,位于凤凰山动物园的北侧,所有5层住宅楼几乎没有倒塌的,叫人不可思议。在踏勘现场时,住户告诉我们这些楼房使用的砖全部是钢厂的废渣烧制的,叫“钢渣砖”,强度比普通粘土砖高。这些楼房都有裂缝,有的也很严重,基本上是危房,但是没有倒塌,住户保全了性命。有专家认为这是场地效应,由于地质情况特殊,地震波与楼房的固有频率没有发生共振,建筑材料的强度和施工质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唐山火车站是一栋西式建筑,大空间候车室完全垮塌。我们调查过的所有跨度大、横墙少的简支梁楼盖,内框架结构的建筑,排架厂房等全部毁坏,无一幸免,说明这类结构形式需要采取抗震措施。
全部调查工作结束以后,专家们进行了汇总分析,提出了新唐山建设中的抗震设防要求,基本目标是“小震不裂,大震不倒”。采取的技术措施,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条:一是砌体结构增设构造柱、圈梁,增加墙体的相互连结作用,使楼盖整体性更好。二是严禁8度区使用预制空心板,7度区使用预制板时要纵横增加钢筋混凝土现浇带,预制板的钢筋与圈梁连系牢固。三是取消内框架结构形式,推广框架结构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各省市分区包干,新唐山很快展现在世人面前,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相信发生在汶川的大地震,用不了多久,一座座崭新的县城、乡镇、新农村会出现在今日的废墟上,比过去更美好!
*贾东明:现任保定市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建筑师
2008年8月31日于保定